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農村用戶電線與地面的距離

農村用戶電線與地面的距離

五、高、低壓架空線路

1. 電壓級、設備的額定電壓:

750kV,500kV,330kV; 220kV,110kV,35kV,10kV,6kV,3kV; 380/220V

2. 超高壓、高壓、低壓、安全電壓的劃分

(1)超高壓:330kV及以上

(2)高壓: 設備的相對地電壓高於250V

(3)低壓: 設備的相對地電壓低於250V

(4)安全電壓:36V及以下的電壓

3. 架空配電線路

(1)配電線路規劃

配電線路的供電容量應根據負荷統計結果而確定,但對線路設計時需考慮互供互帶的可能,從而優化網架結構並提高供電可靠性。

配電線路供電半徑需根據當地情況合理確定。但若供電半徑過大,將導致電壓損失增大和線損增加,所以壹般規定10kV配電線路供電半徑不得大於15km,低壓主幹線供電半徑不得大於500m。

配電線路路徑選擇得是否合適,不僅直接影響到線路的建設費用,而且會影響到線路的運行和維護。由於農村配電線路是直接向農村用電負荷供電,所以配電線路的路徑必然與各用電負荷及其分布情況緊密相關,而負荷情況又取決於農村發展計劃,所以時必須結合農村電力發展計劃來綜合考慮。

在確定線路路徑時,可首先將配變位置及各負荷點標在地理圖上,根據圖上道路、建築、河流及設施分布等情況 ,結合負荷分布位置在圖上畫出線路的路徑,包括分支線路徑和接戶線位置。在配電線路路徑選擇時要註意以下幾點:

① 應能滿足計劃年限內各負荷點的供電要求;

② 配電線路路徑應盡量接近直線,走近路、走直路,避免曲折迂回,並力求轉角少;

③ 應盡量減少交叉跨越,避免與鐵路、公路、通訊線路等交叉,應避開易燃易爆地帶;若必須交叉跨越時要與有關部門聯系,取得協議,並註意安全距離;

④ 盡量靠近道路,施工和運行維護方便,但不要影響生產、交通;

⑤ 地勢越平坦越好,要避開窪地、沖刷地帶,避開果樹林、防護林等地方;

⑥ 盡量少占農田、良田;

⑦ 若有重要負荷可采用專供線供電方式,以提高供電可靠性。

(2)電桿

電桿是架空配電線路中的基本設備之壹,按所用材質可分為木桿、水泥桿和金屬桿三種。水泥桿具有使用壽命長、維護工作量小等優點,使用較為廣泛。水泥桿中使用最多的是拔梢桿,錐度壹般均為1/75,分為普通鋼筋混凝土桿和預應力型鋼筋混凝土桿。

電桿按其在線路中的用途可分為直線桿、耐張桿、轉角桿、分支桿、終端桿和跨越桿等。

① 直線桿:又稱中間桿或過線桿。用在線路的直線部分,主要承受導線重量和側面風力,故桿頂結構較簡單,壹般不裝拉線。

② 耐張桿:為限制倒桿或斷線的事故範圍,需把線路的直線部分劃分為若幹耐張段,在耐張段的兩側安裝耐張桿。耐張桿除承受導線重量和側面風力外,還要承受鄰檔導線拉力差所引起的沿線路方面的拉力。為平衡此拉力,通常在其前後方各裝壹根拉線。

③ 轉角桿:用在線路改變方向的地方。轉角桿的結構隨線路轉角不同而不同:轉角在15度以內時,可仍用原橫擔承擔轉角合力;轉角在15度~30度時,可用兩根橫擔,在轉角合力的反方向裝壹根拉線;轉角在30度~45度時,除用雙橫擔外,兩側導線應用跳線連接,在導線拉力反方向各裝壹根拉線;轉角在45度~90度時,用兩對橫擔構成雙層,兩側導線用跳線連接,同時在導線拉力反方向各裝壹根拉線。

④ 分支桿:設在分支線路連接處,在分支桿上應裝拉線,用來平衡分支線拉力。分支桿結構可分為丁字分支和十字分支兩種:丁字分支是在橫擔下方增設壹層雙橫擔,以耐張方式引出分支線;十字分支是在原橫擔下方設兩根互成90度的橫擔,然後引出分支線。

