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統英拉為什麽下臺
壹、導火索是英拉試圖推出的“特赦法案”
抗議活動導火索就是壹份可能使前總理他信回國的特赦法案,但是在本月中旬,這壹份備受爭議的特赦法案已經遭到了國會上議院的否決,然而反對派對於英拉現政府仍然頻頻發難,不但的升級示威活動的規模。示威活動已經由最開始的反對特赦法案轉向了推翻現政府的統治,反對派的領導人表示,若不將整個他信的政府體系從泰國清除的話,將決不會罷休。
泰國前民主黨議員、集會領導人素貼?特素班呼籲抗議民眾稱,要讓“他們看到人民的力量”。抗議者要求立即解散英拉政府及國會,並聲稱其政府是由英拉的哥哥、前總理他信所控制,誓言要徹底清除泰國的他信政權。他信的支持者們與反對派的對抗始於2006年。軍方推翻並驅逐泰國前總理他信後,他信壹直處於流亡狀態,躲避貪腐罪的牢獄之災。
二、示威者怎麽想?
示威人員的主要訴求是推翻“他信政權”。他們認為英拉政府貪汙腐敗、濫用職權,且英拉是他信的“傀儡”,英拉政府是他信的代言人。泰國是壹個“政治分裂”相當嚴重的國家,平時大家好像不關心政治,但當政治矛盾激化時,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場。泰國人似乎容易被政治調動起來。當被問及政治觀點,如妳是支持“紅衫軍”還是“黃衫軍”?大部分人都不會明確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但同時有壹部分人明確表示支持“紅衫軍”。“黃衫軍”往往都是城市中產階級,支持者不多。
三、老百姓怎麽看?
曼谷本身是壹個堵車非常嚴重的城市,此次遊行讓人在曼谷幾乎無法出行。遊行給大家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大部分民眾反對集會遊行。他們渴望國家安定、社會和諧、經濟發展、安居樂業,而不是政局緊張。另壹方面,很多集會人員並非真心,而是收人錢財“捧人場”。
四、泰國局勢緊張的根源?
泰國政治壹直處於“分裂”狀態。他信流亡海外,卻始終沒有放棄回國。他信是引發泰國政治分裂的壹個關鍵點,只要他信問題沒有解決,泰國政治分裂就會持續下去。引發這次集會的深層次矛盾源於2001年他信上臺後推行的壹種草根惠民政策。還有裏面應該感覺有大國博弈的影子
英拉和英拉的哥哥他信,都是泰國華人,他們代表的是中下層的利益,泰國的精英和王室都不太喜歡他們,這是為什麽雖然在民間支持率高,但兄妹倆均遭政變的的根本原因(英拉遭遇的是憲法政變)。
相比精英階層,代表中小層的他信和英拉更能站在泰國中下層利益上去考慮問題,所以在作出選擇時往往是對中國有利的,如此就會惹惱美國,親美的軍方和政治精英就會聯合起來發動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