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紫銅的型號有哪些?

紫銅的型號有哪些?

梯形紫銅排,6mmX3mm至25mmX5mm,上百種型號;標準紫銅平排,30mmX2mm至6mmX3mm,十余種型號;紫銅棒,ΦS12mm至ΦS6mm,十余種型號。

1998-07-15發布 1999-02-01實施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 發布

前 言

本標準是對GB 8890—88《熱交換器用銅合金管》的修訂,修訂中,主要參照了JISH3300—92《銅及銅合金無縫管》。本次修訂主要變動如下:

1. 黃銅冷凝管增設了M狀態。

2. 黃銅管材規格系列由 35mm延至 45mm;壁厚由2mm延至3.5mm。

3. 增加了H 85A牌號管材。

4. 取消了超聲波探傷檢驗方法。

5. 取消了原標準擴口試驗用45°錐,統壹用60°錐。

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GB 8890—88。

本標準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提出。

本標準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標準計量研究所負責歸口。

本標準由沈陽有色金屬加工廠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沈陽有色金屬加工廠、上海有色金屬總公司銅管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關強、郭莉、張春萱、張福綿、楊麗娟、 任啟良。

中華人民***和國國家標準

GB/T 8890—1998

熱交換器用銅合金無縫管

代替 GB 8890—88

Seamless copper alloy tube

for condenser and heat-exchanger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熱交換器及冷凝器用銅合金無縫管(以下簡稱管材)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於船舶、電力等工業部門制造熱交換器及冷凝器用的圓形銅合金管材。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28—87 金屬拉伸試驗方法

GB 241—90 金屬管液壓試驗方法

GB 242—82 金屬管擴口試驗方法

GB 246—82 金屬管壓扁試驗方法

GB 5232—85 加工黃銅化學成分和產品形狀

GB 5234—85 加工白銅化學成分和產品形狀

GB 5248—85 銅及銅合金無縫管渦流探傷方法

GB 6397—86 金屬拉伸試驗試樣

GB 8000—87 熱交換器用黃銅管內應力氨熏檢驗方法

GB 8888—88 重有色金屬加工產品包裝、標誌、運輸和貯存

GB/T 5l21—l996 銅及銅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YS/T 347—94 單相銅合金晶粒度測定法

3 訂貨單內容

本標準所列材料的訂貨單應包括下列內容:

3.1 材料名稱。

3.2 合金牌號。

3.3 材料狀態。

3.4 尺寸。

3.5 重量。

3.6 標準編號、年代號。

3.7 其他。

4 要求

4.1 產品分類

4.1.1 牌號、狀態、規格。

管材的牌號、狀態、規格應符合表1的規定。

4.1.2 標記示例

用H68A制造的、半硬狀態、較高級、外徑為25mm、壁厚為l.0mm、長度為8500mm的管材標記為:

管H68AY2較高 25×l.0×8500 GB/T 8890—1998

用BFe30-1-1制造的、軟狀態、普通級、外徑為 l9mm、壁厚為l.0mm、長度為7800mm的管材標記為:

管BFe30-1-1 M 19×1×7800 GB/T 8890—1998

4.2 化學成分

管材的化學成分應符合 GB 5232、GB 5234中相應牌號的規定。H85A的成分:As含量為0.03%~0.06%,其他元素符合 GB 5232中H85的規定。

4.3 尺寸及尺寸允許偏差

4.3.1 管材的公稱尺寸應符合表2的規定。

4.3.2 管材的外徑及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的規定。

4.3.3 管材壁厚允許偏差為公稱壁厚的±10%。

4.3.4 管材的長度及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的規定。

4.3.5 管材的端部應鋸切平整,但允許有輕微的毛刺。切口在不使管材長度超出允許偏差的條件下,允許有不大於2mm的傾斜。

4.3.6 管材的彎曲度(如圖1)應符合表5的規定。

4.3.7 管材的不圓度不應超出外徑允許偏差。但屬於下列情況之壹者,其管材任壹斷面上測量的最小直徑不應小於公稱外徑的98%。

a) 外徑與壁厚之比大於或等於15的軟管;