⑤終端桿:設在線路的起點和終點處,承受導線的單方向拉力,為平衡此拉力,需在導線的反方向裝拉線。

架空配電線路桿位的確定

當配電線路路徑確定後,就可以測量確定桿位了。首先確定首端桿和終端桿的位置,並且打好標樁作為挖坑和立桿的依據;若線路因地形限制或用電需要而有轉角時,將轉角桿的位置確定下來;這樣首端桿、轉角桿和終端桿就把線路劃分為若幹直線段;在直線段內均勻分配檔距,就可壹壹確定直線桿的位置了;若線路較長,在必要時可再劃分幾個耐線段,耐張段長度壹般不大於2km。

架空線路的檔位需根據配電線路電壓等級、導線的對地距離及地形等情況確定。檔距越大,電桿數越少,但為保證導線對地的安全距離,電桿就得加高。因此高壓配電線路檔距壹般為:在集鎮和村莊為40~50m,在田間為60~100m;低壓配電線路使用鋁鉸線時,在集鎮和村莊檔距壹般為40~50m,在田間為50~70m;低壓配電線路使用絕緣導線時的檔距壹般為30~40m,最大不超過50m。對於高低壓同桿架設的配電線路,其檔距應滿足低壓線路的技術要求。

桿位確定還需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 檔距盡量壹致,只有在地形條件限制時才可適當前後挪移桿位;

② 在任何情況下導線的任壹點對地應保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③ 遇到跨越時,若線路從被跨越物上方通過,電桿應盡量靠近被跨越物(但應在倒桿範圍以外),若線路從被跨越物下方通過,交叉點應盡量放在檔距之間;跨越鐵路、公路、通航河流等時,跨越桿應是耐張桿或打拉線的加強直線桿。

桿長的確定

弧垂:在檔距內,導線的懸掛點與導線最低點之間的垂直距離,叫導線的弧垂,也稱馳度,如圖所示。

1、2--導線懸掛點; f--弧垂;

D--檔距; E--埋深。

架空導線弧垂示意圖

導線孤垂和檔距、導線重量、架線松緊、熱脹冷縮、風速、冰雪等條件均有關系。在導線截面壹定的條件下,檔距越大,弧垂越大,導線所受到的拉力越大,所以對導線孤垂必須有壹定的限制,以防拉斷導線或造成倒桿事故。另外,弧垂還需考慮到安全距離。對各種導線在不同檔距、不同溫度下的導線孤垂已制成表格、曲線,在配電線路設計時可參照有關規程、規定或手冊中的有關表格、曲線。同壹檔距內的導線孤垂必須相同,否則,導線被風吹動時易發生碰線而造成相間短路。

電桿埋深

電桿的埋設深度,應根據電桿的材料、高度、土壤情況而定,但不應小於桿長的1/6,使電桿在正常情況應能承受風、冰等荷載而穩定不致倒桿。為使電桿在運行中有足夠的抗傾覆裕度,對電桿的穩定安全系數有如下規定:直線桿不應小於1.5 ;耐張桿不應小於 1.8,轉角、終端桿不應小於2.0。電桿埋深壹般值見表。

電桿埋深

桿長

8.0

9.0

10.0

11.0

12.0

13.0

15.0

埋深

1.5

1.6

1.7

1.8

1.9

2.0

2.3

電桿長度的確定

在地勢平坦地帶,桿長可按下式計算而得:

L=導線對地或其它設施的安全距離+導線最大弧垂+橫擔到桿頂距離+電桿埋深

對橫擔到桿頂距離,高壓配電線路壹般取為0.5m,低壓配電線路壹般取為0.15m;若有兩個及以上橫擔時,還應加上橫擔間的垂直距離10kV線路壹般用12m水泥桿,低壓線路壹般用8~10m水泥桿。

(3)架空導線

架空線路導線是傳送電能的導體元件,運行中還將承受各種熱效應和機械應力,所以對導線有如下要求:導電能力強、機械強度大、抗腐蝕、重量輕、價格便宜。農村配電線路壹般采用裸鋁絞線,居民密集的城鎮低壓配電線路宜采用絕緣導線。架空導線應采用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產品,禁止使用單股鋁線、拆股線和鐵線。

①架空導線截面的選擇

架空線路所用導線的正確選擇直接關系到線路的安全經濟運行和供電質量,同時直接影響到線路投資。對導線截面的選擇壹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Ⅰ、按允許載流量選:

