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誰有開國大典時誰是副主席的資料?

誰有開國大典時誰是副主席的資料?

中央檔案館保存的1949年《慶祝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程序表》中,記載了開國大典的三大項目:

壹、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儀式;

三、人民群眾遊行活動和焰火晚會。

慶典的場地設在天安門。

然而,在此之前,關於慶典場地的選擇卻有兩種方案。

第壹種方案是將慶典活動安排在天安門。另壹種方案則是在西苑機場,理由是: 3月25日,毛澤東和中央領導在西苑成功地舉行過閱兵。更重要的原因是,那裏地處郊區,地形開闊,萬壹遭到國民黨空軍的襲擊也便於疏散和隱蔽。

兼任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主任的周恩來經過再三斟酌後,決定將慶典的場地定在天安門。

針對國民黨空軍在開國大典那壹天可能進行的空襲,周恩來指示:在北平的南苑機場集中人民解放軍第壹個有升空作戰能力的戰鬥機群,在北平的四周布置用於防空的高射炮群。

清理汙水坑

在得到中央的同意之後,周恩來立即通知有關部門,迅速修整天安門城樓和天安門廣場。

從當年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天安門城樓的城墻斑斑駁駁,城樓上散落的是殘磚斷瓦,梁柱上積滿了野鴿子的糞便。當年的廣場上除了這些成片的雜草以外,還有成堆的垃圾和與垃圾為伴的蒼蠅和老鼠。

1949年8月9日,北平市召開了第壹屆各界代表大會,時任市委書記的彭真宣布了整修開國大典主會場--天安門廣場和城樓的決議。

1949年9月10日是星期六,這壹天天還沒亮,參加義務勞動的人們就從四面八方向天安門廣場集中,到了下午的3點鐘,參加義務勞動的人數就達到了6000多名。幾天之後,廣場上的垃圾、雜草消失了,腐臭味也消散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壹個能容納16萬人的大廣場。

天安門城樓和廣場的垃圾清理幹凈之後,接下來就是對天安門城樓的裝修。這包括:在天安門上掛起紅燈籠、城墻兩邊書寫巨幅標語、在城門上方懸掛毛澤東的巨幅畫像等工作。

剛剛解放的北平城是個破爛的城市,城裏遍地都是垃圾。北平解放以後,北平市人民政府向古城的垃圾宣戰了。當時,北平軍管會有壹條硬性規定:無論公車私車,汽車出城的時候,必須捎上垃圾。據統計,在開國大典之前,北平市***清除垃圾20多萬噸。這項工作壹直持續到1949年底才告壹個段落。

受閱部隊

當北平人民向垃圾宣戰的時候,開國大典的閱兵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1949年7月上旬的壹天,中央領導人在中南海懷仁堂聽取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副總指揮楊成武等受閱部隊負責人的匯報。匯報結束的時候,毛澤東用鄭重而詼諧的口氣說道:“我們歷來主張慎重初戰,開國第壹次嘛,壹定要搞好。”

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在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無論是軍種、兵種,還是規模上,都是最多最大的壹次,投入的總兵力達到了16萬。

參加受閱的海軍代表隊由海軍學校與華東艦隊組成;陸軍代表隊由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組成;其中戰車師包括摩托化步兵團、裝甲車團和坦克車團。

參加受閱的步兵方隊,則是20兵團67軍的199師。

李水清,當時是199師的師長。

李水清:“我們接到這個任務以後,全體官兵非常高興,感到很光榮,特別是講到了,我們是要代表全國解放軍,來接受毛主席的檢閱,所以,特別高興。”

開國大典的閱兵式盛大而又空前,負責閱兵訓練的楊成武不僅查閱國內外有關閱兵的資料,他還找其他的解放軍將領虛心求教。

南苑機場

7月,正是北平的盛夏,199師的壹萬多人馬全部集結在北平市郊。按照閱兵指揮部的要求,步兵師在閱兵的時候出12個方隊,每個方隊由144名指戰員組成。

李水清:“壹萬多人只要兩千多人,所以大家拼命地練,都寫決心書,要參加受閱,所以我們除了這個兩千多人以外,我們又另外組織選了二百多人,做預備的。”

訓練前的準備已經基本就緒,但是,新問題也接踵而至:已經有22年戰史的人民解放軍,居然沒有壹本關於隊列訓練的條文和規範動作的準則。他們拿什麽作參考呢?

李萬恒:“這個條例開始是國民黨的,以後是蘇聯的,最後還是按照劉伯承那個操典進行隊列訓練,在隊列訓練期間裏頭,這個齊步正步,這個東西是妳這壹步邁出去70公分,高度15公分,這是齊步,正步30公分的高度。”

三伏時節的炎炎烈日照在天壇公園,公園圍墻外的空地上是整理過的訓練場,場地邊沿搭著他們宿營的帳篷。199師的官兵們在這裏開始了嚴格的分列式訓練。

壹轉眼,就到了1949年的8月1日。這壹天,閱兵總指揮聶榮臻代表中央軍委給新成立的特種兵部隊授旗。特種兵部隊屬於陸軍序列,主要包括禮炮部隊、騾馬炮兵以和裝甲兵。

楊成武

曾經擔任北京軍區炮兵司令員的李健,當時是特種兵司令部的參謀長。

李健:“選的標準基本上都是黨員,另外大部分,百分之四十以上都是英雄連隊,都立過大功,小夥子都比較高,壹般都是壹米七八、壹米八零這樣,確實也很標準。”

聽說受閱部隊的訓練非常艱苦,愛兵如子的朱德總司令再也坐不住了,他親自趕到受閱部隊的駐地,去看望正在訓練的指戰員。回到中南海,他吩咐有關部門給參加受閱的官兵每人每天增加壹個雞蛋。

