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中華紅葉楊

中華紅葉楊

中華紅葉楊的簡介

中華紅葉楊即紅葉楊,又名中紅楊,世界第壹株。

紅葉楊是由林業高級工程師程相軍教授和河南省林科院院長朱延林教授於2000年培育的楊樹新品種。2006年通過山西省審定並獲得國家林業局新品種保護權。該樹種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等權威人士的高度重視和新聞媒體的關註,並給予肯定和高度評價。中國林科院楊樹育種專家黃東森教授說:“中紅楊的培育填補了世界楊樹育種的壹項空白。”中國林科院林研所副所長盧孟柱博士說:“中紅楊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美國俄勒崗州楊樹專家見到該樹種時大為驚訝,連說:“稀世珍品,世界壹絕。”

紅葉楊是在中國首次被程相軍先生發現的芽變品種,作為速生楊樹,它體量大、適應性強、樹幹通直、挺拔,生長迅速,成樹周期較短,三年即成大規格苗木,是營造速生豐產林的好樹種。紅葉速生楊是從雄性植株芽變所得,從遺傳角度來說,也為雄株,不會形成飛絮。因此紅葉速生楊在綠化上不會形成飛絮對空氣造成汙染,對天牛、蟎蟲、葉斑銹病、洪澇都有很強的抗性。由於紅葉速生楊生長速度強勁,適應園林工程講速成、用大樹的要求,易於快速育成大規格工程苗。

中華紅葉楊的特點

中華紅葉楊經多年培育、區試,性狀穩定,特異性突出。具有四大特點:

⑴葉色三季四變

中華紅葉楊葉片顏色春、夏、秋三季四變。從發芽到6月中旬為紫紅色,6月中旬到7月中旬紫綠色,7月中旬到10月上旬是褐綠色,10月中旬以後逐漸變為黃色或桔黃色,但葉柄、葉脈、樹幹頂端和側枝頂端在整個生長期間始終是紅色。葉片稠密、大而肥厚,有光澤,主幹頂端和側枝頂端的葉片始終如同壹朵朵盛開的鮮花,亮麗奪目。

⑵發芽早,落葉晚

3月下旬展葉11月下旬落葉,美化、彩化時間長,且雄性無飛絮。

⑶抗性強、適應性廣

抗病蟲,對天牛、癭蟎類、葉斑銹病具有較強的抗性。耐旱澇,耐-35℃低溫。山西、福建、廣東、四川、新疆、內蒙、黑龍江、河南等地均種植成功。

⑷兩用樹種

不但有極高觀賞價值,而且是速生用材樹種。樹幹通直圓滿、挺拔,生長迅速,當年扡插苗可達4-5米,地徑粗3-4厘米,5-6年即可成材,木質好,實用價值高。

中華紅葉楊的簡介?

中華紅葉楊是由江西綠農公司引進的彩葉樹種,該品種耐寒、耐熱,冬可耐-36℃低溫,夏不怕40℃高溫,在南方多雨的江西種植,葉色同樣靚麗,延遲到12月中旬落葉。葉色三季四變。6月中旬之前全株葉片為紫紅色、有光澤、亮麗、誘人。隨著季節的變化葉片由下而上逐漸變為淺紅色、暗紅色,但葉柄、葉脈和嫩梢始終為紫紅色,落葉期葉面變為黃色或桔黃色。頂端始終象美麗的鮮花,色彩鮮艷,觀賞價值極高,是彩色樹中的珍品。抗性強、適應性廣。抗病蟲,對天牛、癭蟎類、葉斑銹病具有較強的抗性。耐旱澇,耐-35℃低溫。福建、廣東、四川、西藏、新疆、內蒙、黑龍江均種植成功。中華紅葉楊不但有極高觀賞價值,而且是速生用材樹種。樹幹通直圓滿、挺拔,生長迅速,當年扡插苗可達3—4米,地徑粗3—4厘米,5—6年即可成材,木質好,實用價值高。中華紅葉楊栽培前景廣闊。

中華紅葉楊都是有哪些特性中華紅葉楊的前景如何?

中紅楊特性11形態特征中紅楊幹形通直圓滿,雄性,無飛絮。當年生扡插苗平均高生長3.1m,平均地徑粗度23cm;平茬苗年高生長壹般可達4.3m,地徑粗度35cm左右,和69楊、中林46楊相比,中紅楊的高生長量稍弱於69楊和中林46楊。粗生長量比69楊、中林46楊、2026楊高。節間長3-5cm,葉面寬1223cm,葉面長12-25cm。中紅楊當年扡插的小苗高度在60cm時就開始發側枝,在整個生長季節裏,壹般能發出47個,比中林46楊多3-~5個,比69楊多2-3個。當年平茬的小苗,高度在40cm時就開始發側枝,在整個生長季節裏,壹般能發出7~13個側枝,比中林46楊多4-9個,比69楊多2-5個。在夏季,側枝的頂端就如同壹朵朵盛開的鮮花,若加以修剪,側枝更多,葉面更靚。對於道路園林綠化有較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