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恭貼哪壹邊?
左邊貼秦叔寶,右邊貼尉遲恭。
如下圖:
來歷:
漢族民間舊時風俗,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門神即兩個武將,金盔甲胄。壹持鞭,壹執槍;壹黑臉濃須,壹白面虬髯。
如今的門神,壹般是指唐朝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恭。但門神的歷史卻遠遠早於唐朝。據《山海經》記載:傳說在黃帝時代,有神荼、郁壘兩兄弟善於捉鬼。如果有惡鬼危害人間,便將其綁了餵老虎。後來,人們為了避邪禦鬼,就用桃木雕成神荼、郁壘的形象,每逢春節就掛在門首,並在門上畫壹只老虎。久之,便敬他們為門神。三國時期的關羽和張飛也曾被尊為門神。到了唐朝,傳說中專職捉鬼的鐘馗也進入了門神的序列。直到元明時期,隨著雜劇和評話藝人對隋唐歷史的演義和傳播,秦叔寶、尉遲恭的故事逐漸深入人心,其門神的地位才得以固定下來。
關於秦叔寶、尉遲恭演變為門神的傳說。影響較大的有兩種。壹種是《西遊記》所載:涇河龍王命犯天條,該由唐相魏征處斬。涇河龍王托夢求救於李世民,李世民留魏征下棋,卻不料魏征下棋時打了壹個盹,就已“夢斬龍王”。涇河龍王由此怪罪於李世民,夜夜糾纏不休。李世民只好召秦叔寶、尉遲恭於床前守衛,自此得以安寢。另據《隋唐演義》記載:有壹階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緒很不好,晚上睡覺常常聽到臥室外邊拋磚擲瓦,鬼魅呼叫,弄得後宮夜夜不寧。他很害怕,將此事告訴群臣。大將秦叔寶說:“臣戎馬壹生,殺敵如切瓜,收屍如聚蟻,何懼鬼魅?臣願同尉遲恭披堅執銳,把守宮門”。李世民同意。當夜果然無事。自此以後,便讓二將夜夜守衛。後來李世民念及他們徹夜辛苦,於是吩咐畫師,繪二將軍真容貼到門上。以畫代人,倒也頂事,邪祟自息。漢族民間沿襲,遂成為門神。漢族民間舊俗逢除夕,將《秦叔寶、尉遲恭》貼在臨街大門上,用以避邪驅災,納福迎祥,保佑合家平安。這個傳說中的門神壹直延續到如今,許多人家至今每逢春節都要在大門上貼秦叔寶、尉遲恭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