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早春、仲春、暮春?
早春:又名初春、孟春,是四季節令中的第壹個月,春天開頭的第壹個月。包含了兩個節氣: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
仲春:孟春之後陰歷二月。包含了兩個節氣:驚蟄3月5—7日、春分3月20—22日。
晚春:是春之末,又名暮春、殘春、余春。包含了兩個節氣: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
不同的地區對“三春”即早春、仲春、暮春‘有著不同的時間段劃分,多數以2月初至3月初定為早春或稱為初春,3月初至4月初為仲春,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為暮春。
擴展資料
春天,又稱春季,是四季中的第壹個季節,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在北半球的公歷為3月下旬~6月下旬 ,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亞)則是9月下旬~12月下旬。
氣象學上以連續5天平均氣溫在10℃以上為春季的開始。春天氣候溫暖適中,中國內陸大部分地區有降雨,萬物生機萌發,氣候多變,乍暖還寒。
春天的節氣分別有:
1、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自秦代以來,我國就壹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壹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2、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雨水節氣的含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氣寒冷。但見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雨水之後氣溫壹般可升至0 ℃以上,雪漸少而雨漸多。可是在氣候溫暖的南方地區,即使隆冬時節,降雨也不罕見.
3、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到了驚蟄,我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壹刻值千金。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春分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有"春分麥起身,壹刻值千金"的農諺。
5、清明:在每年公歷4月4日或5日,民俗於此日掃墓。清明是表征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這天,民間有踏青、寒食、掃墓等習俗。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谷雨時節的南方地區,"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
百度百科-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