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媽媽如何與寶寶告別

媽媽如何與寶寶告別

媽媽如何與寶寶告別

媽媽如何與寶寶告別,每次回來之後,家長可以多陪寶寶玩壹段時間,當他感受到來自父母滿滿的愛意時,也就不會再害怕與父母分離了。那麽媽媽如何與寶寶告別?壹起來看看!

媽媽如何與寶寶告別1

“看到寶寶依戀的眼神,腮邊委屈的淚珠,不肯松開的稚嫩小手,妳又怎能接受這樣的分別?但是,面對這個逐漸成長的小生命,媽媽們要學會和寶寶道別。”

CASE1:以哭要挾型

“萌萌再見”,媽媽小心翼翼地揮手與萌萌道別,暗自期望這次萌萌能不哭。

“哇……”

1歲的小萌萌又壹陣大哭,像以前壹樣從姥姥懷裏探出身子雙手伸向媽媽,整個壹個可

憐的小淚人兒樣。萌萌媽壹看,心疼不已,趕緊回來又抱又哄:“好了好了,媽媽不走,媽媽陪萌萌”,逐漸地,小萌萌安靜下來了。可是要上班的媽媽卻神情窘迫。

媽媽筆記:走! 不要回頭,這是讓寶貝學會獨立的開始

這是我們經常可以看見的情景,通常寶寶在8個月左右已經有了視覺恒常性,媽媽雖然離開了,但仍然會記得媽媽的存在,會到處找;

而8、9個月到1歲半之間,這時寶寶通常會回避陌生人的接近,對媽媽的情感依戀達到峰值。

所以媽媽壹旦離開,因為記得媽媽的存在,寶寶會到處去尋找,找不到媽媽的寶寶在感情上會感到沒有安全感,產生焦慮和恐懼,所以就有了類似小萌萌壹樣的大哭現象。

壹旦寶寶大哭,媽媽就返回,這又相當於給了寶寶另壹個信號:只要大哭,媽媽就能重新回來陪我!

這樣壹來,寶寶的哭就成了喚回媽媽的有力武器;如果媽媽有時候返回,有時候不返回,這又讓寶寶概念混亂,每次都要哭到最後,直到媽媽不再回來為止。

CASE2:若無其事型

“媽媽走了,大寶跟媽媽說再見!”

大寶媽媽說完回頭看看正若無其事地玩玩具的大寶,兩歲的大寶頭也不擡,根本就當沒媽媽這個人存在。

壹陣強烈的失落感湧上大寶媽媽心頭,感覺自己是個不稱職、不成功的母親。

媽媽筆記:這是妳長期忽略寶寶的壹個信號!

大寶媽媽因為工作較忙,很少有時間陪大寶,也不太會懂得怎麽陪大寶玩,尤其是最近,媽媽有點時間了,想接近大寶好好陪陪他,但大寶壹點也不領情,老是很對抗,看到媽媽就跑掉了。

像大寶媽媽這樣在母子關系上不太有成功感的母親不在少數,當發現寶寶對媽媽總是采取回避的態度時。

媽媽們就需要警惕了,這是長期忽視寶寶所帶來的結果,要趕緊花時間花精力來彌補了,這可不是花錢買吃的、買玩具能替代的喲!

CASE3:驚慌失措型

多多媽滿意地看見多多正背對自己和阿姨在玩拼插積木,揮揮手偷偷給阿姨示意自己上班了,然後躡手躡腳地關上房門,走了。

不壹會,1歲半的多多在阿姨協助下拼好了壹個小高塔,高興地想給媽媽看,壹轉身發現媽媽消失了,多多呼喚著跑到每個房間裏找了壹遍,都沒有發現媽媽的蹤跡,多多感到很恐慌,抱著阿姨大哭起來:“媽媽,媽媽” ……

媽媽筆記:妳需要和寶寶有個告別儀式!

很多媽媽不忍面對母子分離時寶寶痛哭的模樣,會趁寶寶玩得高興,采取偷偷溜走的方式離開寶寶,卻不知因為沒有與寶寶道別,導致寶寶無法把握媽媽的`來去行蹤,覺得媽媽可能隨時都會消失,從而產生嚴重的焦慮和信任危機。

所以,只要見著媽媽,寶寶就會寸步不離,粘得很緊,生怕媽媽再度消失,連玩玩具時註意力都很難集中長久,長期下去。

導致母子之間的信任關系降低,寶寶的安全感很難建立,甚至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註意力和思維能力的進壹步發展。

TIPS小結:家居告別儀式5步走

1、不要選擇偷偷溜走,要大大方方地和寶寶說,“媽媽走了,要去上班。”

2、等壹下孩子的反映,無論寶寶如何哭鬧不止,媽媽都不要神情過於緊張,初期可以多陪他壹會,多哄哄寶寶說,“媽媽晚上就會回來,大人都要上班的。”

3、如何孩子不依不饒,要選擇肢體接觸和語言安慰的雙兼顧,親親抱抱孩子,反復說明原因。

4、但決定邁出家門時,要以關註寶寶的自然、輕松地表情說“寶寶再見”,並不要返回。

5、在告別的初期,要以與寶寶承諾的時間按時回家,直到孩子確信,媽媽會回來。

CASE4:難舍難分型

1歲3個月的兜兜來娃娃館入托快壹個月了,媽媽壹直全天陪著。

本來壹般寶寶入托娃娃館是要求家長陪同3~5天的,但媽媽不放心,連續壹個月了,每天都來陪著,雖然看見兜兜早已跟老師感情很好了,每天根本就不找媽媽了,但媽媽還是不舍。

媽媽筆記:媽媽不要太緊張,要顯出放松的樣子!

