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中華蜜蜂的形態特征

中華蜜蜂的形態特征

蜜蜂具有壹般昆蟲的形態特征,體軀分節,分別集合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個體段。在部分體節上著生成對的附肢,附肢也分節(圖)。外骨骼的體殼支撐和保護蜜蜂的內部器官。體表密生絨毛,具有護體和保溫作用。特別在寒地越冬結團的蜂群,蜜蜂絨毛保溫意義尤為重要。頭部和胸部的絨毛呈羽狀分叉(圖),這對蜜蜂采集花粉和促進植物授粉具有特殊的意義。蜜蜂體表有些空心狀與神經相連的毛是蜜蜂的感覺器官。

蜜蜂在體節集合方面與壹般昆蟲明顯不同。第壹腹節前伸與胸部緊密結合,形成並胸腹節。並胸腹節後部猝然緊縮,與第二腹節前部收縮成柄狀的腹柄膜質相連,外觀上將胸腹明顯分為兩段。為便於形態和功能的研究,將胸部三節和並胸腹節劃分為胸段,除第壹腹節外的腹部為腹段。 蜜蜂頭部由細而富有彈性的膜質頸與胸部相連,著生感覺器官和口器,是蜜蜂感覺和取食的中心。蜜蜂頭殼外觀看不出分節的痕跡,但從胚胎發育和比較解剖學的研究表明,頭部也是由數個體節組成的。昆蟲頭部的體節數學術界觀點不同,主要有4節說和6節說兩種。頭部的體節有四對附肢,觸角、上顎、下顎和下唇(圖)。

蜂王、工蜂和雄蜂的頭部形狀各不相同,正面觀蜂王呈心臟形,雄蜂呈圓形,工蜂呈倒三角形(圖)。三個單眼在頭頂呈倒三角形排列,壹對復眼著生在頭部上方兩側。壹對觸角基相靠較近,位於顏面中央,其上著生壹對觸角。觸角基下方有壹呈拱形的額唇基溝,與呈直線的上唇溝圍成近梯形略凸起的唇基。長方形的上唇懸掛於唇基下緣,能前後活動。壹對上顎著生在上唇基部後方兩側,可左右開合(圖)。上顎後方是口喙,由壹對下顎和下唇構成,可向前伸出臨時組成吮吸構造,也可折向頭的後下方。  頭部後方表面略凹陷,以膜質頸與胸部相連。頭後中央有壹橢圓形開口,稱後頭孔,頭腔通過此孔與軀幹溝通,食道、神經、背血管、血腔、氣管、唾管等經此孔與胸部相連。後頭孔兩側及下方為次後頭,其後緣不規則地隆起。在次後頭近下緣兩側有壹對突起,與前胸側板相連。後頭孔下方體壁形成較大的馬蹄形缺口,下唇和下顎基部鑲嵌於此,並以膜質與缺口相連。此缺口下陷處為喙窩(圖)。  1.1 眼  眼是蜜蜂的視覺器官,包括壹對復眼和三個單眼(圖)。復眼由數千只小眼組成。蜜蜂復眼的發達程度與其視力的需要相適應。蜂王多在巢內活動,對視力要求相對較低,每壹復眼約由3 000~4 000個小眼組成;工蜂的每壹復眼有4 000~5 000個小眼;雄蜂在空中追逐處女王交配,需要發達的視力,其組成復眼的小眼多達8 000個。  小眼呈六邊形,相互緊密排列。由眾多小眼組成的復眼表面呈球面狀,每壹小眼的感光方向不同。小眼間著生許多較長且不分叉的毛(圖)。  單眼為半球狀突起,直徑約O.5 mm,有光澤,顏色稍暗(圖)。  1.2觸角  以其基部著生在頭壁膜質的觸角窩中,由四束肌肉牽引,可靈活轉動。蜜蜂的觸角為膝狀,由柄節、梗節和鞭節等組成(圖)。柄節呈柄狀,位於基部,雄蜂的柄節比工蜂短;第二節短小如梗,與柄節呈近直角彎曲;鞭節分亞節,可彎曲,位於觸角的端部。蜂王和工蜂的鞭節***有10個亞節,雄蜂的有11個亞節。除基部兩個亞節外,鞭節的表面覆蓋著許多與神經相連的感受器。觸角感受器對接觸和氣味的刺激敏感。

