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牧原屠宰產能或超3000萬頭,雙匯還能穩住“屠宰大王”寶座嗎?

牧原屠宰產能或超3000萬頭,雙匯還能穩住“屠宰大王”寶座嗎?

搜索“雙匯”,熱門關聯的詞匯是“父子大戰”“3·15南昌雙匯”“客服嘲諷消費者學歷”等等,負面輿論仿佛早已蓋過了“火腿腸壹哥”“屠宰大王”等壹系列光榮的稱號。

2011年3·15晚會上,雙匯被曝“瘦肉精”事件,市值蒸發幾百億,當年營業凈利潤下降了51%。2022年的3·15,南昌雙匯車間亂象被曝光後,當日雙匯發展和萬洲國際兩家“雙匯系”公司市值累計蒸發超150億元。

作為壹家上市食品企業,負面輿論的發酵速度,遠比企業發展的速度快得多。撇開這些負面輿論不談,市場還出現了壹種聲音:隨著大豬企的不斷發展,雙匯的“屠宰大王”寶座快要穩不住了。

2021屠宰業務營收391億元

收入占比58.60%

從其2021年的年報來看,雙匯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666.82億元,同比減少9.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66億元,同比減少22.21%。營收結構上,2021年度,雙匯發展的包裝肉制品實現營收約274億元,占比41.01%; 屠宰實現營收約391億元,占比58.60% ;其他實現營收約63億元,占比9.46%。屠宰板塊依舊是雙匯的產業支柱。

不過,觀察近5年的數據,在非瘟發生之前,雙匯在往肉制品方向發力,而2019-2020市場缺豬的這兩年,雙匯的屠宰板塊業務占比有提升,2021年,豬周期底部,其屠宰板塊業務占比又有縮減。

行業高度分散

屠宰龍頭占比僅為2.35%

數據顯示,2021年雙匯發展生豬屠宰量1100多萬頭,按照2021年我國出欄生豬6.71億頭計算,雙匯的屠宰量僅占全國出欄的1.6%。 其實,我國的屠宰產業分散度極高。調研顯示,2020年,雙匯、龍大 美食 、雨潤的市占率分別有 4.4%、2.5%、1.8%。另外,根據中商情報網的研究數據,國內屠宰行業CR5占比僅為5%左右,其中行業屠宰龍頭占比僅為2.35%,屠宰行業仍處於高度分散的水平。

作為壹家屠宰龍頭企業,在當前行業集中度分散的情況下,雙匯發展本可以進壹步坐穩自己的屠宰龍頭地位。但是從2021年年報來看,它在方便食品研發等方面下了大功夫,屠宰板塊的擴展沒有過多體現。在其年報列出的9項主要研發項目中,僅有壹項與冷鮮肉相關,其余分別是方便菜肴、熏烤食品、辣味研究等。

豬企大力布局屠宰產能

牧原屠宰量或趕上雙匯

縱觀整個肉制品大行業,隨著豬企的飛速發展,屠宰行業高度分散的格局或將被打破。去年有壹則消息稱,牧原、溫氏、新希望、天邦等養豬巨頭大舉進軍屠宰行業,從數據來看,“大舉進軍”壹詞用的毫不誇張。

截止目前,牧原目前已投產運營8個屠宰廠,合計屠宰產能2200萬頭;上半年或將再投產3個屠宰廠,預計2022年6月末屠宰總產能將超過3000萬頭。

溫氏股份表示,未來,公司20%的肉豬將以屠宰後鮮品形態銷售。按2022年1800萬出欄目標算,20%的屠宰鮮品,那也就是需要屠宰約360萬頭豬。溫氏今明兩年將新增屠宰生豬產能約400萬頭。

天邦股份表示,今年預計生豬屠宰量將達到120萬-130萬頭。

新希望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屠宰數額,但也明確表示將根據規模和行情來開拓落地屠宰項目。

如今豬企發展勢頭迅猛,全產業鏈發展勢必要分割壹部分屠宰市場。

回看近5年數據,雙匯的年屠宰量維持在1000-1700萬頭。 根據調研,全國規模屠宰廠平均產能利用率僅在30%左右。按照牧原3000萬的屠宰產能計算,其屠宰量也該達到900萬頭。 從牧原的出欄規模的猛增,以及調豬向調肉轉變的大方向指引下,這個屠宰量預估數據或許會更高。

因此,在其他企業屠宰板塊發展到壹定程度時,雙匯的龍頭寶座地位還能不能保住,也還是壹個問號。

當然,也有人會說,當前屠宰行業格局分散,就算豬企大舉進軍屠宰業,也不會對雙匯產生太大影響。畢竟市場蛋糕那麽大,雙匯僅占不到5%,還有近95%的空間可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