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盧布的盧布的國際戰略
盧布國際化是俄羅斯對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3年5月普京在國情咨文中首次提出要實現盧布完全可兌換以後,俄羅斯拉開了以盧布國際化為目標的新壹輪金融外交的序幕。
2006年7月,俄羅斯完成了對《外匯調節與管制法》的修改,放松了對盧布在資本項目下的管制,使盧布實現了完全可兌換。此後,俄羅斯政府在外交活動中大力推動其貿易夥伴在雙邊貿易中以本幣進行結算,用盧布進行能源貿易結算,以及力圖使盧布成為地區儲備貨幣。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俄羅斯經濟雖然經受了嚴峻考驗,但俄政府還是借助G-20峰會和“金磚國家”峰會等外交平臺,呼籲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增加用於國際結算的幣種。
2009年6月,梅德韋傑夫總統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發表講話,更加明確地提出,俄羅斯的任務是“要使盧布成為更有吸引力、更方便、更可靠的結算手段”。這表明俄羅斯的盧布國際化戰略沒有絲毫放松。本文擬從貨幣國際化理論出發,對俄羅斯實現盧布國際化的措施、盧布在獨聯體國家中的地位、中俄貿易本幣結算以及盧布國際化的前景等問題進行分析。
俄羅斯為實現盧布國際化及提高盧布的國際地位采取了許多積極措施,取得了壹些積極成效。
第壹,實現盧布在資本項目下的完全可兌換,是俄實施盧布國際化戰略的第壹步。貨幣完全可兌換是貨幣國際化的基礎條件之壹。俄羅斯早在1996年6月就已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章程第8條的規定,實現了盧布在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但由於種種原因,俄羅斯壹直沒有放開對資本項目的管制。2000年以後,隨著經濟狀況的改善,俄羅斯領導人開始將盧布完全可兌換提上議事日程。2003年5月,普京總統在國情咨文中首次提出了這壹問題,並提出了盧布完全可兌換的時間表,要求俄政府在2007年前完成這壹任務。2006年5月,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再次要求加快實現盧布完全可兌換。同年6月13日,俄中央銀行宣布,從當年7月1日起,俄羅斯將完全取消1998年金融危機後所實施的針對盧布自由兌換的所有限制,對俄公民放開兌換盧布的數量限制,提高允許帶出境外的盧布的數量,允許俄公民在國外銀行開設賬戶。6月29日,俄政府頒布了《外匯調節和外匯監督法》修正案草案。該法案取消了對資本流動的所有限制,其中包括有關俄出口商必須向指定銀行出售外匯以及對自然人向國外賬戶匯款超過15萬美元實施限制的規定等。盧布完全可兌換為其國際化奠定了基礎。
第二,推動貿易夥伴在相互貿易中用本幣進行結算。壹般認為,兩國之間的貿易用本幣進行結算需要滿足壹些條件,首先是兩國貿易額較大,且進出口規模相當;其次是兩國的貨幣應為可兌換貨幣;再次要解決壹些技術性問題,比如在對方國家開立銀行賬戶,規避匯率風險等。俄羅斯只在與少數鄰國的貿易中用本幣進行結算,其中與白俄羅斯80%的貿易和與哈薩克斯坦30%-40%的貿易是用本幣結算的。為進壹步擴大對外貿易本幣結算的範圍,俄羅斯與中國、委內瑞拉和土耳其等國進行了談判,其目的在於首先與有壹定經濟基礎和合作歷史的貿易夥伴之間達成***識,尋求突破。2009年9月,俄羅斯與越南中央銀行就對外貿易本幣結算問題達成了協議,但由於種種原因,兩國在相互貿易中仍在使用美元進行結算。2010年1月,在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訪問俄羅斯期間,俄土兩國就本幣結算問題達成了原則***識。但是俄羅斯對伊朗提出的相互貿易本幣結算問題沒有作出回應。俄羅斯認為,俄對伊的出口額遠高於進口額,如兩國實行本幣結算,俄羅斯將持有大量伊朗貨幣難以消化。針對這種情況,伊朗提出俄伊兩國可考慮部分貿易尤其是能源項目合作可試行本幣結算,但這壹問題仍未取得進展。
推動獨聯體成員國之間及中俄之間的貿易用本幣進行結算,是盧布國際化戰略的重點。2009年4月1日,獨聯體財政部長、經濟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後,俄羅斯財政部長庫德林宣布,獨聯體成員國正在研擬擴大雙邊貿易本幣結算的辦法。同年11月23日,獨聯體國家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在雅爾塔召開,會議詳細討論了成員國之間的本幣結算問題。各國政府都表示支持貿易結算幣種多樣化,在相互貿易中不僅使用美元結算,還可用本幣、盧布或其他貨幣進行結算。
