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虎的虎標良藥
胡文虎制訂的辦報方針是“為國家服務、為抗日努力”,他主張新聞自由,開明辦報,不僅使報紙辦得很有特色,很有聲譽,而且成為促進抗日,激勵華僑愛國熱情,傳播祖國傳統文化的輿論陣地。胡氏亦被譽為“報業大王”。當然,星系報業在宣傳虎標良藥方面起了特殊的作用,使萬金油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世人皆知;而萬金油的興旺,又為辦報提供了雄厚的資金。 這壹時期,胡文虎已贏得“東南亞華僑首富之稱”,他擁有萬貫家財後,繼續擴展虎標永安堂分行,除了辦中文報紙,還有英文版報刊,促使他的企業形成跨國網絡系統。同時,他還投資經營開設銀行、房地產業等,自購飛機載送報紙,這在當時東方世界,都算壹件破天荒的創舉。日本經濟學家遊仲勛著的《東南亞華僑經濟簡論》壹書中,高度評論了胡文虎的產業規模,成了東南亞華僑中的“銀行、保險、制藥、報紙等多種行業企業的財團” (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 這段放在首樓) 距新加坡最熱鬧的購物中心不遠,在壹條樹葉蔭庇公路的盡頭,矗立著壹幢十分奇特的住宅。住宅遍身潔白,圓柱典雅肅穆,門面正中鑲嵌著壹塊碩大的匾額,上刻壹虎壹豹。入口為兩扇笨重的鐵門。門的壹旁蹲著壹尊虎塑,另壹旁則是壹尊豹塑。這住宅的主人便是聞名遐邇的“萬金油大王”——胡文虎。 胡文虎原籍在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下洋鎮中川村(客家山村),1882年1月出生於緬甸仰光。其父胡子欽是早年從故鄉出洋謀生的中醫,在仰光開設壹間中藥鋪,取名永安堂。胡文虎兄弟三人,長兄文龍,早年夭折,幼弟名文豹。1892年胡文虎被送回永定,接受客家文化的傳統教育。故鄉的乳汁滋養了他愛國愛鄉、求真求善的情懷。4年後,胡文虎重返仰光,隨父學中醫,並協助料理藥鋪店務。1908年,父親病故,胡氏兄弟繼承父業,同心協力,相得益彰,業務日趨發達。 1909年,為了進壹步發展業務,胡文虎周遊了祖國及日本、暹羅(今泰國)等地,考察中西藥業,尋訪了許多老醫生及民間有名的土醫,向他們求教,調查研究有利治療頭痛、腹痛的中草藥,並購買了壹些西藥片、藥粉和藥水。第二年,他回到香港,著手擴充永安堂虎豹行,聘請中西醫、藥劑師多人,作了反復研究和試驗,研制丹、膏、丸、散成藥百種,經過精心選擇,最後制成“萬金油”、“八卦丹”、“頭痛粉”、“清快水”、“止痛散”等5種虎標良藥。在世界經濟恐慌的年代,在東南亞、印度、中國等地,虎標良藥以其價廉物美、服用簡便、功效迅速、攜帶方便而深受用戶歡迎。集天時地利與人和,虎標良藥很快暢銷緬甸、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區。 1914年,胡文虎覺得在仰光的業務已經鞏固,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新加坡,留胡文豹主持仰光業務,他自己則在新加坡興建新藥廠,將永安堂總行遷至新加坡,並先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各地廣設分行。1932年,他在廈門、福州、上海、天津、桂林、梧州等城市及澳門、臺灣、菲律賓、越南、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等地設立分行。從此,虎標萬金油等藥,成為中國和東南亞各地居家必備、老少皆知的**,胡氏兄弟也壹躍成為東南亞華僑中著名的“百萬富翁”和獨壹無二的“藥業大王”。 虎標良藥的走俏,給胡文虎帶來了巨額利潤,以此為資本,胡氏又投資其他企業,星系報業就是其中的壹項。胡文虎從“藥業大王”到“報業巨子”,這是壹個極富傳奇色彩的飛躍。從1913年至1952年,他先後辦起了10多家報紙,各報均以星字冠頭,組成了他的星系報業王國。在華僑報業史上,星系報業以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又創了壹個僑界之最。從1913年起,胡文虎先後與人合辦了《仰中光日報》、《晨報》等,在新加坡、廈門、香港、馬來西亞、緬甸、印度、福州、上海、泰國,他獨資創辦了《星洲日報》、《星華日報》、《星光日報》、《星中晚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星島周報》、《星檳日報》、《星仰日報》、《星巴日報》、《星閩日報》、《星滬日報》、《虎報》、《星暹日報》。