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出臺7個方面13條措施 進壹步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易車訊?近日,上海市政府辦公廳最新印發《關於進壹步降壓本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意見》,公布7個方面13條具體工作措施。其中包括:推動加快淘汰“營轉非”大客車、57座以上大客車及臥鋪客車,並在年內對本市800公裏以上班線的營運大客車全部安裝前輪爆胎應急裝置;年內推動本市快遞外賣行業所用電動自行車100%安裝應用“RFID電動自行車智能管控系統”等。
(壹)加強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
1.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各區政府要高度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實行道路交通安全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作為年度政府工作考核內容,定期分析研判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市應急局要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況納入對各區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考核範圍,並在市安委會下設道路交通安全專業委員會。市公安局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狀況評價體系,定期對各區開展評價,並向市委政法委提供各區、街道和鄉鎮年度道路交通安全綜治考評情況、向市安委辦提供各區有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況。各區政府要指導督促各街道、鄉鎮落實交通安全管理責任。
2.研究制定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市公安局要會同相關部門推動出臺《上海市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規定》,細化明確、推動落實各區、街道、鄉鎮和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交通安全管理職責,切實形成交通安全***管***治合力。
(二)構建道路交通安全基礎建設體系
3.完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安全設施標準。市交通委要在現行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基礎上,進壹步提高本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標準和施工作業地方標準,在2020年內制定、發布上海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質增效指導性意見。對新改建高速公路和在用高速公路的團霧多發路段,要按照新制定的標準完善相關設施。2022年前,完成本市高速公路全程監控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實現全市高速公路能見度、積雪、積冰、積水等氣象監測設施的有效覆蓋。市氣象局要配合做好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氣象觀測設施建設標準設計、監控視頻信息反演等技術支持。市公安局要強化科技信息化技術在道路交通執法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不斷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控能力。
4.全面推動道路安全設施改造升級。市交通委、各區政府要全面組織排摸本市缺失防護設施的臨水臨河道路、未設置防撞設施的高等級公路出口匝道、缺少反光標誌的路面立柱、道路中央隔離欄以及機非車道隔離欄等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的地點和路段(特別是事故多發路段),查漏補缺、完善治理。2020年底前,力爭在郊區貨運車流量較大、易發生右轉彎“包餃子”事故且具備安裝條件的路口100%增設物理隔離設施;力爭本市臨水臨河道路防護設施安裝完好率達到100%;力爭在郊區無信號燈路口的支路100%安裝減速帶。2021年3月底前,力爭高等級公路出口匝道防撞設施安裝完好率達到100%。2021年9月底前,力爭本市路面立柱和機非隔離欄反光標誌安裝完好率達到100%。對具備建設條件的貫穿居民聚集區的高等級道路,要推進建設人行天橋、地下通道等設施。相關設施建設、安裝到位後,要建立長效維護、保養機制,確保各類設施完好。市安委辦要對事故多發路段有關治理情況開展督辦。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各區政府要督促道路養護作業單位和人員在作業時,嚴格規範設置警示標誌、限速標誌、錐形筒和發光燈具,並落實專人負責道路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降低事故風險。
(三)強化運輸行業安全管理
5.從嚴開展運輸企業安全管理。市交通委要嚴格道路運輸市場準入管理,對新設立的運輸企業要嚴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條件審核關,強化道路運輸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要推動加快淘汰“營轉非”大客車、57座以上大客車及臥鋪客車;鼓勵在用客車參照國家標準安裝前輪爆胎應急裝置;2020年底前,本市800公裏以上班線的營運大客車應全部安裝前輪爆胎應急裝置。市交通委、市綠化市容局要抓緊研究完善各自主管的道路運輸行業市場退出機制,對不履行交通安全管理義務、經責令改正仍不整改的,納入不誠信管理對象名單並依法進行懲戒;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建築垃圾運輸許可、吊銷道路運輸資質。嚴禁客運車輛、危險品運輸車輛掛靠經營或者以合作經營的名義掛靠經營。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應急局要建立“兩客壹危壹貨”等重點車輛註冊登記、道路運輸資質信息、交通違法和事故信息***享通報機制,發現無營運資質的車輛、企業,要***享信息並開展針對性監管和疊加處罰。