1.3 口器  為嚼吸式,既有咀嚼固體食物的器官,也有吮吸液態食物的器官。蜜蜂的口器由上唇、上顎、下顎、下唇等構成。  1.3.1上唇  位於唇基下方,可前後活動,主要功能為從口器前方阻擋食物(圖)。上唇內側有壹從唇基內壁突出延伸的內唇(圖2-16B)。內唇為柔軟膜片,其上富有味覺器。  1.3.2上顎  是咀嚼器官,主要功能為咀嚼花粉等固體食物、使用蜂蠟蜂膠、清房清巢、禦敵等,並在吸食時支持喙基。每壹上顎由前後兩個關節點與頭部相接,由開肌和閉肌兩條肌肉控制其左右開合(圖)。  三型蜂的上顎大小、形狀均有差異。工蜂上顎的基部粗壯,中間縮窄,端部膨大變寬。在上顎內表面中央的上顎溝和上顎峽,始於上顎基部,與上顎腺的開口處相連(圖),延伸至上顎的末端,貫穿上顎始終。蜂王上顎(圖2-14D)比工蜂略大,基部更加粗壯,端部銳利,能夠在羽化時自行咬開堅實的繭衣出臺。根據該特性,在誘臺時,只需在王臺側面實施保護,就可使王臺免於被工蜂破壞。雄蜂上顎較小,基部略寬,端部狹小,近乎退化(圖)。  l.3.3口喙  口喙是蜜蜂的吮吸器官,由下唇和下顎構成。其基部緊密相連,著生於頭背部後頭孔下方的喙窩膜質上(圖)。  壹對下顎位於上顎後方,下唇兩側。下顎由軸節、莖節和盔節組成。軸節細長,呈棒狀。在兩軸節間有壹對排列成∧形的喙基片,連接在軸節端部,由肌肉控制其活動。軸節基部固連在喙窩的膜質中,端部以小球突與下顎中部的莖節呈關節狀連接。莖節寬而長,端部外側著生已退化成兩個小節的下顎須。與莖節端部相連的是呈刀片狀的盔節外顎葉,外顎葉基部內側,為褥狀的內顎葉(圖)。  下唇基部是壹個三角形後頦,支接於喙基片上,與後頦相連的為前頦。前頦的前壁與舌後壁圍成唾竇,唾管開口於唾竇底部(圖)。前頦端部兩側著生壹對細長扁平的下唇須,中央著生壹根中唇舌。中唇舌端部有壹圓形的中舌瓣(圖)。每根下唇須由兩個較長的基節和兩個較短的端節組成,其端部著生眾多的觸覺和味覺感覺器。下唇須由壹條肌肉與前頦相連,可單獨活動。下唇前頦末端延伸的中唇舌細長呈管狀,腹面內凹形成唾道。中唇舌的舌桿由多毛的硬環和狹窄光滑的膜質相間組成,因此中唇舌能伸長和縮短。中唇舌基部由壹對短葉狀的側唇舌包圍,可將唾竇中流出的唾液引向中唇舌腹面的唾道中(圖)。  蜜蜂吮吸液體時,下顎軸節向下伸出,下顎和下唇各部分伸直,下顎葉節瓣緊貼在內唇下,與口前腔閉合,使口喙的食物道與口相連(圖)。壹對下顎盔節在前面,壹對下唇須在後面,包圍著中唇舌形成喙管(圖)。喙管的外圍通道為食物道,液體食物由此進入消化道(圖)。口喙不使用時,下顎軸節向後擺動,盔節和中唇舌向後折回,緊靠在下顎莖節和下唇前頦(圖)。  蜜蜂的食竇和唾竇有吮吸和還吐功能,適於采蜜、釀蜜、采水和飼餵。 蜂蜜的定義

蜂蜜,是昆蟲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釀制的蜜。蜜蜂從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約為80%

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個胃中,在體內轉化酶的作用下經過30分鐘的發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內溫度經常保持在35℃左右,經過壹段時間,水份蒸發,成為水分含量少於20%的蜂蜜,存貯到巢洞中,用蜂蠟密封。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種還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1千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熱量。蜂蜜是糖的過飽和溶液,低溫時會產生結晶,生成結晶的是葡萄糖,不產生結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蜂蜜常見種類

1)蜂蜜種類:分為單花蜜和雜花蜜(混合蜜)兩類,能形成壹定生產規模的單花蜜品種約20余種。

例如:椴樹蜜,棗花蜜,益母草蜜,山楂蜜,洋槐蜜,野菊花蜜,蕎麥蜜,五味子蜜,枸杞蜜,荊條蜜,荔枝蜜等.

