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重現江湖的“大頭娃娃”事件?
這個大頭娃娃事件和三聚氰胺事件,性質上不壹樣的。大頭娃娃事件,母嬰店賣的這個固體飲料其實根本就不是奶粉。包裝上已經標明是固體飲料,配方也和奶粉基本要求不符合。嬰幼兒產品裏有很多是交智商稅,但是不能說這個產品有質量問題。
這個錯誤更大的在於家長和母嬰店從業者,看新聞還有醫生牽連。但是因為孩子過敏開氨基酸奶粉,這個診斷是沒有問題。至於醫生有沒有特別推薦這個產品目前還沒有明確消息。如果有,那個這個醫生簡直喪盡天良。
這個事件裏,廠家其實沒有多大責任,國家監管其實也沒有直接責任,醫生信息不夠先不討論,最大的責任在於家長和母嬰店工作人員,孩子是受害者,令人心痛。
事件總結:
1、母嬰店營業員不具備基本的育兒知識。裏面的服務員基本上沒有任何專業的科學育兒知識,也不會進行科學育兒知識培訓,大部分的母嬰店工作人員和其他商店壹樣,就是打工賺錢的。
而且母嬰店的工資還是和銷售業績 掛鉤的,所以每個人都會拼命推薦那些賣得貴但成本便宜的概念產品,比如乳鐵蛋白啦、營養粉之類。這個事件裏,新聞曝光後,采訪涉事的母嬰店工作人員,她還堅信自己的推薦沒有問題,她就是這麽被培訓的。只能說,這個行業真的亂象從生。
2、母嬰店沒有法律意義上的行業準備標準。說白了,只要是個人,想開母嬰店就可以開。但其實,這個是正常的。因為大多數國家都沒有針對母嬰 行業的特殊標準。但是,很多發達國家,對於嬰幼兒產品是有嚴格的要求的。
比如關於學步車、關於嬰兒車。而且監管也沒有們到位,才會導致類似大頭娃娃事件中,明明不是奶粉竟然當做奶粉賣。而且事發後處罰也不是很重,現在去網上搜事業處理,幾乎沒啥結果,無非就是加大整頓力度之類。
3、很多父母真的沒有學習認真育兒知識。當父母是需要學習的,從懷孕開始到孩子長大,壹直要不斷學習,學習備孕、懷孕、生產、嬰兒護理、兒童心理健康等等內容。
需要學習的壹項綜合性技能。所以很多人自己沒有壹點點育兒知識,走進母嬰店就被只關心給妳賣貨拿錢的服務員包圍,壹頓洗腦,買了壹堆沒用甚至對孩子有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