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使用 稀釋800---1000倍噴霧,什麽意思, 謝謝
是指將農藥母液(也就是藥物原液)中加入800-1000倍的水進行稀釋。
這裏采用農藥配制中的倍數法:即量取壹定質量或壹定體積的制劑,按同樣的質量或體積單位(如克、千克、毫升、升)等的倍數計算加水或其他稀釋劑,然後配制成稀釋的藥液或藥粉,加水量或其他稀釋劑的量相當於制劑用量的倍數。
例如:配制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即1公斤50%多菌靈制劑加水800公斤(嚴格應加799公斤水),即可得800倍藥液。
倍數法壹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藥劑有效成分的稀釋倍數。倍數法壹般都按重量計算,實際上稀釋倍數越大,按容量計算與按重量計算之間的誤差越小(密度不同),在生產應用上這種誤差沒有什麽影響,但在科學實驗中需計算清楚。在應用倍數法時,通常采用兩種方法:
(1)內比法:在稀釋壹百倍以下時,稀釋量要扣除原藥所占的壹份。如稀釋60倍,即原藥劑1份加稀釋劑59份。
(2)外比法:在稀釋壹百倍以上時,計算稀釋量不扣除原藥劑所占的1份。如稀釋1000倍,即原藥1份加稀釋劑1000份。
擴展資料:
農藥使用中的誤區:隨意加大用藥濃度或用藥量
農藥配置時不按比例,不用專門量具,只用瓶蓋和其他非標準器皿;沒有數量概念,壹般都超過規定濃度,不僅造成浪費,而且易發生藥害,同時也加快了病蟲的抗藥性。
有的農民朋友甚至本身就存在著誤解,認為農藥濃度越大,對病蟲的防效越高。
然而在農藥使用中,充足的用水量十分重要,因為蟲卵、細菌多集中於葉背面、臨近根系的土壤中,施藥時用水量少,很難做到整株噴施,死角中的殘卵、殘菌很容易再次爆發,加大使用濃度還能強化病菌,害蟲耐藥性,超過安全濃度有可能發生藥害。
葉面肥在高濃度使用時,不但不能被作物吸收,還是作物體液外滲,造成生理幹旱。激素類農藥過高時,起反作用或使作物畸形。因此,單純提高藥液濃度妳,往往適得其反。
植物生長調節劑就屬於微量濃度用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藥液的有效成分濃度通常是以百萬份之幾來計算。隨意更改濃度,產生的效果往往差距極大。
鄭氏化工的鄭先福教授告訴記者:農業生產中,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常見的藥害反應,有很多都是不按規定劑量濃度使用造成的。所以建議大家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標註劑量濃度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還有些農民朋友過量施用農藥,用量是常用藥量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常造成藥害,同時也加快了病蟲抗藥性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