蜂蜜的特點

1、百花蜜

采於百花叢中,匯百花之精華,集百花之大全。清香甜潤,營養滋補,具蜂蜜之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收斂等功效,是傳統蜂蜜品種。

2、冬蜜 (鵝掌柴蜜)

源於中藥樹種鴨腳木(八葉五加、鵝掌柴),是嶺南特有冬季蜜種。故俗稱“冬蜜”。色澤為淺琥珀色,較易結晶,質地優良,味甘而略帶特有苦味。除具有蜂蜜之清熱、補中、解毒、潤燥等功效外,還有發汗解表,能風除濕之功效,對感冒發熱,咽喉腫痛,風濕關節痛有較好輔助療效。從化冬蜜鵝掌柴蜜(冬蜜)對理氣散寒,補脾補血,氣虛血虧,潤腸、心悸等有食療保健作用。是帶有中藥特色的蜂蜜品種,深受東南亞地區人們喜愛。

3、龍眼蜜

南方特有蜜種。具有龍眼的香氣。本品取龍眼益心脾、補氣血的作用,有養血安神、開胃益脾、養顏清熱潤燥,補中之功效。對心脾血虛引起的心悸不安、失眠和記憶力減也有壹定輔助療效。特別適宜婦女食用。

4、荔枝蜜

荔枝盛產南方,被譽為“果中之王”。荔枝蜜采自荔枝花蕊之花蜜,氣息芳香馥郁,味甘甜,微帶荔枝果酸味,既有蜂蜜之清潤,卻因為蜜蜂釀蜜時添加了各種蜜蜂自己特有的成分,故無荔枝之燥熱,但其特殊的生津、益血、理氣、之功效,是嶺南特有的蜜種,饋贈遠方親友,“不辭長作嶺南人”的特等蜂蜜。

5、椴樹蜜

是我國東北特有蜜種,蜜色為淺琥珀色,具有濃郁的香味,容易結晶,本品有養胃補虛、清熱、補中,解毒、潤燥的壹般蜂蜜功效,還有壹定的鎮靜作用。較受歐洲人喜歡,是難得的森林蜜種。

6、紫雲英蜜

又名紅花草蜜或草子蜜,是我國南方春季主要蜜種。具有大自然清新宜人的草香味,甜而不膩,鮮潔清甜,色澤為淺琥珀色。本品除有壹般蜂蜜的清熱解毒的補中、潤澡、之功效,還能祛風明目、消腫利尿,對風痰咳嗽、喉痛、火眼痔瘡等有壹定的輔助療效。是虛火旺盛人士之保健佳品。

7、槐花蜜

是春季蜜種。水白透明,質地濃稠,不易結晶,具有清淡幽香的槐花香味,甘甜鮮潔,芳香適口。本產品具有槐花之清熱、去濕、利尿、涼血、止血之功效,能保持毛細血管正常的抵抗能力,降低血壓,並用於預防中風,同時亦有普通蜂蜜清熱、補中、解毒、潤燥之功效。為蜜中上品。較適用於心血管病人的保健食用。

8、桂花蜜

稀有蜜種。采自深山老林冬天開花泌蜜的野桂花花蜜,香氣馥郁溫馨、清純優雅,味道清爽鮮潔,甜而不膩,色澤水白透明,結晶細膩。被譽為“蜜中之王”。柃木桂花亦是壹種稀有中草藥。《中藥大辭典》記錄:柃木桂花“祛風除濕,治關節疼痛……”其有效成分菊甙已被證明有良好的營養保健作用。桂花蜜同時還有壹般蜂蜜的清熱、補中、解毒、潤燥等功效,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在古代則是皇宮的貢品。

9、黃連蜜

采自我國中草藥自然保護區中黃連的花蜜,它繼承了蜂蜜的特點及黃連的藥性,因此不僅有天然蜂蜜的保健營養價值,尤其具有這種名貴中藥的醫療效果。黃連蜜色澤微黃,香味特別,甜中微苦,甜而不膩,真可謂良藥並不苦口,療效卻依然。基於特有清熱祛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之功效和鎮靜、降溫、去火的效果,故特別適用於平時煙酒過多,心火旺盛,心情煩躁之人士的食療保健食用。

