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鎖之三三結(大菠蘿)解法拆和裝
孔明鎖
也叫八卦鎖、魯班鎖,曾廣泛流傳於漢族民間的智力玩具。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的土木建築固定結合器,民間還有"別悶棍""六子聯方""莫奈何""難人木"等叫法。不用釘子和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就像壹張紙對折壹下就能夠立得起來,展現了壹種看似簡單,卻凝結著不平凡的智慧。
孔明鎖相傳由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魯班發明。(另傳說由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在三國時期孔明把魯班的這種發明制成了壹種玩具--孔明鎖。
流傳千年的古代智慧
鎖的種類各式各樣,千其百怪。其中以最常見的六根(第壹代、第二代或A類,B類)和九根的魯班鎖(第三代或C類)最為著名。其中,六根的魯班鎖又按照地區、設計理念的不同,在構造上也不同。按照榫形,目前把六根魯班鎖主要分為兩大類:A類和B類。當然,六根魯班鎖的榫形是遠遠不局限於這兩種的。九根魯班鎖,挑選其中的若幹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結”、“八達扣”、“魯班鎖”。九種榫形要同時滿足不同數量實現四種咬合結構,實為不易之事。
具體分類
民間按照榫卯結構逐漸觸類旁通,又在標準孔明鎖的基礎上派生出了許多其他高難度的孔明鎖,種類復雜多變,下面列出壹般比較常見的13種:
1、大小孔明鎖;
2、四季鎖;
3、孔明連環鎖;
4、十二方鎖;
5、正方鎖;
6、二十四鎖;
7、十八插鉤鎖;
8、姐妹球;
9、六方鎖;
10、十四阿哥鎖;
11、小菠蘿;
12、三三結(大菠蘿);
13、三八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