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深度 | 奇瑞混改“疑雲”

深度 | 奇瑞混改“疑雲”

奇瑞長期以來的問題並未解決,品牌體系和產品結構都需要進壹步梳理。

文丨彭蘇平

雖然成功引進了新的投資人,但奇瑞混改並非波瀾不驚。

近期,騰訊新聞《潛望》報道稱,壹年前擬斥資196億元入主奇瑞的青島五道口基金,目前正在尋求融資重組,規模高達60億元。

上述報道稱,目前青島五道口基金已經在該項目上耗資近100億元,不過,目前基金的出資方均為青島市國有資本,而青島五道口基金管理人無力解決後續的資金問題。

奇瑞和青島五道口基金先後否認了上述消息。12月10日晚間,奇瑞控股發布官方聲明稱,奇瑞增資擴股項目已經順利完結,近日個別媒體發布的臆測報道嚴重失實。青島五道口基金實際控制人、奇瑞控股及奇瑞汽車副董事長周建民也對媒體回應,不存在重新融資,奇瑞的混改順利進行。

12月14日,有熟悉奇瑞混改項目的業內人事對智庫君表示,從法律程序上看,奇瑞混改的確是結束了,而相關基金重組融資,實際上是參與混改主體“內部資金的調整”。他同時表示,相關基金會引入部分民營資本,以實現真正的混改,未來根據需要,安徽省國資也可能參與其中。

混改是奇瑞前進的關鍵壹步。這家昔日在安徽省蕪湖市偏安壹隅的整車集團,近年來的發展並不盡人意,借助此次混改,奇瑞有望進壹步市場化,徹底解開體制機制的束縛,在提升業績的同時,也有機會登陸二級市場,獲得更多長遠發展的籌碼。

今年下半年以來,憑借多款高性價比車型的推出,奇瑞在汽車市場上的表現逐漸向好。但對於壹家車企而言,短期的反彈並不可以高枕無憂,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能否制定適合自身的發展戰略並推動落實,才是長久的生存之道——這也是當前奇瑞需要解決的問題,無論混改成功與否。

錯過了8月底的關鍵期?

從奇瑞的角度而言,混改首先是為了引入新的資金。但結合各方信息,此次混改的資金似乎並未全部到位。

根據騰訊新聞的報道,目前青島五道口基金已經支付了兩筆款項,壹是奇瑞控股與奇瑞汽車增資款的40%,***計57.87億元,二是在華泰資管處的股權收購,***計41.3億元。

盡管收購款也是真金白銀地出了,但顯然與奇瑞無關。也就是說,根據上述報道,混改之後的奇瑞只拿到了不到60億元的資金。

8月底,有奇瑞內部人士向媒體表示,青島五道口基金拖延了“第二期增資款”的交割。據悉,根據股權交易協議中關於增資價款的支付安排,投資方應在協議生效的五個工作日內支付40%的增資款,並在協議生效的270日內支付剩余60%的增資款——根據時間推算,8月底恰好是支付剩余增資款的最後期限。

然而,今年以來,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都未有相關股權信息的更新。

啟信寶上的信息顯示,青島五道口基金位列奇瑞控股的三大股東之壹,認繳出資額約為29億元,占奇瑞控股總股份的46.8%,恰好是奇瑞控股增資項目釋放的股份(30.99%)與華泰資管此前在奇瑞控股持有的股份(15.78%)之和,股權變更時間為2019年12月13日。

壹份奇瑞控股2019年年報則顯示,當年12月6日,公司獲得了青島五道口基金的壹筆實繳資金,數額約為17.5億元,而29億元的認繳出資,出資時間顯示是2020年8月28日。

奇瑞混改的另壹主體——奇瑞汽車,在股權變更方面則沒有任何信息,僅同樣在2019年12月13日完後了註冊資金變更,從原來的約44.6億元增至54.7億元。

結合上述信息與媒體報道來看,可以確定的是,今年8月底是壹個關鍵節點。此前,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也曾表示,奇瑞混改有望在8月底完成。