當導線通過工作電流時,因電流的熱效應會使導線溫度升高,尤其是在導線接頭處會因此而加快氧化,氧化又使接觸電阻增大,使接頭處溫度進壹步升高,形成惡性循環,將有可能造成接頭處松脫或熔融。溫度升高還將導致導線的機械強度下降、導電能力下降、絕緣導線的絕緣受到損壞,甚至造成導線燒斷,所以對導線有壹個最高允許溫度。按允許載流量選擇導線時,就是使負荷電流長期流過導線所引起的溫升不致於超過最高允許溫度。

Ⅱ、按經濟電流密度選

對線路導線而言,有壹個年運行費用最小的截面,稱經濟截面S。因此對應於不同材料和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的線路導線就有經濟電流密度J,經濟電流密度J可從相關規程手冊中查得

Ⅲ、 按允許電壓損失選擇

由於農村電力負荷的特點,使得農村配電線路往往延伸較長,導線上的電壓降相對較大。為確保用戶的電壓質量,必須將線路電壓損失限制在壹定範圍內,即按允許電壓損失選擇導線截面。Ⅳ、按機械強度校驗導線截面

架空導線本身具有壹定的重量,同時還要承受風雪、覆冰等外力,溫度變化時還會因熱脹冷縮引起受力變化,所以為了防止斷線事故,導線應具有壹定的機械強度,為此規定了導線的最小允許截面,見表4-3。

表4-3 導線的最小截面(平方毫米)

導線種類

10kV配電線路

低壓配電線路

接戶線

居民區

非居民區

鋁鉸線

35

25

16

絕緣線6.0

鋼芯鋁鉸線

25

16

16

銅錢

16

16

直徑3.2mm

絕緣銅線4.0

配電線路不應采用單股的鋁線或鋁合金線,高壓配電線路不應采用單股銅線。三相四線制的零線截面,不宜小於相線截面的壹半;單相制的零線截面應與相線截面相同。

②架空導線的排列

3.2.1 導線在電桿上的排列方式

高壓架空配電線路壹般采用三角形排列或水平排列,大多采用三角形排列;低壓架空線路壹般采用水平排列;多回路導線可采用三角形排列、水平排列或垂直排列。

3.2.2 三相導線排列的次序

三相導線排列的次序為:面向負荷側從左至右,高壓配電線路為A、B、C相,低壓配電線路為A、O、B、C相。在壹個地區內,零線的位置應統壹並有明顯的標誌,零線應靠近電桿或房屋內側,在垂直布置時零線應處於最下方。

(4) 拉線

拉線是用來平衡導線拉力和風力而設置的,以加強電桿穩定性防止倒桿。

Ⅰ、拉線的種類

圖4-15 拉線的種類

①普通拉線:應用於終端桿、轉角桿、分支桿等處,主要用來平衡固定性的不平衡荷載力,如圖4-15(a)所示。拉線壹般固定在橫擔下不大於300mm處,與電桿成45度角,若受地形限制,角度可適當增大或減小,但不應大於60度或小於30度。

②人字拉線:多用於中間直線桿,用來增強電桿防風傾倒能力,如圖4-15(b)所示。

③水平拉線:電桿附近有道路等設施不宜裝設普通拉線時,可安裝水平拉線,。

④弓形拉線:又稱自身拉線,如圖4-15(d)所示,用在受地形或環境限制不能裝設普通拉線處。

普通拉線通常由上、中、下三把組成。上把固定在抱箍上,中把是通過拉線絕緣子連接,下把通過花籃螺絲或UT型線夾與拉線棒連接。拉線的地下部分稱底把,壹般采用直徑不小於Φ16的拉線棒,也可采用鍍鋅鐵線。拉線在地下應固定在拉線盤上,拉線盤多采用鋼筋混凝土塊或石條。電桿拉線要裝設拉線絕緣子,安裝位置距地面應不小於3米。拉線壹般宜用鍍鋅綱絞線,其截面應不小於1.2~1.5M,其拉拔穩定安全系數不應小於:直線桿為1.5,耐張桿為1.8,轉角桿和終端桿為2.0。

(5) 橫擔與絕緣子

① 橫擔

橫擔的作用是支持絕緣子、導線等設備,並使線路導線間保持有壹定距離,所以橫擔必須要有壹定的長度和機械強度。

配電線路常用的橫擔有角鐵橫擔、瓷橫擔和木橫擔三種。瓷橫擔是壹種實心陶瓷構件,起絕緣子和橫擔的雙重作用。10kV配電線路壹般用瓷橫擔,而低壓配電線路宜采用鍍鋅鐵橫擔。

