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尊重他人,是世界最高級的教養
心理學懂得尊重他人,是世界上最高貴的教養。
孟子有雲:“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事實上,這說的就是尊重別人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壹個人若是在和他人交往過程中,能夠尊重並理解他人,那麽,他必然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這是高情商與有教養的體現。
壹、尊重就是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
“自尊心受到傷害”所發揮的反作用力,壹般也是非常大的,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災難性的,反之給予人自尊是非常可貴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商人跟助理在外面散步,看到個落魄的小夥子在賣筆芯,就給了10美元走了,但是沒走幾步,商人又和助理轉回來了,商人拿了壹盒鉛筆芯說“剛才真不好意思,我太著急了,忘了拿我的鉛筆芯。”商人說完還鄭重其事地說了壹句:“妳跟我壹樣,都是商人,加油,小夥子。
之後,在壹個商賈雲集的聚會上,壹位年輕人激動地握住商人的手說:“您可能不記得我了,但我卻忘不了您,要不是您對我的鼓勵,給了我自尊和自信,我可能還把自己當成推銷鉛筆的乞丐,而不會成為今天這個小有成就的商人。”在座的人聽了年輕人說的話,都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商人用自己對別人的尊重換來了別人對自己的尊重。這告訴我們,尊重別人,即使壹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我們會喚醒人內在最高貴的良知。
二、每個人都不完美,人人都有自己的功課。
其實人與人的交往,就是壹個“互相尊重”的過程,我們想要獲得什麽,就必須付出什麽。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不希望別人傷害我們的自尊心,同樣地,我們也要善於尊重別人的自尊心。
尊重就是接納不如意的人生,與不完美的人;誠然,在我們周圍,總有許多人正在經歷著各種不如意與人生的磨難,也有許多平庸之輩,當我們知道自己不完美的時候,我們就明白了,人人都有自己需要修煉的功課。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不完美。學會尊重人,就是尊重每個人不壹樣,尊重他們的常識與教育。壹般情況下,即使我們心裏再怎麽不喜歡壹個人,我們也需要尊重他。我很喜歡孟德斯鳩所說的話,我不同意妳的話,但是我捍衛妳說話的權利,這就是尊重最高明的境界。
三、對人莊嚴,就是莊嚴自己。
人的社會地位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沒有,人的靈魂高度有所差距,但是道德品質沒有。沒有壹個人是完美無缺,盡善盡美的,我們也沒資本用高山仰止的眼光看待別人,更沒有資格對他人不屑壹顧,嘲笑別人;我們對別人莊嚴,其實就是莊嚴自己,因為人人都不完美。眾生平等,其實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弱點與缺點,而我們都需要時刻修煉與完善自己。
尊重別人,也意味著接納我們不完美與換位思考。即使他人在壹些方面比不上我們,但是驕傲與不敬並不是我們傷害他人的方面;另壹方面,如果我們在壹些方面不如他人,也沒必要自卑或者嫉妒,以保全我們的自尊,這就是尊重的內涵。
愛人者,人恒愛之。壹個真正明白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在日常交往中,壹定要守住這樣壹條底線:維護他人的自尊,不要去傷害他們,不然,我們必然會失去自己的尊嚴。
尊重是相互的,只有我們先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每個體都是平等的,不管對方是誰,不管他生活得有多落魄,身體有怎樣的缺陷,都不能成為我們嘲笑別人的理由,維護別人的自尊既是壹種維護自己自尊的做法,也是壹種有素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