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輕機槍簡筆畫

輕機槍簡筆畫

劉易斯式輕機槍

在我國抗戰時期,劉易斯”式輕機槍可以說是最強助攻,在很多戰爭中都看見它的身影,就算到了抗美援朝我國誌願軍仍在使用,該槍經歷過第壹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是壹款著名的輕機槍。

“劉易斯”式輕機槍最初是由塞繆爾·麥肯菜恩設計,後來由美國陸軍上校1.N劉易斯完成研制,因此而得名劉易斯機槍,在1913年開始量產,是英國軍隊的制式輕機槍,同時也是世界上第壹支真正意義上的便攜式輕機槍。

它雖然看上去塊頭大,但實際上重量還比較輕,只有12.7千克,是維克斯中型機槍的壹半,可由單兵攜帶和操作使用。其采用的是47或是97發兩種規格的彈鼓供彈,97發彈鼓主要是供航空機槍使用。其射速壹般可以達到每分鐘500-600發,有效射程為800米,最大理論射程高達1830米,因此也經常作為高射機槍使用。

它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從上部由彈鼓供彈,冷卻方式采用的類似虹吸的原理冷卻槍管。槍管上覆蓋有壹圈星狀的散熱片,散熱片外面套壹個散熱套筒,先後貫通。冷空氣從套筒後部吸入,從前部流出,不斷循環,從而達到槍管散熱的目的。由於采用了這種氣冷方式,其比水冷原理重量更輕,維護更加簡單,而且散熱效果不差,是個非常成功的設計。

它的另壹大特點是采用的復進簧,比起最常見的垂直簧它具有質量好壽命長的特點,就像普通鐘表簧壹樣,劉易斯輕機槍的復進簧也裝有調節裝置,可用於修正不同溫度下的回復阻力和磨損量。雖然結構繁瑣,但劉易斯機槍的這款卷簧設計非常可靠,經受住了戰場上的殘酷檢驗。

在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劉易斯機槍是使用最多的機槍,即使在二戰中,劉易斯輕機槍依然活躍於世界各地,其作為對同盟國的援助這些槍也流入我國後,成為抗戰時期我國軍隊裝備的最強機槍。中國引入後士兵對其評價很高,該槍壹直使用到朝鮮戰爭結束,甚至與後來名滿天下的捷克式ZB-26相比也絲毫不遜色。

即使是在現在的影視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劉易斯機槍的身影,可見其性能還是比較出色的。此外,它對其他槍械的影響非常深遠,德國的FG42傘兵步槍實際上也是在劉易斯機槍的基礎上設計的,兩者結構也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