的截面應根據導線截面和根數選擇,但10kV配電線路的角鐵橫擔的截面不應小於63mm×63mm×6mm,低壓配電線路的角鐵橫擔的截面不應小於50mm×50mm×5mm。角鐵橫擔的長度是根據導線根數、相鄰電桿間檔距的大小和線間距離決定的。檔距越大,線間距離也應越大,以防風吹動導線時造成線間短路。

高壓線與高壓線同桿架設時,對於直線桿,橫擔間的垂直距離不小於800mm;高壓線與低壓線同桿架設時,直線桿橫擔間的垂直距離不小於1200mm,分支桿或轉角桿橫擔間的垂直距離不小於1000mm;低壓線與低壓線同桿架設時,直線桿橫擔間垂直距離不小於600mm,分支桿或轉角桿橫擔間垂直距離不小於300mm,。

橫擔壹般應牢固安裝在距桿頂300mm處,並處於水平位置。直線橫擔應裝在受電側,轉角桿、終端桿、分支桿的單橫擔應裝在拉線側。高壓配電線路的橫擔兩側應裝撐鐵,低壓配電線路橫擔撐鐵應裝在面向受電側的左側。

②絕緣子

絕緣子又稱瓷瓶,用來支承和固定導線,並保證導線與橫擔、電桿、大地間的絕緣。絕緣子的型式分為針式、柱式、蝶式、線軸式、懸式等。直線桿壹般采用針式絕緣子或瓷橫擔;耐張桿、轉角轉宜采用蝶式或線軸式絕緣子;懸式絕緣子用於高壓配電線路。

(6) 架空配電線路的施工步驟

配電線路施工前,應做好施工隊伍的組織工作和有關安全措施,準備好施工用具和器材,復測線路初測時所打的標樁是否與設計資料相符及檢查標樁有無移動或拔除等。

① 挖桿坑

按設計要求的樁位和電桿埋深挖桿坑,根據立桿機具和是否需要加裝卡盤和底盤等情況確定挖成圓形或階梯形桿坑。

② 組裝電桿

對電桿、橫擔等材料認真檢查後,在地面按桿型圖組裝。

③ 立桿

電桿組裝完畢後,可用人力或吊車等機具立桿。立桿後回填土時,要邊填邊整,最後堆成0.3~0.5m高的土堆。

④ 安裝拉線。

⑤ 架線

架線分為放線和掛線、緊線、絕緣子綁紮幾個步驟。

⑥ 檢查和試送電。

(7)架空配電線路的運行和維護

架空配電線路分布較廣,在運行中受大氣條件影響較大。為使線路安全經濟運行,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地區和季節特點,做好運行和維護工作,及時發現和消除設備缺陷和事故隱患,確保供電連續可靠性,降低線損和線路運行費用。

線路巡視分為定期巡視、特殊性巡視、夜間巡視、故障性巡視和監察性巡視,對農村配電線路的定期巡視應每季至少壹次。

對桿塔巡視時要註意桿塔是否傾斜;電桿有無開裂、酥松;螺栓有無松動、脫落;基礎有無損壞、下沈或上拔;桿塔的保護設施和防洪設施是否完好,標誌是否清晰;橫擔有無銹蝕、變形;絕緣子有無臟汙和損傷;鐵腳、鐵帽有無銹蝕和松動等。

夜間巡視是為了檢查導線連接處和絕緣子缺陷,應由兩人進行。

配電線路日常維護和檢修工作的主要內容有更換和修補斷股導線;處理接觸不良的接頭;調整導線弧垂;清掃絕緣子;調整拉線;對電桿進行培土、夯實;修剪線路附近的樹木等。

(8)接戶線與進戶線

從架空線路的電桿到用戶室外第壹個支持點之間的引線稱為接戶線。

從用戶室外的第壹個支持點到室內的第壹個支持點之間的引線稱進戶線。

①高壓接戶線和進戶線

高壓線路通過跌落式熔斷器或柱上式開關引到建築物,當導線截面較小時,可采用懸式絕緣子和蝶式絕緣子串聯的方式固定在房屋的支持點上;導線截面較大時應采用懸式絕緣子和耐張線夾的方式固定在房屋的支持點上。高壓進戶線引入室內時,應使用穿墻套管。

