塤是什麽樂器
塤是閉口吹奏樂器。
塤是漢族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地籟,乃是樂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籟的。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塤的起源與漢族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制作,用以誘捕獵物。
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為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塤在古代用陶土燒制的壹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有八孔,九孔,十孔,雙八度等,六孔塤市場上不常見)。亦稱“陶塤”。以陶制最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結構介紹:
十孔塤的結構為壹個類似空心球式的主體。有壹個吹孔、九個發音孔。主體上端設有壹個吹孔,正面設有七個發音孔,反面設有兩個發音孔。
塤的種類很多,除了傳統的卵形塤,還有葫蘆塤、握塤、鴛鴦塤、子母塤、牛頭塤、筆筒塤等多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