我很理解媽媽對兜兜的情感依戀。我給媽媽建議明天送完要離開的時候壹定不要猶豫,否則容易導致兜兜大哭,反而不能很快適應了。媽媽有些擔心,但還是應允了。

連續兩天,媽媽送都很緊張——怕兜兜哭,但小兜兜很聰明,只要媽媽神情之間稍有猶豫,立刻被她捕捉到,然後就是壹場痛哭的分離。

CASE4:延遲哭鬧型

兩歲的冬冬送入幼兒園的第壹天,很快跟小劉老師玩起來了,還痛快地和媽媽揮手說再見。媽媽可高興了,沒想到冬冬這麽適應,看來原來的提心吊膽都是多余的了。

第二天冬冬就不願意去幼兒園了,冬冬開始撕心裂肺地哭,第三天還是如此,哭得似乎比第二天更厲害。媽媽納悶了:為什麽第壹天不哭,後面反而越哭越厲害了呢?

媽媽筆記:入托第壹天不哭,第二天哭也是很正常的呢

原來,冬冬壹直都是媽媽和奶奶在家帶著,在家安全感建立得很好,對陌生人陌生環境的信任程度很高,從來沒有離開親人的體會。

第壹天剛開始冬冬被小劉老師用各種玩法吸引,沒有意識到媽媽的離開意味著什麽。

所以很愉快地和媽媽說再見,經歷了壹天的時間,冬冬深刻體會到媽媽不在的焦慮和情感分離的痛苦,所以從第二天開始,媽媽說什麽冬冬也不願意了。

CASE5:悶悶不樂型

習習新入幼兒園,跟媽媽道別時情緒不太好,媽媽沒覺得有很適應的感覺,並且習習沒有大哭,只悶悶不樂的樣子。

在幼兒園裏,壹整天都情緒低落,時而哼哼嘰嘰地哭幾聲,既不怎麽喝水,也不怎麽吃東西,老師見他不怎麽哭,也就更多忙於安撫其他哭得比較厲害的孩子,沒有太關註他,過了幾天,習習開始發燒了……

媽媽筆記:壹上幼兒園就生病的孩子有可能有壹個不會告別的媽媽!

入幼兒園的寶寶中還有壹部分是像習習這樣的寶寶,他們的情緒表達激烈程度不高,容易被老師忽視,回家後也沒有太大的情緒反應。

因為焦慮緊張過度,又未能通過大哭發脾氣等方式來排解,所以這些寶寶的免疫力在短時間內迅速降低,然後會通過生病的方式表現出來。反而是那些能通過大哭大鬧發泄情緒的寶寶,生病的幾率會比較低。

TIPS小結:入托告別儀式3動作

1、在未上幼兒園之前要帶孩子去熟悉將去的幼兒園,向寶寶反復講述在這裏的快樂,並說明“以後上了幼兒園,像其他小朋友壹樣,媽媽早上來送妳,晚上來接妳。”

2、孩子不能忍受媽媽的離開是正常的,除了表情輕松外,妳可以道別後先偷偷躲起來,等到孩子不哭了再走。通常,大多數的孩子都能很快止哭,高興地和老師小朋友玩了起來……

3、媽媽要讓寶寶了解到:媽媽雖然離開,仍然很愛寶寶。在接新入園寶寶的時候,帶壹些獎勵品(小食物或小玩具之類的),肯定並鼓勵寶寶獨立在幼兒園度過壹天所付出的努力。

媽媽如何與寶寶告別2

其實每壹位父母都可能會由於工作或某些原因不得不與寶寶短暫分別,當妳迫不及待地推開房門,希望看到寶寶的時候,妳可曾知道,這個小家夥心裏也有壹水相思。

孩子對於自己親人的思念,真實地委屈著,妳又該如何化解他的小小情懷。

準備走前兩天……

專家說話:

每壹位父母都可能會由於工作或某些原因不得不短暫與寶寶分離,這是親子生活中壹個重要的時刻,父母越擔心,寶寶就越不自覺地焦慮,寶寶敏銳地感受到父母的變化,在父母離開前出現哭鬧、打人、不肯吃飯等反常行為。

對策:

1、將自己的擔憂告訴家人,尋求家人支持。

2、坦然告訴寶寶:媽媽到壹個地方工作兩天,就是出差。咱們來看看地圖,就在那裏。怎麽去?坐飛機去。

寶貝,妳猜猜還能乘坐什麽樣的交通工具去呢?不少寶寶對媽媽帶輪子的行李箱特別感興趣,騎在上面或是拖著到處跑,把他“出差”的行李裝進去倒出來,這些都是幫助寶寶理解出差的遊戲。

今天就要出差走了……

專家說話:

寶寶離開父母總會有些焦慮,哪怕是父母只是是去上班而矣,有些寶寶也會哭上好壹陣。不過,世界上有太多好玩的東東,他們很快就把上班的事情忘得壹幹二凈。

對策:

1、告別的時候輕松壹些,不要顯得特別不舍得寶寶的樣子,即使妳的心裏的確不舍得這個小家夥。這樣會令寶寶相信媽媽壹定會回來!

