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基糖果的膠基制造
膠基(GumBase)的制造基本上是將咀嚼劑(天然樹膠和合成膠)軟化劑和填充劑等進行煉制加工,天然樹膠必須預先經過精制、清洗、去除雜質後使用;合成膠也有同樣要求。膠基分為口香糖膠基和泡泡糖膠基兩類: 口香糖膠基最初采用天然糖膠樹膠(Chicle)制成的,以後逐漸以低級樹膠代用,如節路頓(Jelutong)和索馬膠(Sorva)等量代用,甚至超過糖膠樹膠的用量,可以說這是等級最高的口香糖膠基。隨著生產發展受到天然樹膠資源的限制,此後又在天然樹膠中添加了合成樹脂,甚至完全采用合成樹脂。因此,根據膠基組成不同,口香糖膠基有以下三種類型:
(1)天然樹膠為主體組成。
(2)以聚醋酸乙烯樹脂為主體組成。
(3)以聚醋酸乙烯樹脂和丁二烯苯乙烯橡膠為主體組成。
天然樹膠膠基以產於中南美洲的糖膠樹膠、南美的索馬樹膠和東南亞的節路頓樹膠配合而成,根據這些天然樹膠配合比例,膠基品質有壹定差別,壹般以糖膠樹膠多的為佳。總之天然樹膠膠基塑性好,有良好的延伸性、柔軟的彈性、香味的持續性和感受良好的口感。
醋酸乙烯樹脂以聚合度低的為佳,低聚合度可不用增塑劑,直接與天然橡膠、松香樹脂和較多的白蠟制成口香糖膠基,但這種膠基長時間咀嚼會有軟化現象,咀嚼感覺有很大變化,香味持續性也較差。醋酸乙烯樹脂與丁苯橡膠拼用的口香糖膠基,松香樹脂和白蠟用量也較多,膠基的成型性良好,這種口香糖在歐美市場已很普遍,但其彈性強,質感硬,香味持續性也很差。 泡泡糖膠基是以聚醋酸乙烯樹脂和丁苯橡膠兩種類型組合而成,或兩者拼合而成。
醋酸乙烯樹脂類型的泡泡糖膠基,以聚合度800的聚醋酸乙烯樹脂,添加松香樹脂和白蠟或微晶蠟等制成的,膠基特性要求成膜性好,有均壹的膜的厚度,並有穩定而良好的膨脹性能,但這種膠基與糖類的結合力稍差,壹般用糖量為膠基的3倍。
丁苯橡膠類型的泡泡糖膠基,由於丁苯橡膠特有的成膜性和其膨大的特性,而且與松香樹脂和填充料結合量較多,已成為歐美市場泡泡糖引用的主要成分。丁苯橡膠與醋酸乙烯拼用的泡泡糖膠基,也已經被認可,這類膠基的特點是成膜性強,用糖量倍率高,糖的用量可達膠基的8倍之多。 膠基的加工主要為混合工藝,前半段為剪切混合,後半段為熱熔融混合。由於膠基的膠質,都是粘彈性非常強的物質,必須采用有剪切作用的混和機械,壹般為捏和機(Kneader),特別是泡泡糖膠基混合時更需要強馬力的捏和機。加工操作首先將粘性和彈性強的原料進行素煉,然後再與其它容易熔融的原料混和,熔融時的溫度應控制在130℃以下,以免部分基劑和軟化劑受熱分解,引起質變,使品質降低。
混和完成後,將熔融狀態的膠基,按單位重量放於盤中,使其冷卻固化後制成塊狀膠基,或將其放入冷水中冷卻後,通過擠出機擠口以高速回轉刀切成細小粒狀膠基。 口香糖膠基工藝流程:
如果天然樹脂不經過再精制的話,可以在第壹次加料時與醋酸乙烯樹脂、合成膠等壹起加入,按同樣的工藝加工,但在粗瀘後再經過離心器去除雜質,然後成型制成。
天然樹脂包括糖膠樹膠(Chicle)、節路頓(Jelutong)和索馬膠(Sorva)等,加工比較簡單,以壹般剪切力的捏和機即可進行加工。捏和機預先進行加熱,然後將天然樹脂、醋酸乙烯樹脂、聚異丁烯和填充劑壹起投入,物料不斷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和受熱熔融,進行混合煉制,然後再加入軟化劑如松香樹脂、白蠟和乳化劑,再行煉制,使含有的水分揮發,溫度應在110~120℃之間,熔融混合煉制完成約需4~6h,最後通過過瀘去除雜質,成型而成。
泡泡糖膠基工藝流程:
醋酸乙烯樹脂型泡泡糖膠基不含有天然樹脂,所以不需要精制工藝,膠基的加工與天然樹脂口 香糖膠基基本相同,只需采用壹般低剪切力的捏和機,第壹次將醋酸乙烯樹脂、合成膠和填充劑投入預熱的捏和機中,通過剪切和加熱熔融混合後,第二次將松香樹脂、白蠟和乳化劑等軟化劑投入,混合均勻後再經過瀘成型而成,整個過程約需2h,但加熱溫度不宜過高,處理時間盡量縮短,要避免因過熱而產生苦味,才能保持良好的品質。
高分子合成膠的泡泡糖膠基(SBR型)需要采用高強度的煉膠機,即剪斷力強的捏和機進行加工,第壹次加入合成膠時,要預先將捏和機冷卻,以抑制合成膠素練時所產生的熱量,當粘度適當降低時將松香樹脂和填充料少量交替加入進行混合,然後將捏和機加熱,最後加入軟化劑如白蠟和乳化劑,使其熔融混合均勻成型而成。前後處理時間與其他加工方法比較時間較短,每批約1h,但負荷高,消耗功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