奇瑞控股剩余的增資款項及實繳註冊資金真的沒有到位嗎?在工商平臺上,實繳資金部分並未披露,但上述接近奇瑞混改項目的業內人士對智庫君表示,目前青島五道口基金的確在引進新的出資人,“青島(政府)的錢先出,但還需要壹些民營的資金來配套,根據下壹步的需要,安徽的國資也可能會進來壹點。”

另外,奇瑞汽車的增資款項落地了多少?根據騰訊新聞的報道,青島五道口基金已經壹並支付了奇瑞汽車40%的增資款,但奇瑞汽車的股權結構卻壹直沒有顯示出任何變更。

有產業界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註冊登記事項發生變化,壹般由企業自行到工商局進行變更核準登記。奇瑞汽車的相關信息沒有變,只能說明它本身不希望變——可能是對方的協議履行它不滿意,也有可能是為了多留壹張牌。”

值得壹提的是,即使增資擴股後的奇瑞,今年也多次傳出被銀行授信的消息:今年4月,廣發銀行為奇瑞控股及下屬成員企業核定了70億元的集團授信額度;8月19日,建設銀行也把對奇瑞控股的授信額度將提升至185億元。

資本運作“爭議”

青島五道口基金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重組融資,有汽車產業投資人士分析,存在兩種可能:壹是前期資金就沒有募集到位,二是分期募集的資金啟動了下壹階段的融資——如果是第壹種情況,說明“資金募集出問題了”:出資人要麽是沒有錢了,要麽是不願意投了。

不過,上述接近奇瑞混改項目的人士否認了這壹說法。他對智庫君表示,青島市國資的資金已經按照法律要求出完了,現在的重新配置,主要是為基金引入民營資本,以達到真正混改的目的。“如果全部是青島市國資,那跟原來又有什麽區別呢?”

啟信寶信息顯示,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企業(有限合夥)的主要股東為濟南佳鼎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濟南暢贏金安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兩家企業,它們的出資比例各為49.5%,認繳出資額為10億元。此前,兩家企業均屬山東高速集團,但今年6月,二者的股權結構及註冊資金發生變更。

其中,佳鼎的控股股東變成青島城鑫控股集團,背後是青島市即墨區國資運營服務中心,公司的註冊資金由2億元變成1.08億元;暢贏金安的情況則略為復雜,股東除了青島市即墨區國資旗下的鑫誠恒業集團外,還有青島旅投中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由青島市國資持股35%,另外65%的股份則由北京的壹家私募基金持有,名為中駿天寶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由此看來,壹小部分民營資本已經入場。

實際上,奇瑞混改項目自塵埃落定以來,便壹直存在爭議。上述汽車產業投資人士認為,青島五道口基金看不出任何產業資本的背景,名義上是參與奇瑞的混改,實際上是為了運營奇瑞上市,而拉青島市國資入夥,也是為了吸引更多資金進入。“但奇瑞上市困難,可能是部分資金退出或資金難以募集的直接原因。”

知本咨詢高級咨詢顧問胡靜也曾撰文分析,奇瑞選擇青島五道口基金作為戰略投資人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為後者的主營業務是投資與資產管理、投資咨詢等,在汽車行業完全是個外行,“該公司似乎不是奇瑞的最佳選擇,未來混改成效還有待觀察。”

上述接近奇瑞混改項目的人士同樣否認了這壹說法。他指出,參與奇瑞混改並非沖著上市去的,以奇瑞目前的情況,短期內上市還面臨不少阻礙,而投資人還是以長期的產業思維來入股的,主要是寄望於未來的業績增長以及潛在合作。

“青島的錢就是產業投資。”上述人士強調。青島市即墨區政府官網刊登的壹篇文章也指出,入股奇瑞汽車,與青島的產業布局息息相關,即墨引進汽車產能的願望尤為迫切,轄內汽車產業新城更是喊出了“雙千億”目標口號。按照計劃,奇瑞將在即墨區落戶壹家新能源整車廠。

