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 | IDC報告:華為2019年出貨量反超蘋果,成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IDC報告顯示,蘋果智能手機出貨量重回四季度的全球第壹,四季度壹向是蘋果占優的“主場”季節,但2018年卻被三星反超拔得頭籌,2019年蘋果憑借新款iPhone務實的定價策略挽回頹勢。但是從全年表現來看,2019全年,華為大增16.9%,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過去壹年多是蘋果公司的黯淡時刻,在連續四個季度的下滑後(其中2018年四季度-2019年二季度,均為雙位數下滑),蘋果出貨量才終於重回增長,去年第四四季度增長了7.9%。尤其美國市場表現突出,份額突破50%。IDC認為,如果蘋果真如傳言所說推出新款“SE”,並且如果價格合適,其在新興市場的份額還會繼續增加。
而華為兩年來首次下滑,同比下滑7.1%。2019年二三季度,雖然受到實體清單影響,但加碼中國市場,彌補了這部分空缺,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但是行至四季度,華為國內市場面臨庫存消化的問題,海外也困難重重,其增長勢頭就難以為繼了。
“華為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仍然強勁。但是,盡管華為作為壹線智能手機廠商壹直努力擴大西歐市場業務,但卻在該市場遭遇了最大挫折,”IDC全球手機市場季度跟蹤報告研究副總監Melissa Chau表示。
小米全球出貨量大幅增長30%,近五個月來首次出現雙位數大幅增長,此前四個季度或小幅增長 ,或基本持平。IDC認為,小米四季度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印度和西歐市場,小米在印度表現亮眼,印度已經連續第二季度成為其最大的市場,並在西歐市場延續了增長勢頭,與幾年前的華為類似。
OPPO的情形與小米類似,也將市場重心轉移到海外,並且首次出現國內出貨量占比低於全球總出貨量50%的情況。憑借歐洲和印度的增勢,OPPO當季取得了4.2%的增長。
就全年而言,top 5廠商中的主要變化是,華為反超蘋果成為全球第二。華為在2018年總體出貨量就逼近蘋果,兩者的差距微乎其微,2019全年,華為大增16.9%,是所有頭部廠商中唯壹取得雙位數增長的,蘋果則下滑了8.5%,壹漲壹跌,兩者位次也發生了逆轉。
在實體清單的壓力下,華為取得了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雖然這壹年的收官季不算很好。2020年,華為手機業務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實體清單事件的影響猶在,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新年致辭中曾說,華為繼續處於實體清單下,並且沒有了2019年上半年的快速增長與下半年的市場慣性;與此同時,新型肺炎又將給國內市場帶來新的沖擊,這對於依賴國內市場保持增長的華為而言,無疑會形成較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