這樣,星系報業便成為華僑界獨壹無二的報業王國,在輿論上具有較大的影響。胡文虎以商業立場辦報,為民眾作喉舌,是直接服務於社會的重要事業之壹。正如他自己所說:“不以營利為目的,專以服務為前提,宣傳抗日救國,豎民眾之信念。”胡文虎不僅這樣說,也確實是這樣做。他創辦的10多家報紙,對促進抗日救國事業,激勵人們團結壹致,維護華僑權益,推動桑梓建設,振奮民族精神起子重大的作用。 胡文虎是譽滿全球的“萬金油大王”、報業巨子,同時又是壹個舉世公認的大慈善家。他壹貫奉行“人為本,財為用”的人生哲學,他常說:“我是取諸社會,用諸社會。”“自我得之,自我散之,以天下之財,供天下之用。”他除了在新加坡捐建10多所義務學校和中小學外,在國內先後捐助過上海大廈大學、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廣州嶺南大學、福建學院、廣州仲凱農工學校、上海兩江女子體育專科學校、汕頭私立回瀾中學、汕頭市立女子中學、海口海瓊中學、廈門中學、廈門大同中學、廈門中華中學、廈門群惠中學、下洋僑育中學等。在捐建國內小學方面,胡氏的計劃更加宏大,他以“普及教育掃除文盲為職誌”,於1935年宣布捐款350萬元,10年內在全國各地建立1000所小學。到抗戰爆發前,全國已建成300所小學,其中福建70所。興建這些小學時用去經費150萬元,余款200萬元他全部認購了“抗日救國公債”,希望抗戰勝利後將此款繼續興建小學,戰後由於國民黨政府幣值大貶,胡文虎建千所小學的宏願無法實現。 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唯壹“拍”過蔣介石肩膀的人 胡賽標 2010年11月15日11:10 來源:《人民政協報》 1941年2月21日,世界萬金油大王、愛國僑領胡文虎受蔣介石與林森主席之電促,作為華僑代表應邀參加“國民參政會”飛抵重慶,在機場受到國民政府各院會首腦與海外部等180多個團體代表的熱烈歡迎,記者爭相采訪發布新聞。他下榻於國民政府海外部長吳鐵城的私人寓所。 下午四時半,胡文虎在《星洲日報》經理林靄民、虎標永安堂重慶分行總經理胡萬裏陪同下,乘車去上清寺曾家巖官邸見蔣介石。當時,胡文虎的“虎標良藥”風靡全球,特別是“虎豹萬金油”在東南亞、中國更是家喻戶曉,虎標永安堂藥行總部設在新加坡,在香港、臺灣、西安、海口、天津、上海、漢口、福州、重慶、昆明、貴陽、廣州、南昌、長沙、廈門、汕頭、桂林等各大城市商埠均設有虎標永安堂分行。會見蔣介石的場面富有戲劇性。胡萬裏想到將第壹次見蔣介石,小心翼翼,舉止拘謹;而胡文虎視戒備森嚴的總統官邸如入自己的別墅,瀟灑自如,面無懼色。當蔣介石步入會客廳時,胡文虎迎上去做出了壹個驚人之舉:他伸出手,拍了拍蔣介石的肩膀。這個“謁見之禮”讓蔣介石悚然壹驚。侍衛們見狀,壹下繃緊了神經。過壹會,蔣介石臉上還是擠出壹絲笑,伸手示意胡文虎坐下,說歡迎胡文虎回國考察,並詢問了南洋華僑等情況。談話只進行了十幾分鐘就結束了。蔣介石送胡文虎到客廳門前告別。 回到寓所,胡萬裏仍心有余悸,惴惴不安問:“對蔣介石這樣隨便,會不會有問題?”胡文虎笑道:“我是見官高壹級,無須客氣。”不久,蔣介石和宋美齡宴請了參加國民參政會的旅美華僑代表鄺炳舜,卻沒有胡文虎的席位。據說,胡文虎是唯壹“拍”過蔣介石肩膀的人。 2月22日《新華日報》頭版,以“華僑巨子胡文虎抵渝”為題,對胡文虎生平作詳細介紹:“胡文虎氏祖籍福建永定金豐裏中川鄉,……胡氏宅心仁慈,廣濟博施,十幾年前即決定提存永安堂贏利四分之壹為慈善公益專款、嗣後逐年增至十分之六。蓋胡氏之言曰:‘自我得之,自我散之,以天下之財,供天下之用。’二十年來慷慨輸將,或辦公益,或作善舉,或助建設,或之抗戰達千萬元之巨,抗戰以還,胡氏付資於義捐及公債者已達數百萬元。又胡氏對於文化事業亦甚致力,所辦‘星系’八大報盛譽中南……”胡文虎在重慶先後出席了華僑建設協會、福建同鄉會、歸國華僑協會等團體的歡迎大會。
不久,“虎標良藥”便暢銷於緬甸、印度、新加坡、馬來亞各地,成為家家必備、老少皆知的藥品,胡氏兄弟由此發家致富。
胡文虎因發售“虎標良藥”致富,所以他興辦慈善事業,也以捐資於醫藥方面為最多,以創建醫院、造福貧病為急務。他創辦的醫院,以1931年落成的南京中央醫院為最著名。所以“虎標良藥”也就成為市場的搶手貨,行銷之處無不利市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