②低壓接戶線

接戶線不能在檔距中間懸空連接,必須從低壓配電線路電桿絕緣子上引接,接戶線兩端應綁紮在絕緣子上。接戶線的檔距不宜超過25米,超過25米時應加裝接戶桿。低壓接戶線應使用絕緣導線,其截面根據允許載流量選擇,但最小截面不得小於表4-4所列值。

表4-4 低壓接戶線的最小截面(mm2)

架設方式

檔距

絕緣銅線

絕緣鋁線

自電桿引下

10m及以下

2.5

6.0

10~25m

4.0

10.0

沿墻敷設

6m及以下

2.5

4.0

接戶線自電桿引下端和用戶端,應根據導線拉力大小選用針式或蝶式絕緣子,接戶線橫擔的長度應滿足線間距離的要求。線間距離自電桿引下時不應小於150mm,沿墻敷設時不應小於100mm。

接戶線不得跨越鐵路或公路,並應盡量避免跨越房屋。對於農村配電網的低壓接戶線和周圍物體的最小距離見表4-5。

表4-5 接戶線對部分設施的最小距離

類 別

最小距離(米)

到通車道路的垂直距離

6.0

通車困難的街道、人行道

5.0

胡同、小道

3.0

到房頂

2.5

在窗戶上方

0.3

在窗戶下方

0.8

③ 低壓進戶線

同壹個用電單位只應有壹個進戶點。進戶點的位置應盡可能靠近供電線路且明顯可見,便於施工維護,進戶線所在房屋應堅固並不漏水。進戶線應采用絕緣導線,其截面按允許載流量選擇。

進戶線長度不宜超過1米,若超過則需用絕緣子在中間固定。進戶線穿墻時應使用絕緣套管保護,絕緣套管露出墻壁部分不小於10mm,為防止水進入管內,絕緣套管放置時應戶內稍高戶外稍低,同時進戶線應做滴水彎並使彎頭朝下。

六、其它配電裝置

1、電流互感器

電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與變壓器相似,其原理接線如圖所示。

(1)電流互感器的特點

①電流互感器的壹次繞組匝數很少(壹匝或幾匝),並且串聯在被測電路中。因此,壹次繞組的電流完全取決於被測電路的負荷電流,而與二次電流無關。

②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中所串接的測量儀表、繼電器的電流線圈阻抗(即二次負荷阻抗)都很小,所以正常運行中,電流互感器在接近於短路狀態下工作,這是它與變壓器的主要區別

電流和電壓互感器的原理接線

(2)電流互感器工作中的主要事項

電流互感器在工作中,二次側不準開路,開路後在二次繞組中產生很高的尖頂波電動勢,其峰值可達幾千伏甚至上萬伏,這對工作人員和二次回路中的設備都有很大的危險。同時,由於鐵芯磁感應強度劇增,將使鐵芯過熱,損壞繞組的絕緣。為了防止二次側開路,規定電流互感器二次側不準裝熔斷器。在運行中,若需拆除儀表或繼電器時,則必須先用導線或短路連接將二次回路短接,以防開路。

(3)電流互感器的接線

1)單相接線,見圖(a),常用於三相對稱負荷的電路,只測量壹相電流。

2)星形接線,見圖(b),可測量三相負荷電流,監視各相負荷的不對稱情況。

3)不完全星形接線,見圖(c),廣泛用於三相負荷平衡或不平衡的電路中,例如,三相兩元件功率表或電能表,便可用不完全星形接線,流過公***導線上的電流為A、C兩相電流的相量和為這Ia+Ic=-Ib

2、電壓互感器

(1)概述

電壓互感器有壹次繞組、二次繞組、鐵芯接線端子和絕緣支持物等組成,其工作原如圖所示。電壓互感器壹次繞組具有較多的匝數N1,並聯接於被測電路的兩端,其絕緣等級與實際系統的電壓相應。二次繞組具有較少的匝數N2,可接通測量儀表或電能表的電壓線圈,二次額定電壓通常為100V。

電壓互感器正常工作時可以看作是壹臺空載運行的降壓變壓器。當壹次繞組接於電源電壓時,在壹次繞組中流過空載電流,在鐵芯中產生磁通,使二次繞組中產生感應電壓

式中U1--電壓互感器壹次電壓,V;

U2--電壓互感器二次電壓,V;

N1--電壓互感器壹次匝數,匝;

N2--電壓互感器二次匝數,匝;

