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網絡電視的發展歷程
從2005年9月起,羅江春僅用了兩個年頭就將風行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P2P視頻點播平臺。
1月20日,中國國際私募股權投資論壇,風行再獲“2008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30強”。
小利與大利“如果未來幾年有壹家網絡公司超越了Google,那麽這家公司必定出現在網絡視頻領域。”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的壹句話,成為了前仆後繼的網絡視頻投資者的精神支柱。2006年,受Google收購Youtube影響,中國視頻網站的數量激增到200余家。其中包括活躍的分享類網絡視頻,如優酷網、酷6網、土豆網等;還包括直播、點播類網絡視頻,風行、PPLive、UUsee、QQLIVE等。軟銀、紅杉、凱雷、SIG、DCM等壹批國際頂級VC不約而同地進入P2P網絡視頻領域,投資總額超過1億美元。這些視頻網站能提供像電視臺那樣的流媒體廣告,這讓人們看到了壹個龐大誘人的市場。
而在風行在線CEO羅江春看來,網絡視頻兩年來的表現更像燒錢遊戲,“非P2P的視頻網站,需要交給運營商巨額資金來維持龐大的流量。”優酷網總裁古永鏘“沒有幾個億,別想玩視頻”的口頭禪,也就成了網絡視頻的現實寫照。
“門戶網站分享了紙媒的空間,網絡遊戲定位於青少年,而網絡視頻創造的是壹個不亞於電視、電影的全新媒體平臺。”羅江春的樂觀中充滿了謹慎,“百度的上市用了6年,騰訊的上市用了6年,阿裏巴巴的上市用了7年,網絡視頻才剛剛起步。”
與其他視頻網站“資本家帶頭”不同,羅江春則是技術出身。2004年,他在美國思科系統公司多媒體實時通訊部門擔任網絡會議系統構架師和項目技術帶頭人。而那時商業多媒體在中國的業務並不順利,但憑借敏銳的洞察力,羅江春發現了網絡視頻這塊寶藏。
分析人士表示:“2008年整個視頻廣告將達15億元,即使考慮奧運會等利好因素,2008年網絡視頻要實現盈利也算是奢望。”
“未來3~5年是網絡視頻公司深入紮實練就基本功的時候,隨著產業越來越成熟,產業上下遊各個環節配合會越來越好,視頻行業最終會火起來。現在的泡沫應該是已經處在比較大的階段,再往後是整個行業區域澄清的階段,在短期盈利和長遠發展之間,就會堅定的選擇後者。”這就是羅江春的“大利原則”。
最新網絡數據統計,在眾多視頻網站為廣告排位搏殺時,風行的用戶增長速度位居同類網站第壹。
“寒流”與機遇網絡視頻經歷了兩年“夢幻般”
開局後,首遇政策寒流。廣電總局和信息產業部公布了備受關註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從2008年1月3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只有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才有資格向網民提供互聯網視頻服務,並需要先取得廣電總局的視聽服務許可,再獲得信息產業部的互聯網接入許可。
互聯網業內專家、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朱彤博士表示:“56號令細則的出臺,與業界的猜測不謀而合。近幾年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視頻市場,需要政府出面進行監管,但監管並不是主要目的,目的是為了推動和促進互聯網視頻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作為P2P視頻點播的旗幟型企業,風行CEO羅江春表示,從國家信息安全和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角度來看,視頻監管“利大於弊”。風行壹直推崇可管理的P2P技術恰恰就是考慮到對播出的視頻要進行嚴格監管,風行的可管理P2P技術對內容可以進行識別和有效監管。在業界和用戶心目之中,風行壹直是壹個健康陽光的品牌,是壹個優秀的綠色軟件。
而風行的視頻點播技術最為領先,能夠恰當的使用資源,從技術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促使了寬帶包月業務的增加,這是電信運營商最希望看到的。”
版權問題也壹直是視頻網站無法逾越的法律問題,羅江春表示,取得正規的版權,並為之提供網絡廣告是自己最好的商業模式。“盡管在中國互聯網這塊免費蛋糕上,盜版和非法性的在線觀看或者下載業務持續不斷,但是風行壹直在努力。從這個整體的產業鏈來說,風行是在做壹個趨近於終端的平臺,版權商是上遊提供優質的內容,通過風行的平臺,終端用戶可以得到高質量的正版視頻體驗。”
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勇更是大膽預測,“未來十年,視頻新媒體將占據視聽媒體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