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公子的雜誌創始人
休·赫夫納(Hugh Hefner)是《花花公子》的創刊人。衣著暴露的妖嬈女郎、名人雲集的奢華聚會、帶浴桶的洞室、華美的家居服、圓形的旋轉床,以及對於性愛無休止的追求,壹想到這些畫面,就會想到《花花公子》的創刊人休·赫夫納。
休·赫夫納從驚世駭俗地創辦《花花公子》雜誌,到不遺余力地擴張情色帝國,數十年來,這位出版人壹直是公眾關註的焦點,也引發了大量的爭議。對社會潮流敏感,在道德上叛逆,像蓋茨比壹樣勤奮,又像卡薩諾瓦壹樣風流,他是文化變遷中的風雲人物。他成為億萬富翁之後,很快購置了豪華噴氣式飛機,但此前他也成立了“花花公子基金”,多年來投入上千萬美元資助慈善事業和科學研究。
不管赫夫納真正是個什麽樣的人,從50年代開始,他就把自己成功包裝為壹個快樂的花花公子,壹個最懂得享受美酒和美女的男人,壹個美國清教徒傳統的叛逆者。起初他沒有想過要成為壹個“革命者”,他的目的是要創辦壹本有“性”內容的主流男性雜誌:“壹戰結束給美國帶來了壹個前所未有的繁榮時代,壹個充溢著爵士樂和女性爭得選舉權的時代。我參加過二戰。二戰之後,我以為我們會迎來另壹個繁榮的時代,結果卻不然。二戰之後,女人的裙子不僅沒有變短,相反,它還加長了。對我來講,那非常不性感。”
“我出身的傳統灌輸給我們的是:頭腦和身體是敵對的。著名的說法是:魔鬼存於肌膚。人壹生要反抗的是存於妳肌膚裏的魔鬼。我不買這個賬。我認為,性是正常和自然的生命的壹部分。我要給性正名。”
在軍隊裏畫過卡通畫的赫夫納,他異常清楚自己的和同類男性的需求,讓這種需求表達出來並得到滿足,正是這位花花公子最樂於從事的事業。恰好在大學時,他曾經參考金西的性學報告,做過壹篇有關美國人的性法律的論文,但僅此而已,其實他那時沒有什麽做“花花公子”的本錢,除了夢想,他幾乎什麽都沒有--這正是大多數男人開始的狀態。
1953年10月,第壹期《花花公子》雜誌擺放在赫夫納家廚房的餐桌上,封面介紹了掛歷女郎瑪麗蓮·夢露。不過,出售的第壹期封面上並沒有標註出版日期,因為連赫夫納自己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有下壹期,但第壹期在美國賣出了50000份,足夠收回成本和接著做下壹期。壹本在全球範圍內流通的成人雜誌就這樣開始了它的故事。
“追求享樂”是赫夫納“花花公子哲學”的要義,在第壹期《花花公子》裏,他曾寫道:“‘花花公子’並不指頹廢的享樂主義者。我們所謂的‘花花公子’是壹個不把生活僅僅看作是壹串辛酸眼淚的人,潛藏在《花花公子》雜誌背後的主張是:娛樂和享受是好事情。”赫夫納曾說:“我所理解的‘女性化’是壹個女人身上所具有的吸引人的壹切。這種理解恐怕來自於我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好萊塢電影的影響。”實際上,赫夫納承認,至今他在美國社會還是個爭議人物,維護傳統家庭價值的人罵他,某些女權主義者也罵他。但是在幾十年辦雜誌的過程中,他漸漸把自己的壹生看成是壹場電影。如果艱難的時候到了,他就對自己說,這是故事的轉折處,壹切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