10、五倍子蜜

中藥蜜種。采自澀腸止瀉的五倍子花蜜,色澤略深,味甘甜,略有中藥香氣,除有普通蜂蜜特點還具有解毒、止腹瀉、殺菌及收斂作用,對肺腎雙虛,脾腎虛寒,氣促喘乏,痰火郁肺有良好輔療效果。特別適合虛汗、肺虛、腎虛、久瀉久痢、痔血、便血等人士日常食療保健之用。

11、丹參蜜

丹參蜜是蜜蜂采自中藥丹參的花釀造的純天然蜂蜜,除有蜂蜜天然保健作用外,更具有丹參“生新血、去惡血”功效,適用於女性月經不調、行經腹痛等癥。此外,丹參蜜還可以“涼血消腫、清心除煩”。

12、黃芪蜜

黃芪是治療氣虛不可缺少的藥物之壹。黃芪蜜采自天然黃芪花花蜜,除了有壹般蜂蜜保健作用外,更具有中藥黃芪之益衛固表、利水消腫的功效,從而起到升舉中氣、利尿、減輕腎炎、降低血壓、強壯身體的作用。可補氣固表,適用於氣虛多汗者保健食用。

13、桔梗蜜

桔梗是治療咽喉腫痛的主要藥,有宣肺散邪、祛痰排膿的功效。桔梗蜜來自於天然桔梗花蜜,既具蜂蜜之清熱、補中、潤燥的功效,更是適用於外感性的咳嗽、胸悶、痰多者食療保健佳品。

14、枇杷蜜

枇杷蜜是蜜蜂采集開花的枇杷花蜜,經蜜蜂釀造而成。甘甜上口,蜜中上品。除了蜂蜜天然保健作用,枇杷蜜更具有枇杷“主治肺熱喘咳、胃熱嘔吐、煩熱口渴”的藥效,有清肺、泄熱、化痰、止咳平喘等保健功效,是傷風感冒、咳嗽痰多患者的理想選擇。

15、黨參蜜

是蜜蜂采自名貴中藥材--黨參花蜜釀造而成。味甘平,色澤呈琥珀色,其除有蜂蜜之特性外,更益於補中、益氣生津,對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婦女血崩、貧血有輔助療效,適於體虛,胃冷、慢性胃炎、貧血者的保健食用。

16、益母草蜜

益母草蜜來自我國西南高原無汙染藥用益母草產區。除了有蜂蜜保健作用外,本品更有去瘀生新、調經活血等作用,適合月經不調,經血過多,產前產後女性食用,充分體現出對女性的呵護。對於男性,特別是高血壓、冠心病、腎病等人士來說,益母草蜜同樣是理想的保健和輔助治療的健康食品。

17、枸杞蜜

來自我國名貴中藥--枸杞子主產區,是蜜蜂采集枸杞花蜜釀造而成,既有蜂蜜傳統的營養保健價值,更因它是枸杞的精華,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潤肺止咳之功效。本品適合血氣兩虧、高血壓、體質虛弱、視力下降、貧血、慢性肝炎,中毒性或代謝肝病及膽道系統引起的肝功能障礙等的人士服用。特別適應於腎虛腰痛、遺精滑精、工作繁忙的男性食用。 蜂花粉的定義

定義:蜂花粉是有花植物雄蕊中的雄性生殖細胞,它不僅攜帶著生命的遺傳信息,而且包含著孕育新生命所必需的全部營養物質,是植物傳宗接代的根本,熱能的源泉。蜂花粉是由蜜蜂從植物花中采集的花粉經蜜蜂加工成的花粉團,被譽為“全能的營養食品”、“濃縮的天然藥庫”、“全能的營養庫”、“內服的化妝品”、“濃縮的氨基酸”等,是“人類天然食品中的瑰寶”。

蜂花粉的種類

蜂花粉的種類,主要依據粉源植物來區分,如茶花粉、油菜粉等。我國的粉源植物種類繁多,但多數在開花時,蜜蜂所采集的花粉僅夠蜜蜂本身繁殖的需要,不能提供為商品性的花粉,只有少數在開花時,蜜蜂能采集到大量的花粉,養蜂者才能收集到蜂花粉。在我國,最常見的蜂花粉有十幾種。