b) 外徑與壁厚之比大於或等於20的半硬管。

4.3.8 管材的精度級別應在合同中註明,未註明時以普通級供貨。

4.4 力學性能

4.4.1 管材的縱向室溫拉抻試驗結果應符合表6的規定。

4.5 工藝性能

4.5.1 壁厚不大於2.5mm的管材進行擴口和壓扁試驗時,試樣不應產生肉眼可見裂紋。

4.5.1.1 管材的擴口試驗應符合表7的規定。

4.5.2 管材的液壓試驗應符合表9的規定,管材經液壓試驗不應滲漏和破裂,供方可不進行該項試驗,但必須保證。

4.6 內應力

黃銅管材應消除內應力。

4.7 渦流探傷

4.7.1 渦流探傷檢測時,人工標準缺陷(鉆孔直徑)應符合表l0的規定。

4.7.1.1 在渦流探傷設備信號裝置上不引起報警反應的管材,應認為是符合本標準要求。

4.7.1.2 由於潮濕、汙垢及類似原因幹擾而產生壹些異常信號的管材可進行修復和復試。當復試時,如無報警信號則認為管材是合格的。

4.7.1.3 由於明顯的和可辨認的因素幹擾而產生異常信號的管材,可用液壓試驗方法來確定管材是否合格。

4.8 晶粒度

管材平均晶粒度應在0.01~0.05mm範圍內。

4.9 表面質量

4.9.1 管材的內外表面應光滑、清潔,不允許有裂紋、起皮、夾雜和分層等缺陷。

4.9.2 管材允許有不使管材外徑和壁厚超出允許偏差的劃傷、凹坑、壓入物、環狀痕等缺陷。輕微的氧化色、發暗色不作報廢依據。

5 試驗方法

5.1 化學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

管材的化學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 5l21的規定進行。

5.2 力學性能檢驗方法:

管材的縱向室溫拉伸試驗按GB 228規定進行。拉伸試驗試樣應符合GB 6397的規定。

5.3 工藝性能檢驗方法

5.3.1 管材的擴口試驗按GB 242 的規定進行。

5.3.2 管材的壓扁試驗按GB 246 的規定進行。

5.3.3 管材的液壓試驗按GB 24l 的規定進行。

5.4 管材的內應力試驗按GB 8000 的規定進行。

5.5 管材的渦流探傷試驗應按GB 5248 的規定進行。

5.6 管材的晶粒度測定應按 YS/T 347 的規定進行。

5.7 管材用目視檢查表面質量。

5.8 管材用相應精度的測量工具測量尺寸。

6 檢驗規則

6.1 檢查和驗收

6.1.1 管材應由供方技術監督部門進行檢驗,保證產品質量符合本標準的規定,並填寫質量證明書。

6.1.2 需方對收到的產品應按本標準的規定進行檢驗,如檢驗結果與本標準的規定不符時,應在收到產品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供方提出,由供需雙方協商解決。

6.2 組批

管材應成批提交驗收。每批應由同壹牌號、狀態和規格組成,每批重量應不大於2000kg。

6.3 檢驗項目

每批管材應進行化學成分、外形尺寸偏差、力學性能、工藝性能、無損檢測、黃銅管內應力及表面質量的檢驗;晶粒度的檢驗在需方要求並在合同中註明的情況下進行。

6.4 取樣位置和取樣數量

6.4.1 化學成分的取樣,供方在熔鑄時,每爐取1個試樣。需方在每批管材中任取1個試樣。

6.4.2 每批管材任取二根,各取壹個試樣分別進行縱向室溫力學性能、擴口、壓扁、晶粒度及黃銅管內應力試驗。

6.4.3 管材的液壓試驗應由每批中任取2根管材進行。

6.4.4 管材應逐根進行尺寸測量、探傷檢查和表面質量的檢查。

6.5 重復試驗

在力學性能、工藝性能、內應力試驗中即使只有壹個試樣的試驗結果不合格,也應從該批中再取雙倍試樣進行該不合格項目的復驗,復驗結果仍有壹個試樣不合格時,則整批不合格或逐根進行檢驗,合格者單獨編批驗收。

6.6 檢驗結果的判定

化學成分不合格時按批不合格。尺寸偏差、渦流探傷及表面質量不合格時,按根判不合格。

7 標誌、包裝、運輸、貯存

7.1 標誌

在檢驗合格的每件管材上至少有2個如下標簽:

a) 供方技術監督部門檢印;

b) 牌號;

c) 供應狀態;

d) 批號。

7.2 包裝、運輸和貯存

管材的包裝、運輸和貯存應符合GB 8888的規定。

7.3 質量證明書

每批管材應附有產品質量證明書。註明:

a) 供方名稱、地址;

b) 產品名稱;

c) 牌號;

d) 供應狀態;

e) 規格;

f) 批號;

g) 凈重和件數;

h) 各項分析檢驗結果和技術監督部門印記;

i) 本標準編號,年代號;

j) 包裝日期。

在查閱相關資料時,我們發現國內外沒有關於《導電用銅棒》的相關標準,於是我們加大力度回訪客戶,征求客戶的意見和要求,並參照JISH 3250《銅及銅合金桿棒》進行了該標準的制定。

