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目前幼兒園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幼兒園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哪些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該做什麽

作者:蘭祁蓉 王策 單位:京師博仁

當下不少人對心理健康教育有著不少的疑惑和工作開展上的困惑,比如校長想問“該怎樣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工作的主任想問“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工作怎樣結合?”心理健康老師想問“心理健康課怎麽上?怎麽設計教案?”而班主任想問“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已經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崗位上工作了相當壹段時間也對很多問題有了自己的想法,想針對整個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個分析。

當前中國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的問題:1.發展不均衡,地區之間、中小學之間、學校之間、教師之間、家長之間。有的老師壹年有三到五次的外出學習機會,而有的老師壹年只有壹次的學習機會,雖然教育部規定每學期必須有壹次外出學習機會,但是很難落實。心理健康老師的相關培訓都是政府部門或者教育部安排的,較多為政策性文件學習以及心理咨詢相關內容的學習。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經驗方面或者技能方面是空白的,所以很多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詢老師在真正的工作上還是略顯無力的,因為沒有較為深厚的功底,缺少咨詢和實踐的積澱。心理咨詢的原則就是助人助己,先幫助自己成長自己才能幫助別人成長別人,但是現在的很多心理老師是不太能做到這幾點的。

再說到師資建設和“師源性”心理傷害,有的學校有著十到二十人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而有的學校只能將主管德育或者班主任工作的老師調轉心理健康崗位上或者兼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學校有將近400平6個教室用來做心理咨詢和團體輔導以及心育工作,但有的學校心理咨詢室形同虛設。這樣不僅不會推進心理健康建設還會造成很多問題,適得其反。不懂的人做專業的事有兩種結果,事倍功半或者越管越亂,造成很多師源性心理問題,就是很多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問題和心理健康狀況不佳,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極影響。也被稱之為“校園冷暴力”。老師心情不好好幾個班級的學生心情跟著不好,有沒有這種現象?有,而且極其普遍!

該怎樣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壹位好校長就是壹所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是如此。校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認識直接影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

在對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認識上大多數校長都能夠充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但是,部分校長還存在壹些誤區,比如:有些校長認為小學生能有什麽心理問題?兩個孩子鬧別扭,壹會兒就好,用不著進行什麽心理健康教育。還有校長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師的事情,學校建立有心理咨詢室,學生有什麽心理問題到心理咨詢室找心理老師解決。還有的校長認為,學校的教學任務繁重,課時緊張,沒有時間再搞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校長的這些認識誤區的存在,嚴重阻礙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校長應該糾正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錯誤觀念,認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於學校主要工作的開展。

心理健康教育並不僅僅是壹種方法和技術,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壹種科學的教育理念。有的校長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從學生長遠發展來看,確實非常必要,但是,學校教學任務重,升學壓力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影響教學怎麽辦?實踐證明,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僅不會給學校“添麻煩”,而且還有力地助推了學校的主要工作。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這是任何校長都不容回避的事實。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會沖擊教學工作,這是校長們壹塊揮之不去的“心病”。但是,我們不難看到,過重的課業負擔和精神壓力造成不少學生的信心危機和心理障礙。許多學校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從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提高學生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教給學生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誌、養成學生的學習方法等入手,對於有學習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運用心理學的原理、方法和技術為學生減輕了心理壓力、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效果。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

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範圍很廣,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運用到學校管理上,可以調動學校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凝聚力、有效預防教師的職業倦怠,無疑可以提高學校的管理效率。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進,和校長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念息息相關。因此,校長應具有更寬廣的心理學視野,更好地審視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統籌學校的教育資源,真正建立學校在校長領導下,以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幹,全體教師***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讓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學校工作,促進學校和諧的人際關系,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

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工作怎樣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分管在德育工作下面的,主管德育工作的老師因為沒有心理學方面的基礎所以在接手心理健康工作之後很是頭痛,雖然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十分的重要但是無從開展。根據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德育工作的老師應該對心理健康教育有個正確的認識,心理健康教育不等於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以及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有密切的聯系,但不能用德育工作來替代,也不能取代德育工作。

不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簡單歸結為思想品德問題,要註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醫學花和學科化的傾向。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不同,心理咨詢註重的是治療,而心理健康教育註重的是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預防,對心靈素質的培養,對心理潛能的激發。所以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學知識的傳授和心理學理論的教育。

心理健康課怎麽上?怎麽設計教案?

很多奮鬥在心理健康教育第壹線的心理老師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因為教育部規定除教師輔導參考用書外,不能編印學生教材,更不能要求學生統壹購買教材。同時因為國內心理學發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較為落後,相關的心理健康課教案以及課件和資料素材非常缺乏。不單單是教案的缺乏,是與心理健康課相關的所有資料都很缺乏,即便有的老師能夠搜集到要用的資料也會耗費非常多的精力與時間,而且這樣搜集拼湊而成的心理健康課教案有著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不成系統、沒有針對性、不符合實際情況、無法評估真正效用。

有心理學背景和基礎的都知道,根據發展心理學原理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不同年齡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發展特點,甚至每個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教育側重都是不同的。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最強,在學校老師就像他們的媽媽壹樣,事無巨細,全要找老師來解決,到了中年級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降低,雖然他們跟老師仍舊親密,經常圍在老師身邊,但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判斷與主張,開始不願意老師過問他們之間的事情。再比如小學5、6年級心理健康重點要讓學生了解青春期身心變化的基本常識,如果都做好這點那“親嘴門”完全不會發生。

所以成系統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老師都是從網上四處尋摸,像是撿破爛的壹樣東家找壹點西家找壹點,有些活動是給大學生上的拿來給初中生,比如青春期這壹主題,小學也有青春期異性問題,但小學主要為性別認同和異性抵觸,跟初高中的男女交往青春期完全不同,但壹樣拿來用。有些人上心理健康課找壹些網上的視頻隨便給學生看以為學生們大哭壹場內心羞愧就能懂得感恩了,為什麽不想想會不會給學生留下心理陰影呢?也有很多有專業基礎和深厚心理健康教育功底的老師在準備課程的時候也十分費力,我記得印象最深的壹位老師為了上好壹門公開課把PPT前後改稿十余次,改到淩晨壹點多。但是,壹個學校如此多的學生,只靠壹兩個心理健康老師自己編寫教案、自己找相關的音頻、視頻素材,自己做PPT課件,究竟能把教案和課件編成什麽樣子?給學生上完之後有沒有效果?怎麽評估?

所以很多人需要正視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老師的工作,心理健康課並非簡簡單單的德育課和活動課或者學科課程,而是非常重要而且要全面開展的壹項教育工程。據我所知市場上已經有單位針對不同的年級和學生心理問題開發編制了系統成階段的心理健康課教案工具箱,其對不同年級的不同主題配置了教案、教具、教學課件、和測評軟件。能系統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不需要進行相關教具的零散采購,也不需要大浪淘沙的尋找資料和拼湊教案,而且可以評估上課之後的效果。但知道重視的人太少,發揮不了它該有的功效。

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想做好和開展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要配合好心理健康老師的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課程確保其固定和充足課時之外,還要開展相關的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對學生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與宣傳,糾正部分家長的錯誤教育方式,召開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主題的班會活動。

這是對我多年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崗位上工作的壹些看法,和對壹些心理健康教育亂象的針砭,只是不想再讓很多人耽誤中國的教育和下壹代孩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