蜂花粉的特點

1、油菜花粉;除西藏外,全國各地都有生產。油菜花粉是我國最大宗的蜂花粉,呈黃色,有特殊的青腥味,香味很濃郁。 2、玉米花粉;主產地為華中、華東、華北、東北和西北等地。花粉團粒較小,呈淡黃色,微帶膠質狀,味道較淡。3、茶花花粉;主產地為華東和雲南等地。橙黃色,氣味清香,微甜可口。4、此外還有向日葵花粉、蕎麥花粉、芝麻花粉、瓜花粉、荷花粉等。 定義:蜂膠是蜜蜂從植物芽孢或樹幹上采集的樹脂(樹膠),混入蜜蜂口器中腺體的分泌物,再和花粉、蜂蠟加工制成的壹種膠狀物質,是蜂巢的保護傘。壹個5~6萬只的蜂群壹年只能生產蜂膠100~150克,被譽為“紫色黃金”

1、蜂膠的特點:

蜂膠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六抗、四降、壹增壹清壹美壹促,即抗感染、抗病毒、抗腫瘤、抗氧化、抗疲勞、抗輻射;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降膽固醇;增強免疫、清除自由基、美容、促進組織再生。其中,蜂膠最顯著的作用是對細菌、真菌、病毒都具有抑制、殺滅作用,是壹種珍貴的天然廣譜抗生物質。 定義:蜂王漿(royal jelly),又名蜂皇漿、蜂乳,蜂王乳,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蟲的青年工蜂咽頭腺的分泌物,是供給將要變成蜂王的幼蟲的食物。蜂王漿是高蛋白,並含有維生素B類和乙酰膽堿等。蜂王漿不能用開水或茶水沖服,並應該低溫貯存。

1、蜂王漿的特點:

蜂王漿是由工蜂頭部的王漿腺體分泌出來的壹種白色乳漿。6~12日齡的工蜂的王漿腺發育充分,分泌王漿多。用於飼餵蜂王幼蟲房內或3日齡以內的工蜂、雄蜂幼蟲房內以作為飼料,或直接餵蜂王。 剛生產的新鮮蜂王漿是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的粘稠液體,粘滯性強。具有微香微甜味,並附有微酸、微澀、微辣的特殊味道。蜂王漿穩定性差,容易受到光、熱和其他化學物質的影響和破壞,暴露在空氣中或日光照射時間長了,顏色變化較快,由白色變成淡黃,最後成褐色,發酵變質。這樣給王漿的保存帶來很大的困難。蜂王漿在乙醇內部分溶解,並出現白色的部分沈澱,放置久了有分層現象。

蜂群中蜂王是和工蜂同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蜂王由於其幼蟲期壹直食用蜂王漿,它就發育成尊貴的蜂王,而只吃了3天蜂王漿,3天之後改吃蜂蜜和花粉混合物的幼蟲,則發育成“平民勞動者”——工蜂;如將同樣吃了3天皇糧的蜂王幼蟲和工蜂幼蟲調換壹下食譜,結果工蜂幼蟲就變成了蜂王,而原先應成為蜂王的幼蟲則會變成工蜂。

蜂王成“王”後,由於天天吃蜂王漿,它的壽命可達5~6年之長,而同日出生的工蜂只能活50天左右,相差幾十倍。

蜂王在這長命的5~6年中,天天拼命產卵,每天產卵的總重量幾乎等於自身的體重,甚至超出自身的體重。由此可見蜂王漿是壹種特殊的營養物質。

為什麽說蜂王漿是高級營養滋補品

王漿中含有豐富而全面的營養成分。雖經壹百多年的研究,至今仍有壹些成分還沒弄清楚。其總體成分大致為:水分62.5左右,蛋白質11%~14.5。,碳水化合物13%~17%,總脂類6%,礦物質3%左右,其它確定物質3%,此外,還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據分析,它幾乎含有人體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成分,而且沒有壹種物質對身體有任何毒副作用。

王漿中有極其豐富的蛋白質,它約占蜂王漿幹物質的50%左右,基本上都是人體極易吸收的高活性蛋白質,如類胰島素類、活性多肽類等,特別是王漿中的血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比例和血液中的這兩種蛋白的比例十分相近,都為(2/3):(1/3),因此極易被人體直接吸收並利用。

蜂王漿中維生素種類也很多、含量高、搭配合理。蜂王漿中氨基酸種類也十分齊全,人體所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蜂王漿中都有。

此外,蜂王漿中還含有20多種遊離脂肪酸、碳水化合物、類固醇、酶類物質和礦物質等,這些物質都是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東西。