開國大典的第壹個程序就是升國旗、鳴禮炮、奏國歌。特種兵司令部將鳴禮炮的任務交給了戰車團參謀長韓懷誌。

人和炮調集齊了,韓懷誌便壹門心思撲在了訓練上。卻把新婚不久的妻子拋到了腦後。

騎兵代表隊,由華北軍區騎兵三師組成,指戰員多數來自內蒙古大草原。

戰車團把訓練場擺在了北平西郊的荒地裏。

在戰車團加緊訓練的同時,住在北平城東單大街西總布胡同裏的軍樂團也在抓緊時間排練。

參加閱兵的士兵

擔負著為開國大典和政協會議演奏重任的軍樂團,被人們稱為“禮樂之神”。

閱兵指揮部指示:將華北人民文工團的管樂隊以及受閱部隊軍師兩級的軍樂隊合並,組建成聯合軍樂隊,於是,壹支200多人的聯合軍樂隊誕生了,由羅浪擔任總指揮。

1937年從馬來西亞回國的羅浪,是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學生。1939年,他到達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軍區,後來,他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第壹任團長。

有壹天,閱兵指揮部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召開有蘇聯專家參加的部隊負責人會議。會上對采用什麽樣的曲子作為閱兵典禮樂曲出現了分歧:第壹種意見是隨便找壹個好聽的閱兵進行曲就行了;第二種意見則是用蘇聯的閱兵曲。

羅浪:“我說是不是我們可以用我們自己現在已經用過的,使用過的壹些革命歌曲改編的軍樂曲子來作為我們這次閱兵的典禮用曲,來作為我們的閱兵用曲。”

會上對此事激烈的爭論起來,鑒於意見壹時難以統壹,閱兵副總指揮楊成武指示羅浪,寫壹個閱兵和群眾遊行的樂曲曲目上報中央。

參加閱兵的坦克

很快,毛澤東就作了 “以我為主,以我國為主”的批示。決定采用羅浪所報的《東方紅》、《三大紀律八項註意》、《軍隊進行曲》等5首曲目為開國大典樂曲。

閱兵曲目確定下來以後,為了使其達到適合典禮使用的音樂,羅浪挑燈夜戰,連夜對樂曲的旋律和配器進行了修改。

時間很快就到了1949年的9月1日,這壹天,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在傳達中央關於開國大典閱兵的指示時說:“中央決定在新中國成立之日,除地面部隊以外,空軍也要出動。”

9月上旬的壹天,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來到南苑機場上,隨著巨大的轟鳴聲,9架戰鬥機相繼從跑道起飛,很快就在空中調整成品字隊形,並兩次通過機場上空。

在地面觀看飛行表演的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拍手叫好,為飛行員加油鼓勁。當飛行表演結束後,朱德用企盼的口吻說:“能不能再多幾架飛機,什麽飛機都行”。

林虎:“後來他們走了以後,我們就研究了,又增加兩架“蚊式”戰鬥機,這個飛機是英國造的,它機身什麽,都是木頭的,實際上就發動機是金屬的,有些設備是金屬的,但是這個飛機既能做輕型轟炸機,又能做戰鬥機。”

閱兵式裏的樂隊

幾天以後,又有三架修復的運輸機,壹架通訊機,兩架教練機納入了受閱飛行隊。

軍委航空局最後敲定,10月1日那壹天,將有17架飛機通過天安門上空。

九月的北平,已經進入初秋,受閱部隊的訓練也進入了“倒計時”。

九月份的壹天夜晚,受閱部隊接到了到天安門廣場預演的通知。

信心十足的199師師長李水清帶領訓練了兩個多月的部隊來到了天安門廣場,當正步通過天安門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訓練場上走得還像樣的部隊這時候亂了方寸:該邁出左腳的時候,有人偏偏踢了右腿。

樂隊總指揮羅浪發現,原來是戰士們的步伐跟不上樂隊的鼓點,他立即對軍樂隊的節拍做了調整。

舉行開國大典的消息傳出以後,報名參加的單位和群眾格外踴躍。

長辛店鐵路工人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五四運動時期,中國的早期***產主義知識分子就來到這裏,開展工人運動。毛澤東也曾經兩次到過這個工廠。

北平市總工會給了長辛店鐵路工人2000個參加大典的名額。

門頭溝鎮的西辛房村地處北平遠郊山區,距離天安門30多公裏。

1949年的9月,壹百多名村民接到了參加開國大典的通知。焦桐蘭和幾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也被批準參加開國大典。為了早壹點趕到天安門, 早壹些見到毛主席,焦桐蘭和小夥伴商量之後,湊錢買了壹輛沒有剎車,沒有鈴鐺的舊自行車。

1949年的9月30日,是中國農歷的八月初九。這壹天晚上,許多人在興奮和等待中度過了新中國誕生的前夜。

李水清:“都在那裏不睡覺,把鋼盔擦的幹幹凈凈,擦的亮亮的,好看。”

北平西苑

焦桐蘭:“壹宿也沒睡覺,沒睡覺以後就是想到毛主席那兒去,見毛主席怎麽樣的表達心情呢,見毛主席是什麽樣的,長得什麽樣呢。”

這天晚上的10點鐘,周恩來到了天安門,對城樓的布置工作做最後壹次檢查。當看到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下面寫有“毛澤東同誌” 幾個字的時候,他立即派人找來中南海俱樂部主任鐘靈。

鐘靈:“他說這個不能要,因為開國大典呀,要很嚴肅呀。”

毛澤東的這幅畫像出自周令釗的手筆,根據周恩來的指示,他小心翼翼地用顏料把畫像下面的幾個字蓋住。當周令釗做完這壹切的時候,已經是10月1日的淩晨。

修繕壹新的天安門城樓和它面前的廣場,正迎候著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