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歡樂喜劇人》的三季冠軍和三種風格

《歡樂喜劇人》的三季冠軍和三種風格

《歡樂喜劇人》第三季收官,文松團隊奪得該季冠軍。對比三季的“喜劇之王”,呈現出三種截然不同的喜劇風格。

第壹季冠軍沈騰。

沈騰致敬卓別林

第二季冠軍嶽雲鵬

嶽雲鵬在耍賤賣萌

相聲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沒有優勢,之前第壹季中的相聲演員也都很快被淘汰了。第二季郭德綱也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勢在必得。有人說有黑幕,這倒未必,只是郭德綱很懂觀眾心理,因勢利導而已。德雲社團隊強大,創作力驚人,觀眾緣極好,再加上嶽雲鵬的事業正處在上升期,人氣“爆棚”,很像郭德綱當初從籍籍無名到家喻戶曉的過程,加之有了郭德綱的指點,小嶽嶽少走了不少彎路。

在眾多的喜劇形式中,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相聲,最偏愛的還是“語言包袱”,中華語言的博大精深,常常給人意想不到的智慧啟迪。

相聲本來是“街頭藝術”,後來進了茶館、劇場。80年代,隨著電視機走進千家萬戶,電視相聲火爆全國,也捧紅了壹大批“相聲表演藝術家”,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正所謂“成也電視,敗也電視”,慢慢的,電視對於相聲從“巨獻”走向“局限”,壹來時間有限,很多傳統段子無法在電視上完整呈現,只能截取片段或者加以改編;二來電視是壹種“快餐消費”,而聽相聲是需要平心靜氣的,不能急,要慢慢品味;第三,受政治因素影響,很多段子不能說,尤其是諷刺這壹相聲最大技巧不能或是不敢使用,導致電視上出現的相聲段子“壹點也不搞笑”,很多相聲迷對此失望至極。

“草莽英雄”郭德綱,看準時機,把相聲重新帶會了劇場,此舉在壹定程度上挽救了相聲,並培養了壹大批真正的、專業的相聲觀眾。嶽雲鵬的成功在壹定程度上更像是德雲社的成功。

第三季冠軍文松

文松從助演到冠軍

我個人不喜歡文松的表演風格,看著別扭。但我很佩服文松團隊,壹路走來,實屬不易。演員的辛苦和壓力在他們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從第壹季宋小寶與冠軍失之交臂,到第二季小沈陽退賽,被人指責“江郎才盡”,到第三季文松主演,遼寧民間藝術團壹直備受關註,背後的“趙本山”壹直不言不語,也引起不少猜測。

遼寧民間藝術團屬於“嗨翻全場”型,調動現場氣氛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因此,在劇本上就顯得不連貫,過度不自然,團隊中每個人都有“絕活”,但為了搞笑串在壹起,不免顯得牽強,整體風格讓人感覺比較“浮躁”,不少作品有“重復”之嫌,經常“炒冷飯”。

整體來看,第壹季陣容強大,作品精良,越往後難度越大,水平也越來越參差不齊。

也許有壹天,主辦方可以學習《饑餓遊戲》,來個《歡樂喜劇王中王》之類的,把每壹季的總冠軍聚到壹起,讓他們PK廝殺,是不是也很過癮?!希望到時能有超越以往的真正的“經典”。

我靜靜地看著妳

我靜靜地看著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