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躍遷,助力東風升級技術版圖 | 汽車產經
508天前的黃浦江邊,東風公司首次對外發布了“東方風起”計劃以及科技創新“躍遷行動”。
面對洶湧而來的汽車產業轉型大幕,也有人用世紀性轉身來形容東風的這次技術變革。
壹年多來,東風不僅把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擺在戰略首位,同時還舉全集團之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與前瞻技術,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剛剛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專利數據統計分析報告》顯示,在自主整車集團發明專利申請公開量、授權量統計中,東風公司均位列第壹。
而就在不久前,伴隨著猛士品牌的發布,也更加彰顯出東風加速向科技高峰攀登的決心與信心。
東風的科技躍遷,正進入到壹個全新階段。
猛士,東風的集大成者
作為“東方風起”計劃的重要篇章以及科技創新“躍遷行動”的直接落地,可以說,8月27日發布的猛士品牌,是匯聚了東風最前瞻原創技術的集大成者。
東風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發布會上表示,“歷經6年,我們以極客精神,積極應用最先進成果,致力於帶給客戶超乎想象的越野體驗。”
在竺延風看來,建設汽車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東風承載著更大的光榮與夢想,而猛士的使命就是東風的使命,猛士的夢想就是東風的夢想。
這壹次,猛士顯然是有備而來。
比如東風自主開發的智能越野架構M TECH,填補了中國豪華電動越野技術空白。
比如滑板越野平臺MORA,也是中國首個電動越野滑板平臺。
此外還有在國內率先超過1000匹馬力的動力平臺MEGA POWER,以及全球首個集成差速鎖的兩檔變速箱等等諸多領先科技加身。
作為東風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頂層設計者之壹,在尤崢看來,猛士之所以底氣十足,這源自於東風血液裏自主創新的基因和東風猛士三代軍車的深厚積澱。
“我們身處科技創新的時代,技術躍遷才是品牌向上的動力。”
按照計劃,從2023年開始猛士品牌每年都將至少推出壹臺全新車型,並聚焦“硬派越野”、“智能電動”、“高端豪華”這三大標簽。
竺延風說,猛士凝聚了東風“十四五”規劃的精髓,代表了東風在前沿技術領域的全面探索,“我們將以開創者的姿態引領中國豪華電動越野發展,為用戶提供世界級東方越野體驗。”
雖然在這個變革時代,開拓全新細分市場之路註定不會平坦,但正如壹位行業資深人士所言,猛士至少擎起了“科技東風”的火炬,不僅讓東風事業邁上了新賽道,更讓東風產品站上了新的高峰。
從東風,到科技東風
通過“東方風起”計劃和科技“躍遷”行動,東風公司正加速向科技型企業轉型。
就像竺延風在猛士發布會上所說的:“經過艱苦的努力,如今東風已經擁有了技術自信、產品自信、品牌自信和價值自信。”
而這些自信,顯然離不開壹家企業的前瞻視野與搶先布局。
在東風看來,隨著汽車產業生態不斷發生著深刻變革,新能源、智能化的時代已然來臨,科技正成為國際博弈的重要戰場,但汽車產業在壹些關鍵技術、關鍵資源和關鍵領域依然存在“卡脖子”的情況。
正因為此,東風公司決定提前謀定,並提出向卓越科技企業轉型的全新定位。
有業內人士評論道,通過品牌戰略的謀劃,東風所開啟的品牌向上升級和全面轉型,為其帶來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能力。
而嵐圖的誕生,也正是東風品牌向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舉措之壹。
嵐圖自誕生起,就堅持科技創新,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比如,打造了全球首個原生高端電動ESSA架構。研發中央集中式SOA電子電氣架構,滿足千人千面的用戶需求;研發800V高電壓平臺及超級快充技術,可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裏。在央視風雲盛典中,FREE從千款車型中突出重圍,在11個測評單項中取得5項第壹。
嵐圖,自去年8月開啟交付以來,嵐圖已累計實現銷售17891輛,而就在上個月,嵐圖更以2429輛環比增長35%的成績,連續第3個月實現交付量兩位數增長,體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事實上除了嵐圖,近幾年來,東風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等核心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也不斷湧現,企業的科技創新之路也越走越寬。
比如,80萬套電控、100萬套電驅動總成、20萬套電池系統、90萬套IGBT新能源核心總成配套能力,讓東風站上了新能源領域的制高點。又比如,iD純電驅動和HD混動驅動,領先的技術創新讓嵐圖、東風風神產品實力不斷進階。量產車規級IGBT,則標誌著東風自主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又邁出了重要的壹步。
未來,東風還將在整車平臺架構、充換電技術、氫能源等領域進行更加全面的布局與升級。
在智能網聯領域,L4級5G自動駕駛汽車Sharing-BUS、L4級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等均實現了不同場景下的運營。
在動力總成領域,商用車的龍擎品牌,乘用車的馬赫品牌,不僅代表了東風獨立研發的最高水平和最強技術實力,未來更將全面賦能東風旗下各大子品牌。
近年來,東風壹直在加大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十四五期間的累計資金投入更是達到1000億元。
因為東風人深知,“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就是掌握企業發展的命脈”。
構建全新競爭力
作為改革的前沿陣地,成立於1983年的東風公司技術中心,其所承擔的使命不言自明。
而就在“十四五”開局的第壹年,技術中心便簡化機構、直面市場、破除壁壘,同時積極營造“雙創”生態,每年拿出1億元打造眾創平臺,開啟了壹場由內而外的自我革命。
通過這場改革,也讓東風的產品開發周期成功縮短至了24個月,目前熱銷中的東風風神<a class="baikekeyl" href="/dongfengfengsheng59/" title="皓極" data-keyType="Serial" data-id="8148" target="_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