根據騰訊新聞的報道,奇瑞混改將在業務層面進行重新梳理,同時也將推進部分板塊的上市。在戰略層面,提出“制造為本、服務升值、金融助飛”,並對當前的各業務線進行升級、轉型或退出。上市項目中,奇瑞汽車、奇瑞徽銀、奇瑞新能源與奇瑞零部件均在計劃之列,其中,奇瑞汽車計劃於2022年在A股主板掛牌,奇瑞徽銀計劃在香港上市,奇瑞新能源則計劃在科創板或者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奇瑞沖高何解?

混改進程再次引發關註的同時,奇瑞剛剛公布了壹份不錯的11月銷量成績單。汽車是奇瑞控股最重要的業務板塊,也是觀察其混改成效的重要窗口。

據稱,11月份,奇瑞控股***銷售汽車10.2萬輛,環比增長15.9%,同比增長36.4%,單月銷量和增速再創近年來的歷史新高。其中,奇瑞汽車銷量6.5萬輛,環比增長18.3%,同比增長52%,連續六個月保持同比、環比雙增長。

近幾個月,憑借多款新車型的推出,奇瑞汽車“回血”許多。混改以來,奇瑞在今年加快了新品推出的步伐,特別是下半年,先後上市了全新壹代瑞虎5x、全新壹代瑞虎8、瑞虎3x?PLUS等車型,在全系車型實行“大單品策略”,有效推動了銷量的快速提升。

不過從全年來看,奇瑞的銷量仍然不算樂觀,在車企銷量排行中居於中流,與吉利、長城、長安等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有廠商銷量數據顯示,截至11月,奇瑞汽車今年累計銷售49.7萬輛,不到長城汽車同期銷量的七成。

“奇瑞之前暗淡了很久,今年做得還可以,主要是推出了壹些性價比還不錯的車型。”12月15日,有汽車咨詢行業人士對智庫君表示,但奇瑞長期以來的問題並未解決,長遠來看,品牌體系、產品結構都需要進壹步梳理。

在早年的多品牌戰略失敗之後,2013年,奇瑞發布“技術奇瑞”的企業戰略和新的品牌發展戰略,回歸壹個品牌。隨後,奇瑞陸續賣出觀致、凱翼,集中精力主要運營星途、奇瑞、捷途三個子品牌,分別負責高、中、低端市場。不過,這三個子品牌並未為奇瑞贏得差異化優勢,反而相互競爭,形成分流。

特別是定位高端的星途品牌,銷量壹直不溫不火。然而,在中國自主品牌集體沖高的大背景下,星途無疑被奇瑞和掌門人尹同躍寄予厚望。

組織架構與高管團隊的深度調整,可見壹斑。2020年10月底,奇瑞成立獨立的星途汽車事業部,奇瑞元老級人物——高新華、金弋波助力星途。原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高新華正式擔任星途品牌總經理、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金弋波擔任副總經理,加上今年3月加盟星途擔任銷售公司總經理、來自東風系的陳曦,形成了星途全新的管理組織架構和高管團隊。

隨著基於全新火星架構的車型進壹步豐富,尹同躍無疑希望“高新華+金弋波+陳曦”的黃金組合,可以將星途的產品力和品牌力大幅度提升,攫取這壹細分市場應有的份額。

實際上,屢此沖高不力,讓奇瑞在這輪新能源汽車品牌沖高的熱潮中也尤為謹慎。今年以來,國內各大車企集體開啟了集體沖高之路,紛紛推出聚焦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的新品牌,唯獨奇瑞遲遲沒有相關動作。

上述人士認為,此輪自主品牌的二次沖高,真正能走通的必然只有少數幾家,奇瑞暫未參與其中未必是壞事,但對於奇瑞而言,產品與品牌的打磨仍然重要。

“高端化做得不成功,做性價比也不失為壹條出路。後續的技術投資、高端的人才引進等等,對奇瑞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這或許也是混改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上述人士最後表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