在確定產品規格、牌號時,因為國內外尚無此類標準可參考,我們主要依據電線、電纜和電子元器件對導電性的要求,以及客戶對產品性能的需要,在參照JISH 3250的基礎上,確定了TU1、TU2、T1、T2、TAg0.1這五個牌號的銅材。因為TU1、TU2、T1、T2、TAg0.1都屬於高導電性純銅,能滿足電線、電纜和電子元器件生產的要求;根據客戶對產品外形及狀態的使用要求,以及不同狀態下產品導電性的不同,我們將產品的狀態定為R、M、Y;根據產品的不同用途,將銅棒的形狀定為圓形、正六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尺寸用直徑和對邊矩來表示,棒材的規格分為兩種:擠制:12~90㎜,拉制:6~75㎜。產品牌號、狀態、規格的制定主要以產品的實際用途和客戶的使用要求為依據,並參照JISH 3250,希望能符合我國的生產實際,提高生產水平。

在確定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時,同樣充分考慮了客戶的實際需求,因為標準的性質是指導生產,規範市場,在符合國情的前提下,提高技術水平。產品性能主要包括抗拉強度、伸長率、導電率在內的3項性能參數,還確定了包括化學成分、拉伸試驗、導電率等試驗檢驗項目,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選擇,使本標準有了廣泛的使用基礎。本標準更具有了靈活的使用特點,生產廠家如有生產能力,可根據用戶不同要求生產不同規格和狀態的產品,這樣標準可以更靈活的指導生產。

本標準中各項性能的確定,以用戶要求為依據,以JISH 3250為參照,並根據產品的不同用途,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進行了多次相關試驗,以試驗數據為基礎,希望本標準不但實用、科學,更可以與國際接軌,使我國的導電銅棒適應國內外廠商的不同需求。

三、與JISH 3250標準對照表

1、棒材牌號、狀態、規格的對比見表1、表2

表1 YS/T XXXX—20XX產品的牌號、狀態、規格

牌號

狀態

直徑,㎜

TU1

R、M、Y

擠制

12~90

TU2

T1

T2

拉制

6~75

TAg0.1

表2 JISH 3250-1992產品的牌號、狀態、規格

牌號

材料狀態

直徑(對邊徑), ㎜

C1020、C1100、

F

>6

O

6~75

1/2H

6~75

H

6~50

2、棒材直徑及直徑允許偏差的對比見表3、表4

(表格沒弄上去,妳看了後再繪壹下!有規律的 )

表3 YS/TXXXX-20XX棒材直徑及直徑允許偏 ㎜

狀態

公稱直徑(對邊距)

允許偏差,±

擠制

12~18

0.30

>18~25

2%

>25~40

>40~60

>60~90

註:經供需雙方協議,可供其它規格和允許偏差的棒材。

表3 拉制棒材直徑(對邊矩)及直徑(對邊矩)允許偏差 ㎜

直徑(對邊矩)

允許偏差

圓形

正六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6~12

0.04

0.08

>12~18

0.06

0.11

>18~25

0.08

0.18

>25~50

0.10

0.25

>50~75

0.3%

0.6%

註:經供需雙方協議,可供應其它規格和允許偏差的棒材。

表4(1) JISH 3250-1992拉制棒直徑與直徑允許偏差 ㎜

形狀

直徑(對邊距)

允許偏差

圓形

正六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1~3

±0.03

±0.05

3~6

±0.04

±0.06

6~10

±0.04

±0.08

10~20

±0.06

±0.11

20~35

±0.08

±0.18

35~50

±0.10

±0.25

>50

0.3%

±0.6%

表4(2) JISH 3250-1992擠制棒直徑與直徑允許偏差 ㎜

牌號

形狀

直徑(對邊距)

允許偏差

C1020、C1100

圓形

正六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6~15

±0.3

15~20

±2%

20~25

>25

3、棒材室溫力學性能對比見表5、表6

表5 YS/T XXXX—20XX 棒材的室溫縱向力學性能

牌號

狀態

抗拉強度Rm

MPa(不小於)

伸長率 A

%(不小於)

T1、T2、TU1、TU2、TAg0.1

R

180

30

M

205

35

Y

290

表6 JISH 3250-1992棒材的室溫縱向力學性能

牌號

材料狀態

抗拉強度

N/㎜2(不小於)

伸長率

%(不小於)

C1020、C1100

F

195

25

O

195

30

1/2H

215

15

H

245

4、棒材導電率對比見表7、表8

表7 YS/T XXXX-20XX 棒材的導電率

牌號

狀態

導電率IACS

(20℃)%(不小於)

TU1、TU2

R、M

101

Y

99

T1、T2、TAg0.1

R、M

98

Y

97

表8 JISH 3250-1992棒材的導電率

牌號

狀態

導電率

(20℃)%(不小於)

C1020、C1100

F

100

O

100

1/2H

98

H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