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很多輔導班老師很優秀,但為何沒有辦法去公立學校做老師?

很多輔導班老師很優秀,但為何沒有辦法去公立學校做老師?

有的補課老師很優秀,為何沒辦法去公立中小學做老師?答案很現實。

校外培訓機構舉辦的輔導班中,確實有很多的優秀老師。

作為陪伴孩子完成K12教育的家長,曾經在周末和假期也帶著孩子穿梭於各類培訓機構的輔導班,有幸結識了壹些優秀的輔導老師。

他們年齡不大,卻有著豐富的學識,倍受學生和家長所喜歡。他們擔任輔導老師的班級,往往學位難求,這期輔導班未結束就得預定下期的輔導報名,否則就進不了他們的輔導班級。

當然,他們的優秀也不是無緣無故的。他們幾乎都畢業於國內的知名高校,有的甚至還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不乏當年的高考省狀元。

不可否認,校外培訓機構中優秀的輔導老師,去壹般的公立學校做老師,從完成教學任務的角度上講,不會有任何問題。如果給他們去公立學校任教的機會,他們同樣可能優秀,甚至可以說大概率會非常優秀。

那麽,很多輔導班老師很優秀,但為何沒有辦法去公立學校做老師?對這個問題,要壹分為二地看待。

首先,校外培訓機構最優秀的輔導老師,他們中很多人不願意去公立學校做老師。就像前面所說的,我家孩子遇到的那些優秀的輔導老師,他們幾乎不願意去公立學校做老師。

壹方面,校外培訓機構的收入比公立學校要高;另壹方面,像他們這些優秀的輔導老師,多數的工作地點都在大城市,工作環境條件、工資福利待遇、職業發展機遇等,都比絕大多數公立中小學要好。

其次,去公立學校當老師,入職渠道比較狹窄,除了公費師範生安置、到知名高校選招,剩下的主渠道就是中小學教師公開考試、考核招聘。

校外培訓機構優秀的輔導老師,從高校畢業時幾乎都不是公費師範生,安置到公立中小學生做老師,這條路不通。

走出大學校門的他們,也錯過了公立中小學到大學校招的機會。他們要想成為公立學校的老師,就只剩下壹條路,那就是參加中小學教師公開考試或者考核招聘。

眾所周知,公立學校公開招聘的職數有限,“僧多粥少”,報名參考要受年齡限制,報考人太多,幾十人爭考壹個職位很正常,並且公立中小學缺編的重點在鄉鎮基層。

公開招聘教師這樣的考試,往往具有不確定性因素。即使是很厲害、很優秀的人,也不敢保證能在公開考試的筆試、面試環節就壹定拔得頭籌。

就算是通過公開招聘進入到中小學、經過時間檢驗稱得上很優秀的老師,讓其重新去考壹次教師,說不定連筆試關都過不去,這就是考試的魅力所在。

大城市的公立學校招聘職位較少,不是從各地公立中小學的優秀教師中“掐尖”考調、選調,就是盯著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碩士、博士研究生,比如深圳中學。

這些公立學校過高的入職條件,即使是那些優秀的輔導老師有心到公立學校做老師,也會因為自身條件不夠,而不得不選擇放棄。

因此,校外培訓機構的優秀輔導老師,要去公立學校做老師,辦法只有壹個,就是通過公開考試、考核脫穎而出。闖不過考試、考核的關口,那就當不上公立中小學的在編老師,答案就是這樣的現實。

校外培訓機構要參與激烈的市場角逐,經歷大浪淘沙成長起來的優秀輔導老師,那都是非常的難能可貴,當然也是校外培訓機構的“寶貝”和“臺柱子”。

他們想要去公立中小學當老師,東家也不會輕易放人,甚至會想方設法把“臺柱子”給留下來,許以優厚待遇和良好環境全力挽留。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能夠成為優秀的輔導老師,那就是市場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不管是在激烈的教育培訓市場,還是考入公立中小學做老師,都是極為受歡迎的。

同樣是教書育人,只不過是場所略有不同。與其參加公開招聘到公立學校做老師,還不如就地安下心來,壹門心思深耕培訓輔導,發展機會同樣存在。

深圳公立學校名師熊芳芳,在從教31年、距離退休僅7年之際,毅然決然辭職,壹度是熱議的話題。然而,辭職後的熊芳芳老師,自己開起了網店,上架銷售親自主講的網課,距離她辭職僅僅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創下了網課營銷收入800萬元的奇跡。

名師熊芳芳不在公立學校做教師,同樣幹著教書育人的事業,並且還影響更多的中小學生。從某種角度上講,這也充分體現出壹名優秀教師的社會價值,值得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優秀的輔導老師學習。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系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