6.強化新興行業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市郵政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公安局要進壹步強化對快遞外賣、網絡預約出租車、砂石料運輸車和水泥攪拌車行業交通安全管理,推動本市快遞外賣行業所用電動自行車在2020年底前,100%安裝應用“RFID電動自行車智能管控系統”,並持續強化監管,減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7.推動重點車輛動態監管落地。市交通委要會同市公安局、市應急局嚴格落實《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要求,督促“兩客壹危”、重型載貨汽車(總質量為12噸及以上的普通貨運車輛)等營運車輛安裝衛星定位裝置,並加大裝置應用的監管力度,力爭在道路上行駛的車輛裝置安裝率、運行實時在線率、入網率全部達到100%。要積極借鑒本市渣土運輸車輛右轉超速預警和駕駛員駕駛行為動態監測的經驗做法,在2020年8月底前,制定右轉彎報警設備、危險駕駛行為自動識別和報警功能裝置安裝的安全技術標準;在2020年底前,推動完成在本市重型特殊結構貨車(水泥攪拌車)、重型自卸貨車(砂石料車)上安裝相關設備、裝置,並接入上海市道路運輸第三方安全監測平臺開展實時監管。要逐步將相關技術監管手段向重型半掛牽引車(集卡)等其他重型貨車推廣。
(四)深化重點領域安全管理
8.加強重點人員、車輛、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市交通委、市公安局要建立客貨運行業高風險駕駛人清單機制;建立重點客貨運企業駕駛人“毒駕”尿檢定期篩查工作機制,對“毒駕”或者身體條件不適應駕駛的人員,予以強制註銷駕駛證並同步註銷其客貨運從業資格;建立“紅黑榜”通報機制,對事故多發、違法高發的企業予以曝光,形成震懾。市交通委要會同市公安局對列入客貨運行業高風險駕駛人清單的駕駛人在其變動所屬運輸企業等方面予以限制;加強對長期在本市經營的異地客貨運車輛和駕駛人管理,落實對長期在異地行駛、涉嫌異地非法營運大客車的聯合通報查處措施。市市場監管局要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的監督管理,嚴禁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強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以及老年代步車、改裝三輪車等禁止在本市上路行駛的車輛。對違規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的企業,要依法責令整改並嚴格處罰、公開曝光。
(五)持續深入開展交通違法整治
9.嚴查嚴處易致禍交通違法行為。市公安局要定期梳理事故多發路段、時段、重點車輛,加大巡邏管控和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整治機動車酒駕醉駕、“三超壹疲勞”、未按照規定讓行,非機動車逆向行駛、違法載人、闖紅燈、未按照規定在非機動車道行駛和行人闖紅燈、不走人行橫道線等易致禍交通違法行為;利用“兩客壹危壹貨”動態監控數據,嚴查疲勞駕駛、危化品運輸車不按規定時間或線路行駛等違法行為;會同市司法局等單位積極推動《上海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制訂工作,強化非機動車道路通行管理法制保障。
10.健全治理車輛超限超載長效機制。市公安局、市交通委要建立基礎車駕信息***享以及在公路上行駛的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相關案件處罰信息交換等機制;嚴格落實《上海市高速公路入口治超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在本市所有高速公路收費站設置稱重檢測設備,由屬地交警部門和交通行政執法機構加強執法管理,並進壹步完善高速公路入口“電子警察”抓拍超限超載違法配套措施,嚴禁違法超限超載的車輛進入高速公路;在本市超限、超載多發的地面道路開展流動稱重的聯合執法檢查,並采取“壹超四罰”(罰駕駛員、承運人、裝載場所、運輸企業)措施,嚴厲整治“百噸王”。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要將相關非現場查獲的超限超載違法數據推送至市公安局和市交通行政執法機構,由市公安局、市交通行政執法機構分別依法對相關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理(罰),並將行政處理(罰)決定定期抄送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各區政府要合理規劃壹批違法超限超載車輛臨時處置停放點,以便及時卸載,消除違法狀態。
(六)積極營造交通文明通行環境
11.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文化旅遊局要深入推進“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加大公益宣傳力度,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的重要版面、重點時段,通過新聞報道、專題節目、公益廣告等方式,結合“五進”工作,廣泛開展交通安全公益宣傳。要組織開展交通安全文明駕駛人評選活動,全面推動客貨運車輛駕駛員模範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市公安局、市教委要持續深化“公***安全教育開學第壹課”,普及交通等安全防範知識。市教委要督促指導中小學結合有關課程加強交通安全教育,鼓勵學校結合實際,開發有關交通安全教育的校本課程,夯實國民交通安全素質基礎。各區政府要督促街道、鄉鎮動員社區力量,針對非機動車駕駛人、老年人、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定期組織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播放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視頻,進壹步提升這類群體自覺尊法守法的意識。
(七)加大交通違法和事故責任追究力度
12.嚴格事故責任倒查追究。市公安局要會同市交通委、市應急局對名下運輸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承擔主要責任的企業開展深入調查。對存在不履行交通安全管理義務但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依法予以罰款或者責令停業整頓等行政處罰。經停業整頓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由市交通委、市綠化市容局取消相應許可或吊銷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並責令其辦理變更、註銷登記直至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依法依紀追究相關政府及部門責任。
13.加強信用懲戒體系建設。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要將單位涉及交通違法、事故等情況納入信用評價範圍。市交通委、上海銀保監局要在將相關交通違法、事故等情況與客運線路招投標、運力投放以及保險費率、銀行信貸等掛鉤的基礎上,進壹步推動完善涉及運輸保險費率浮動的交通違法種類,倒逼企業落實交通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各使用信用信息的單位要及時向市公***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反饋有關信用激勵和懲戒措施實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