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匯豐銀行頻繁出現的醜聞事件呢?
就在9月21號的時候,有英國的相關媒體發文稱匯豐銀行在2013年和2014年的時候,明明知道自己的客戶是在搞傳銷,就在這樣的壹個狀況下還幫助客戶去從美國轉賬到香港匯豐銀行,這個事件壹出匯豐銀行馬上就成了網絡上關註焦點。
妳要是覺得這件事情會給匯豐銀行的公司名聲留下汙點,那妳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匯豐銀行已經不止壹次鬧出過醜聞了。基本上對於銀行業熟知的朋友都已經對匯豐銀行的醜聞習以為常了。在這麽些年以來。匯豐銀行的數據泄露事件就達到了4次,每壹次都是影響極大。
就說最近的壹次,那就是今年6月份了,匯豐銀行對迪士尼等公司的稅收減免問題就壹度被廣泛討論,因為這壹次的涉案金額高達13億英鎊,這裏面的貓膩得有多大,不僅如此,匯豐參與了多次的金融違規事件,反正法律上面不允許的事情,匯豐銀行都做了壹遍。這該是有壹個國際大銀行的做法嗎?
匯豐銀行在從事這些金融違規事件的時候,獲取了高額利潤,不過也並不是沒有翻車的時候,就在2014年的時候,匯豐銀行就應操縱商品期貨市場被美國給罰款了,但是只發了6億美金,對於匯豐銀行來說的話,這麽多次的金融違規帶來的利潤,這壹次罰款是九牛壹毛。另外匯豐銀行不僅是壹家從事著違法勾當的公司,還是壹個沒品的公司,還把我們的華為給賣掉了,這樣沒品的公司真的是生平少見。
經歷過這麽多次醜聞事件,在今年的時候,匯豐銀行的股價也開始大幅下跌,股價也壹舉創下了11年以來的新低,不過股價的走低要哭的人平安和黑石這兩家公司,作為匯豐銀行的前兩大股東,持股市值不斷蒸發,可以說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