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劍鋒
眾所周知, 創業是壹條極具風險的道路 ,歷年來都有不少青年才俊選擇追隨自己的理想,不顧艱難的毅然決然的去闖蕩。
但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的事件時常發生 ,有人成功,壹夜之間成為商業精英,而有的人傾家蕩產都摸不著門路。
但是, 還是要多吸取經驗,不輕言放棄才是正理 ,在這條路上,磕磕絆絆太正常了,有人不惑之年負債千萬都願意鼓起勇氣從頭來過。
就像“美的”的創始人 何享健 ,他 在歷經種種磨難後,美的才成功上市,但他的兒子卻不願意子承父業,拒絕坐擁家產,而 何享健更是奇葩, 將千億企業全部交給外人 。
這就有著令人匪夷所思了,這父子倆打的什麽名堂? 壹個不願繼位,壹個拱手讓人,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出生於廣東順德的 何享健文化程度並不高,但是他和大多數年輕人壹樣, 有著熱血澎湃的理想發展夢 ,他想闖出自己的壹番天地。
但是這個半大的小夥子根本就沒什麽錢去闖蕩, 家中很是貧困,也無法幫助他填補資金的空缺, 於是他就東倒西倒的借了5000塊錢創業。
可是不會說普通話、沒有過多的錢財揮霍,也沒有資源和人力成為何享健發展的第壹個難題, 他沒有專業的團隊,只能和跟前的幾個親朋好友相互扶持 。
壹開始,他們並沒有直接生產電器,而是在生產塑料,盡管降低了很多的難度,但是對於當時那個條件來說, 交通的不便利還是大大的限制了他們 。
讓這個本就困難的組織更加雪上加霜, 不過生活的磨難依舊沒有消滅何享健的意誌 ,反而讓他有了更大的動力。
沒有好的交通運輸,那他就自己跑,沒有便捷的通訊工具,那他就自己的去人家公司介紹產品。
就這樣, 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寒冬酷暑,他都壹直漂泊在外面談業務 ,只要是有希望談成的,他就在旁邊耐心的等著,不論多長時間,也不論多晚。
饑壹頓飽壹頓的日子對於何享健來說,實在是太過於平常了, 他經常把壹分錢掰成兩份來花, 從來不舍得給自己穿好的吃好的。
但盡管這樣,生意還是沒有任何起色,賺取的壹些錢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但是所幸,上天不會辜負任何壹個努力的人。
也許是何享健出色的商業敏銳度, 讓他在壹次制做小風扇時,發現了電器的商機 ,於是帶領眾人開始了研究。
制做風扇並不苦難,在何享健團隊的潛心研究和生產下,制做了大量的風扇進行售賣, 那壹次,讓這個團隊徹底成為風扇行業的佼佼者。
但是何享健更沒有因此就驕傲,而是更加專註於創新發展,他認為,做成現在這樣是遠遠不夠的, 要想站穩腳步,還是要不斷的創新 。
後來,在大量科研人才的加入下, 美的研發了空調,成為了中國最早出現空調的企業 。
在美的地發展史上,何享健的每壹步都走的很穩,他不追求別的花裏胡哨的東西, 只是用心做品牌,用心做質量 ,在短短幾年,美的就發生了壹個質的飛躍。
現如今美的集團在何享健的帶領下,已經成為世界500強的企業 ,而何享健本人也坐擁千億家產,不過他為人卻很節儉和低調。
沒有因為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作為壹個優秀的企業家,他從不吝嗇自己的錢財, 捐助了整整60億用於慈善事業。
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最初創業時的艱難, 時至今日還保持著勤樸的行為習慣 ,絕不鋪張浪費。
在日益的不斷創建下,美的集團的發展越來越好 ,而這時是何享健也年紀大了,他準備按照傳統的觀念,將自己的家產全部繼承給唯壹的兒子何劍鋒。
本以為這個富二代會就此接管家中的企業,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何劍鋒拒絕接受 ,他不想像父親壹樣常年為事業奔波操勞,而是有著自己的壹番打算。
面對兒子的態度,70多歲的何享健也無能為力, 於是,他將這個集團交給方洪波全權打理。
與父親何享健紮根穩幹不同的是, 何劍鋒更喜歡金融方面的運作和投資 ,但是他卻傳承了父親的低調,和別的富二代不壹樣,他很少在媒體面前露面。
壹 心在背後默默發展著自己心中的商業藍圖, 大學畢業後,他在美的集團的底層幹過壹段日子,後來就出來自己單幹了。
在長時間的運營下, 他打破了人們對他是“富家子弟不學無術”的固有看法 ,憑借自己的努力,創辦了好幾家上市公司。
這其中不乏有老爸何劍鋒的幫助,但更多的是何劍鋒自身優秀的成果,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 ,老爸那麽能幹,兒子當然不會差到哪兒去。
而他之所以拒絕了繼承“父業”, 壹方面是他比較熱愛投資行業,另壹方面則是他在外本身就有著自己的產業 ,不希望永遠在父親的羽翼之下。
所以何享健將家中的產業全都交給了方洪波 ,方洪波是在美的創始初期進入到公司的,這些年來,他參與了公司的風風雨雨。
陪伴公司度過了很多難關,在商業方面也有著壹定的天賦, 而他確實也不負所托,將美的集團打理的井井有條。
在他的帶領下, 美的集團走出國內的市場,成功走向國外 ,企業的發展逐漸蒸蒸日上。
事實證明, 何享健有著極睿智的眼光,沒有死板教條非要按照傳統觀念 ,而是將公司交給更需要的人來代理。
美的能夠有今日這樣輝煌的成就, 離不開何享健和方洪波在背後默默的努力 ,而何劍鋒也在屬於自己的領域內發光發熱,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所以無論最後何享健將企業交給誰打理,那都是他自己的選擇, 相信這位眾橫商業界的大佬,壹定有他的考量和判斷。
而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我們都無法幹預和置喙 ,只要多多關註他們的產品就足夠了,至於生活方面,還是留給他們自己去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