關於蜂王漿基本知識

*如何識別蜂王漿

蜂王漿的質量,關鍵看新鮮度,生產完馬上速凍的蜂王漿質量壹定較好。判別蜂王漿的質量主要以以下幾方面。

看顏色:新鮮的蜂王漿為乳白色或淺黃色,顏色鮮亮,光澤感強。

看稠度:新鮮的蜂王漿為微粘稠乳狀半流體。過分粘稠的漿糊狀為幹旱氣候下采取的老王漿。

品嘗:新鮮蜂王漿有淳正的微辛辣味,表面無黴菌。

*服用蜂王漿的方法和劑量

服用蜂王漿如同服用其他滋補品壹樣,也有壹定的講究,最宜的時間是每天早、晚空腹吃壹次,而且必須堅持較長期服用,才能顯示良好的效果。服用蜂王漿劑量不宜太大,專家推薦保健量每天壹次,每次3~5克(拌咖啡的小匙半勺)。治療劑量每天兩次,每次5~10克(小匙壹勺)。因蜂王漿味道奇特,有些人不太適應,也可拌在蜂蜜中服用,用蜂蜜的甜味沖淡王漿的辛辣味。

*服用蜂王漿應該註意什麽?

1王漿兌蜜服用要充分搖勻,因為蜂王漿和蜂蜜的比重不同,蜂王漿易浮於蜂蜜的上部,如不搖勻會影響服用劑量準確度。

2不能用沸水沖服,否則會破壞蜂王漿的活性物質而影響效果,如果需要沖服的話,也只能用溫開水或涼開水,最好是直接服用後喝點溫開水。

*怎樣貯存和保管鮮王漿

蜂王漿營養豐富加上對溫度敏感,故要在低溫條件下貯存。在-5℃冷存條件下,可保存壹年;在-18℃冷存條件下,可貯放2年;在常溫下,可保存4~5天,王漿中活性物質不受破壞。

*蜂王漿的保健作用

蜂王漿是壹種天然的營養滋補品劑,連續服用可明顯改善睡眠、增進食欲、增強新陳代謝、提高造血功能和免疫力,對多種疾病,特別是老年慢性衰弱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永葆青春、延緩衰老之特殊功效、還具有防治老年性常見病的功效。

2、因王漿中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對各種營養不良癥均有良好作用。

3、對損傷後的肝組織有促進再生作用。

4、對神經系統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5、調節血壓、降低血脂和膽固醇。

6、美容,防止脫發,促使頭發黑色素生成。

7、對治療支氣管炎、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均有壹定效果。

8、增強體質,減少感冒等疾病發生。 定義:蜜蜂螫刺內的毒液,主要組成為形成組胺的酶系和低分子蛋白溶血肽及磷酸酯酶。

1、蜂毒的特點:

蜂毒是壹種透明液體,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味苦、呈酸性反應,pH為5.0~5.5,比重為1.1313。在常溫下很快就揮發幹燥至原來液體重量的30%~40%,這種揮發物的成分至少含有12種以上的可用氣相分析鑒定的成分,包括以乙酸異戊酯為主的報警激素,由於它在采集和精制過程中極易散失,因而通常在述及蜂毒的化學成分時被忽略。蜂毒極易溶於水、甘油和酸,不溶於酒精。 在嚴格密封的條件下,即使在常溫下,也能保存蜂毒的活性數年不變。

2 、蜂毒的藥用功效:

對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神經衰弱、坐骨神經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病變、三叉神經痛、神經炎、偏頭痛、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骨關節疼、下肢慢性潰瘍、附件炎、盆腔炎、失眠、落枕、挫傷、癌性疼痛等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

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氣味的壹種透明液體,貯存在毒囊中,墊刺時由蟄針排出。 定義:修造蜂巢的物質,由工蜂腹部的蠟腺分泌,由含26~34個碳原子的脂肪醇與軟脂酸形成的酯。

1、蜂蠟的特點:

蜂蠟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對蠟腺分泌的物質。其主要成分有:酸類、遊離脂肪酸、遊離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此外,還有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芳香物質等。蜂蠟在工農業生產上具有廣泛的用途。在化妝品制造業,許多美容用品中都含有蜂蠟,如洗浴液、口紅、姻脂等;在蠟燭加工業中,以蜂錯為主要原料可以制造各種類型的蠟燭;在醫藥工業中,蜂蠟可用於制造牙科鑄造蠟、基托蠟、粘蠟、藥丸的外殼;在食品工業中可用作食品的塗料、包裝和外衣等;在農業及畜牧業上可用作制造果樹接木蠟和害蟲粘著劑;在養蜂業上可制造巢礎、蠟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