K--電壓互感器變比。

在電能計量裝置中,采用電壓互感器後,電能表上的讀數,乘以電壓互感器的變比,就是實際使用電量。電壓互感器的型號由字母符號和數字組成,其含義如下:

雙繞組電壓互感器工作原理圖

(2)電壓互感器的接線方式

(a)壹臺單相互感器接線:(b)、V-V接線;(c)Y-Y。接線;(d)三相五柱式電壓互感器接線;(e)三臺單相三繞組電壓互感器接線

圖(a)所示為壹臺單相電壓互感器的接線,可測量35kV及以下系統的線電壓,或110kV以上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的相對地電壓。

圖(b)為兩臺單相電壓互感器接成V-V形接線,它能測量線電壓,但不能測量相電壓。這種接線方式廣泛用於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系統。

圖(c)所示是壹臺三相三柱式電壓互感器的Y-Y。形接線:它只能測量線電壓,不能用來測量相對地電壓,因-次側繞組的星形接線中性點不能接地,這是因為,在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系統中發生單相接地時,接地相對地電壓為零,未接地相對地電壓升高倍。

圖(d)是壹臺三相五柱式電壓互感器的Y。-Y。/△接線,其壹次側繞組和基本二次繞組接成星形,且中性點接地,輔助二次繞組接成開口三角形。因此,三相互感式電壓互感器可測量電壓和相對地電壓,還可作為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系統中對地的絕緣監察以及實現單相接地的繼電保護,這種接線廣泛應用於6~10kV屋內配電裝置中。

3、剩余電流保護器

剩余電流保護器也叫剩余電流保護器, 是在三相四線制系統中,讓三相導線與零線壹起穿過壹個零序C.T,接地短路或人身觸電時,利用KCL原理,iA+ iB+ iC+ iN= id≠0而構成剩余電流保護。

①三相式

三相式剩余電流保護的具體做法是在被測的三相導線路上與中性N上各裝壹個C.T,或讓三相導線與N線壹起穿過壹個零序C.T, IA+IB+IC+IN=Id正常時為零,單相接地或觸電時不為零。

②單相式

(2)低壓電網中剩余電流保護器的配置

農村低壓電網線長、點多、面廣,受復雜地理位置限制,低壓電網布局極為困難,針對農村低壓電網事故多發生在低壓分支線、下戶線及室內配線這壹特點,

農村低壓電網宜采用三級保護,即:

① 壹級低壓總保。該保護安裝於配電變壓器出線側,主要保護低壓主幹線,並作為二、三級保護的後備保護。

②二級低壓分保。該保護介於壹、三級保護中間,主要保護低壓各分支線、下戶線,並作為三級保護的後備保護。

③ 三級低壓家保。該保護安裝於電表出線側,主要用於室內配線及家用電器的保護。

(3)三級剩余電流保護器的配合

漏電保護開關的選擇主要由所保護的範圍及人體安全電流來決定:

①三級保護:壹般選擇動作電流在10~30mA,動作時間為0.1s左右。

②二級保護:壹般選擇動作電流在50~100mA,動作時間0.3~0.5s。

③壹級保護:壹般漏電動作電流宜選擇在100mA以上,動作時間0.5s以上

(4)常用的剩余電流保護器

①、DZISL型漏電

目前農村常用的DZl5L-40、60、100型漏電,適用於交流電壓380V、電流10~100A、配電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系統中。當人身觸電或設備漏電時,漏電能迅速分斷 故障電路,保護人身和設備的安全,同時還具有過載及短路保護的作用。

DZl5L型漏電自動開關系電流動作型、純電磁式快速動作剩余電流保護器,零序電流互感 器主要由高導磁坡莫合金制造的、並帶有過載及短路保護的自動開關組成。

剩余電流保護器按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分為30、50、75、100mA四種;按主開關用途分為保護配電線路用和保護電動機用兩種;按極數分為三極和四極兩種,按過電流脫扣器額定電流分,DZl5L-40分為10、15、20、30、40A五級,DZl5L-60分為10、15、20,、30、40、 60A六級,DZL-100分為60、80、100A四級。

②LK-ZC45型剩余電流保護器

LK-ZC45型剩余電流保護器,由C45N小型自動開關與漏電部分拼裝組合成剩余電流保護器,具有過載、短路、和漏電保護的作用,主要用於家庭、賓館等漏電保護。

型號含義:

LK-ZC45型剩余電流保護器主要性能如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