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壹下“載營魄抱壹”?
“載營魄抱壹,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精神形體配合,持守住“道”能夠不離開嗎?隨順氣息,追求柔和,能夠像嬰兒壹樣嗎?滌除雜念而深入觀照,能夠沒有瑕疵嗎?愛護人民與治理國家,能夠無所作為嗎?天賦的感官在接觸外物時,能夠安靜保守嗎?明白各種狀況之後,能夠不用智巧嗎?生長萬物,養育萬物,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已有,作育萬物而不仗恃已力,引導萬物而不加以控制,這就是神奇的德。 “載營魄抱壹,能無離乎”,意即精神形體配合,持守住道,能夠不離開嗎?“營”是指魂,“營魄”是指魂魄,就是精神與形體。“抱”,是指保持。“載”至少有三個說法。第壹,“載”是語首助詞,無意義。第二,“載”即抱,前後用兩個字表達同樣意思,“載營魄抱壹”就是“抱營魄抱壹”,同樣的意思用不壹樣的字來表示,這是文學上的表達方式。第三,“載”即承載,用車子來載人。“載營魄抱壹”意即要把魂魄安頓好,守住那個“壹”。“壹”即“道”,因為“道”就是整體。“壹”可以指魂魄合壹的狀態,也可以指“道”,“道”是究竟真實。“抱壹”,是持守住整體,即持守住“道”。 “道”是壹個整體,宇宙萬物都不離“道”。持守住“道”,從“道”來看壹切,就會有平等之心;把握住整體,就不會有偏差的想法及其他雜念。“壹”代表整體,如果從整體來考慮,每個人在生命中臨時發生的不佳狀況,以及短暫的不利處境,就不會放在心上,得到就是失去,失去就是得到,哪裏還有個人得失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