第三,要求能源進口國在能源貿易中用盧布進行結算。這壹問題不僅關系到盧布國際化,也關系到俄羅斯的能源外交問題。首先,俄羅斯作為能源出口國,壹直希望在石油定價機制中擁有壹定的發言權。為此,普京提出了俄羅斯建立石油交易所、天然氣和其他產品的交易所,並用盧布進行定價和結算。2006年6月8日,“俄羅斯交易系統”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始石油遠期合同交易。俄羅斯還在聖彼得堡建立了專門的石油交易所,並希望將其建設成為繼紐約、倫敦、新加坡和東京之後的全球第五大石油交易所。其次,俄羅斯向其合作夥伴提出油氣貿易以盧布定價和支付款項的要求。俄與越南、白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正在就用盧布支付油氣款項進行談判,並向摩爾多瓦、蒙古和烏克蘭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但只有越南原則同意了俄方的提議。此外,俄羅斯政府還要求主要油氣公司在其油氣貿易中用盧布定價和交易。2008年底,梅德韋傑夫在其就任總統後的首次國情咨文中要求俄羅斯企業加快在油氣貿易中用盧布結算的進程,並在其他行業的對外經濟活動中使用盧布。天然氣工業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等大公司,已多次要求其合作夥伴用盧布支付貿易款項,但至今應者寥寥。
第四,推動獨聯體框架內的貨幣合作。為提高盧布和獨聯體其他國家貨幣的國際地位,在俄羅斯的推動下,獨聯體成員國於2004年9月15日頒布了《獨聯體貨幣領域合作與協調行動的構想》。該文件放棄了建設統壹盧布區的設想,提出成員國各自建設本國的貨幣體系、支付體系和外匯市場,進而為實現金融和貨幣壹體化創造條件。《構想》確定獨聯體國家貨幣合作的主要目標是:實現貨幣的完全可兌換;貨幣進入外匯市場交易;協調匯率政策,保持本幣幣值穩定;建立可靠、有效的貨幣轉移制度,包括儲蓄存款業務的轉移;向經濟主體和金融機構在金融服務領域提供國民待遇,***同制定限制金融市場準入的清單。《構想》提出,為實現上述目標,應采取的措施有:實現國內外匯市場的自由化,提高外匯市場的流動性水平,根據國際通用的規則制定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調節規則,並使之趨同;完善支付結算機制,在支付結算中擴大本幣的使用範圍和使用量;匯率政策趨同,遠景是建立消除匯率波動的協作機制:選擇最優化的匯率制度,並協調行動,確定匯率波動的區間;建立協調貨幣政策的跨國結構,或對現有機構進行完善;對國際收支失衡的國家,建立聯合的貨幣支持機制,穩定國際收支失衡國家的匯率和宏觀經濟平衡。
《構想》提出將分階段完成上述目標,第壹階段(2004-2006年),實現經常項目下貨幣可兌換;獨聯體國家的結算除使用硬通貨外,可使用本幣。第二階段(2006-2010年),各國貨幣法相互協調並趨於壹致,保障資本自由流通。第三階段(2010-2017年),各國進入經濟穩定增長階段;經濟改革完成;支付結算采用現代標準;完成關稅同盟建設,建立統壹的內部市場,實現經濟法律法規的高水平協調。最終目標是制定幹預匯率的***同方針,針對貨幣金融政策作出集體決策,就***同貨幣達成壹致,並使之成為國際支付手段和國際儲備貨幣。
第五,打造俄羅斯的國際金融中心。盧布國際化戰略與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是密不可分的。俄羅斯專家指出,建設俄羅斯的國際金融中心,首先是壹個民族自豪感問題,也是加強俄羅斯政治和經濟影響力的問題;其次,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可起到創造就業機會的作用,比如,紐約的證券行業占城市工資的23%,就業人數占全市就業人數的5%;此外,發達的金融市場將提高投資,保障生產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更為重要的是,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對盧布的國際化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在俄羅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情況下,盧布的國際化進程才能取得積極進展。
根據俄經濟發展部制定的《俄羅斯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構想》,俄羅斯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壹階段為2008-2010年,重點在於發展國內證券市場,實現本國證券市場與地區證券市場的壹體化,使俄羅斯金融市場成為提供跨國金融服務的局部的國際金融中心,成為獨聯體地區範圍內的金融中心。第二階段,在全球範圍內提高競爭力水平,使俄羅斯金融市場成為地區性金融中心,成為在歐亞地區起主導作用的國際金融中心。《構想》提出,為實現這壹目標,除構建良好的國內金融制度、培育發達的銀行體系和證券市場、改革稅制等國內措施外,還要實現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壹體化。為此,俄計劃為外資提供簡單便利的準入制度。主要工作有四項:壹是簡化外國資本進入俄羅斯的制度;二是降低交易成本;三是簡化外國資本的交易制度;四是完善外匯法規,取消那些影響俄羅斯機構投資者在境外投資的限制,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