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包含哪些理論
三個世界理論:法國人把世界分成“三個世界”,東方的、西方的、中間地帶的。毛主席給它改了,他跟法國人定義不壹樣,毛主席把美蘇兩家歸到第壹世界,把美蘇的夥伴歸在第二世界,剩下的國家是第三世界。即:
第壹世界:指美國和蘇聯兩個具有最強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在世界範圍內推行霸權主義的超級大國。
第二世界:指處於這兩者之間的發達國家,歐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並指出超級大國之間爭奪世界霸權地位是世界局勢動蕩不安的主要根源。
第三世界:指亞洲(除了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是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的主要力量。
1974年2月22日,毛澤東在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首次公開提出這壹思想。就純粹的物質力量相比,我們跟兩個超級大國當時真是差得挺遠的,這是事實,誰都不能否認的。但是通過他這個策略操作,中國的國際地位壹下就上去了。美蘇被孤立了,它的兄弟們也給分開了,剩下世界上85%的人都是第三世界,而我又是第三世界的天然代表,國際地位當然壹下就上來了。
"三個世界"理論是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思想和統壹戰線思想在國際鬥爭領域的運用,體現了毛澤東對世界形勢敏銳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鬥爭藝術。其意義極為重大,影響深遠。
"三個世界"理論讓每個國家都能明白自己在"三個世界"中所處的地位,知道誰是敵誰是友,從而決定鬥爭立場,明確發展方向。
"三個世界"理論讓廣大發展中國家聯合起來,結成國際反霸統壹戰線,維護了世界和平。
"三個世界"理論壹舉奠定了世界中、美、蘇大三角政治格局,大幅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三個世界"理論標誌著毛澤東改變了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劃分敵友的標準,開辟了中國外交的新道路,迎來了中國同外國建交的又壹次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