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第五大矮行星命名為什麽?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太陽系第五大矮行星、此前系內最大未命名星球近日獲得以中國水神***工的名字命名,這是太陽系首個、也是迄今唯壹壹個以中文命名的矮行星。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恒星級黑洞爆發現象研究創新團組負責人茍利軍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大多數矮行星都以希臘和羅馬神話人物命名,天文學家於2007年發現編號為“2007OR10”的矮行星這次獲得壹個貨真價實的中國名,壹方面將推動國際上更多了解包括古代神話在內的中華文化,另壹方面也會讓中國天文愛好者乃至天文學界更多關註“***工”星。
據介紹,作為致力於尋找柯伊伯帶及更外圍遙遠天體的“帕洛瑪遠太陽系調查”壹部分,“***工”矮行星2007年被三位天文學家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海王星軌道之外發現。它是太陽系柯伊伯帶中發現的表面最紅的天體之壹,軌道為橢圓形,距離太陽最近時33AU(AU是天文單位,1AU為地球與太陽之間平均距離,約1.5億公裏),最遠點為101AU。
“***工”星是太陽系第五大矮行星,排在曾是第九大行星的矮行星老大哥冥王星、曾被傳為第十大行星的鬩神星以及妊神星、鳥神星之後。由於太過遙遠,10多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多種觀測手段,估測出“***工”星直徑約1230公裏,是月球直徑的35%,質量僅有月球質量的2.4%。數據顯示“***工”星可能有足夠引力使其自轉,也讓其有了成為矮行星的可能,科學測量發現它旋轉得非常緩慢,周期為44.81小時,也是柯伊伯帶測得的最慢旋轉周期之壹。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國家天文》科普稱,太陽系第五大矮行星命名通過互聯網公眾投票方式產生,中國水神***工、歐洲冬季女神霍爾(Holle)、北歐神靈威利(Vili)三個候選神名參與角逐,最終,紅色頭發、人頭蛇身的中國水神***工勝出,並正式提交處理宇宙官方名錄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2020年2月下旬,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正式接受“***工”這壹名稱並更新了目錄。
2016年,科學家從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檔案數據中,在“***工”星附近軌道上發現壹顆衛星。此次“***工”星命名時,其衛星也獲得壹個中文名字“相柳”。***工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性情十分暴躁,《列子·湯問》中記載了***工怒撞不周山的故事。上古兇神相柳又稱相繇,是***工的大臣。
地球上能用肉眼在夜空中看到“***工”星嗎?答案是因為太遠、太暗而不行。中國天文學家表示,雖然無法親眼看到,但現在知道太陽系邊緣有壹顆名為“***工”的紅色星球,相信隨著對宇宙探索的加深,人類目光所及之處,將會有更多中國名字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