2、告訴看護者不要阻止寶寶哭泣,如果看護者能壹邊抱著寶寶給寶寶安全感,壹邊操作寶寶感興趣的東西,寶寶很快就會被吸引過去。

3、如果是將寶寶送到親戚家寄宿,可以給寶寶帶上他平時最親近的物品,比如媽媽的壹樣物品以及他忠愛的玩具。

壹到酒店就往家打電話……

專家說話:

1歲左右的寶寶還不能把聲音和具體的人聯系起來,因此他們常常對電話裏的媽媽不感興趣;

2歲以上的寶寶能夠跟電話裏的媽媽對話壹會兒了,但是他們常常忘不了周圍的玩具;3歲以上的寶寶開始跟媽媽在電話裏多談壹會兒了,但也並不能持久。

對策:

1、如果寶寶不願接電話,並不是寶寶不愛媽媽,不想念媽媽,而是他需要具體的媽媽形象,不要感到傷心失望。

2、千萬不要在電話裏問寶寶是不是想爸爸媽媽了,也不要問寶寶爺爺奶奶對妳好不好,哥哥姐姐有沒有欺負妳之類的話,否則寶寶很容易把自己放到壹個可憐蟲的角色上面去。

記得給寶寶挑選禮物……

專家說話:

外出的媽媽懷著補償心理給寶寶準備的禮物,恨不得把整個玩具商場搬回家。但妳知道嗎?

寶寶則可能把註意力放在發現玩具新大陸上,與媽媽相聚的快樂被玩具掩蓋住,時間長了,寶寶可能形成這樣的思維模式:快樂=獲得玩具,用物質來滿足精神需求,以至對物質的追求達到無限度。

同時他忽略了相聚所帶來的愉悅,親子之間的信任感並沒有因此得到增強,下壹次分離,他仍然感到焦慮!

對策:

1、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這些物品作為禮物:出差城市的交通地圖、明信片、風俗畫冊、紀念品或是壹段自己拍攝的影象資料,自己發現的有趣的事情等等,寶寶從小就能通過媽媽看世界,他也希望自己能快快長大背上行囊看世界!

2、在媽媽出差的日子裏,寶寶常常會問媽媽什麽時候回來,對於沒有時間概念的寶寶來說,兩天、三天意味著很久,沒有終點。

看護者可以在日歷牌上媽媽回來的那天,然後每天睡覺前把當天的日期劃掉,想著媽媽回來的日子越來越近,寶寶會獲得壹種安全感。

與寶貝小別重逢的那壹刻……

專家說話:

有些寶寶在與父母重聚後,為了證明父母對自己的愛,可能會出現行為倒退現象或是故意違反規則現象。這是正常的情況,是寶寶希望博得妳的註意力的壹個方式,妳壹定不能對這個小家夥不理不睬!

對策:

1、不要因為離開寶寶內疚而溺愛孩子,對寶寶千依百順,堅持既定規則的同時給寶寶壹個擁抱,告訴他,爸爸媽媽愛妳,那麽壹周左右壹切都會恢復正常。

2、那些長期與父母分離的寶寶回到父母身邊後,父母不要著急著對寶寶提什麽要求,常常撫摸、擁抱寶寶,告訴寶寶,爸爸媽媽愛他,每天抽出壹段時間跟寶寶做遊戲,沒有什麽比常時間的分離後,能夠多陪陪孩子更好的事情了!

TIPS離別寶寶的4個“不”

Don’t不要長離別!

長期的親子分離肯定會給寶寶帶來壹些傷害,因此建議父母還是盡量親自養育寶寶,哪怕請保姆在家帶寶寶,也比長期分離對寶寶的傷害更小些。

Don’t不要訴相思!

有些父母特別想念寶寶,不斷地打電話了解寶寶的狀況,向寶寶描述自己的思念之情,這令寶寶感覺到與父母暫時離別是壹件特別嚴重的事情,這樣壹來,寶寶會變得反常起來。

Don’t不要哄騙寶寶!

看護者不要呵斥、嚇唬寶寶或是哄騙寶寶“媽媽立刻就回來。”,告訴他“媽媽不在家,我會好好照顧妳的。我們都愛妳,寶貝。”媽媽不在時,寶寶會很快尋找到依戀者,緩解焦慮。

Don’t不要不聯絡!

那些長期與寶寶分離的父母要定時跟寶寶聯系。電話內容可以交流彼此愉快的事,比如:哇,我知道妳學會畫畫了哦,能不能送我壹幅啊。不論身在多遠,這樣的關註就是濃濃的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