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碑劇的砸碑事件
2011年8月3日,有微博稱“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碑被砸,而被稱為“湘軍五百”等5名男子將碑砸毀。有消息稱,事發後幾人與當地民警發生沖突,被帶往方正縣公安局接受訊問。
8月3日,方正縣公安局接警中心稱,幾人已離開,但對於究竟是被帶往公安局接受訊問還是有其他狀況,接警中心壹位女性接警員表示尚不清楚。參與砸碑的陳福樂說,他們五人於3日下午15時左右到達方正縣的中日友好園林,攜帶了兩桶油漆和三把錘子。到達石碑處後,他們向石碑潑油漆,並用錘子在碑上鑿出了許多坑,“石碑背面被潑的油漆比較多,石碑上的名字有些能看清楚,有些已經看不清楚了”。陳富樂說,在現場他們與七八名人員發生了肢體沖突,之後有約20輛警車到場,隨後,他們被帶往方正縣公安局。他表示,前後大約在石碑處逗留不到半小時。陳富樂等五人乘坐的火車昨日傍晚17時10分左右到達北京,稍作逗留後,陳富樂表示其本人已離開北京。 “開拓團”也是侵華部分對為日本開拓團立碑壹事,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張國慶發微博表示,“滿洲開拓團”是日本侵華的壹部分,“‘9·18’後,日本政府就把向東北移民看做基本‘國策’,將其作為長期侵占東北、並以東北為基地侵略全中國的重要途徑。這些所謂的農業移民,掠奪大量中國人的土地,壹些人協同日軍瘋狂地對中國抗日軍民進行報復和屠殺。難道他們今天成了值得紀念的先輩?方正縣還美化他們是受害者,如此說來,日軍是否也是受害者?”
而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鳴也在博客上發了題為《開拓團不應被紀念》的博文稱,“這座碑,又足夠高大宏麗,讓人看了不舒服。網上有消息說,方正縣之所以立這塊碑,是著眼於從日本招商引資。如果這個消息確實,那麽就更不應該了,甚至可以說是壹種恥辱,壹種令當年世界反法西斯陣線各國不齒的恥辱。在日本政府壹直不肯就強迫勞工和慰安婦問題做出道歉和賠償的時候,立這樣的碑,僅僅是為了換壹點投資,不能不說我們某些地方政府實在是過於市儈了。” 可埋葬但不可紀念
張鳴表示,開拓團立碑之所以會引起如此大反彈主要有兩個因素,其壹是與德國相比,日本對戰爭的反思不夠,此外,我們的教育還不是太夠理性。“立碑也可以,不是不能立,可以埋葬,可以立碑,但是必須要說清楚,這個碑不能有紀念意義,妳要說清楚,否則就很不像話。”
張鳴說,“如果碑被人砸,也有被人砸的道理,因為這件事情壹旦被披露壹定會被人罵,本身就應該立壹個不帶琉璃瓦結構的禿碑,立碑的名目,在名錄之前也應該有相關說明,而這兩個都沒有,很容易讓人誤解這塊石碑是帶有紀念意義的石碑。所以,綜觀此事,這個立碑的行為可以,但是立碑的形式不對。” 陳福樂35歲河北保定人、韓忠24歲湖南株洲人、湘軍五佰29歲湖南長沙人、梁智31歲河南許昌人、飛天燕子30歲江西新余人。(註:五人均為自由職業者)
2011年8月4日,於8月3日前往黑龍江方正縣將“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碑砸毀的“湘軍五百”等5名男子抵達北京。8月3日15點,5名男子到達方正縣“日本開拓團”紀念碑處砸碑。五人為湘軍五百、飛天燕子、梁智、飛天、韓忠(均為網名)。“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第壹人”童增向他們每人發2000元現金獎勵。韓忠(網名)右胳膊上有多處劃破的傷口,他稱,這是在肢體沖突中弄傷的,“但都是小傷口,不礙事”。2011年8月4日,北京,“砸碑五壯士”中的兩名男子展示在砸碑後被不明身份人士“控制”時所留下的傷痕。據“湘軍五百”介紹,8月3日下午,他們壹行5人帶著小鐵錘和兩小桶紅油漆到達中日友好園林,發現現場有警察看守,便繞道四五公裏,從山後翻越壹道墻、兩道鐵絲網才得以進入公墓區域。躲開現場守護的8名人員後,他們掄起小鐵錘欲將碑身砸毀,無奈碑身十分結實,傾盡全力只砸出壹些小坑。見狀,他們索性舉起紅油漆,朝石碑兩面潑去,估計碑體受染面積約30%。
其中壹名砸碑者說,前幾天方正縣為“日本開拓團”逝者立碑的消息傳開後,他和4名相熟的網友頗為氣憤,認為開拓團是日軍侵華的壹部分,是中國國恥,不應當被紀念。8月2日,5人相約抵達哈爾濱,打算去方正縣砸碑。
事發後,當地警方聞訊趕來,將5人帶走。8月3日晚上8點40分左右,壹行人做完筆錄,被警方釋放。他們趕緊打電話向朋友報平安。
民警只是對他們做了簡單的訊問筆錄,就讓他們走了。此後,他們連夜趕往哈爾濱,乘最近壹班火車回北京。“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第壹人“童增”向碑砸五壯士”每人發2000元現金獎勵——哥獎的不是金錢是民意! 2011年8月4日下午,北京火車站二站臺,赴黑龍江方正縣砸碑的5個年輕人返回北京。此次行動雖然被制止,但他們表示:“碑壹天不倒,我們還要去砸。”據報道,方正縣“中日友好園林”內,壹座刻有“滿洲開拓團”逝者名字的石碑被立於“日本人公墓”旁, “開拓團”是當年侵華日軍的壹部分,他們中許多人曾犯下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