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誰有叢飛的感人事跡?

誰有叢飛的感人事跡?

叢飛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莊臺鎮的農村。初二輟學,後考入沈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到廣州闖蕩,1994年到深圳。1994年8月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他已經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 今年4月12日,媒體首次披露叢飛捐助事跡,引起社會各界關註。5月12日,叢飛被確診患有胃癌,次日發現癌細胞擴散。 6月16日,國家民政部部長李學舉對叢飛事跡做出批示,並委托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劉潤華到醫院看望。不久,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率市委有關領導前往醫院看望叢飛。 6月22日,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受中***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托,再次趕到醫院看望叢飛,轉達張德江對叢飛的關心和問候。6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叢飛“愛心市民”稱號,並號召深圳黨員幹部向其學習。

叢飛困境

身患胃癌叢飛倒下

5月13日上午,深圳市人民醫院的手術室裏,醫生切開病人胃部後嘆了壹口氣。據醫生講,他們看到他的胃部腫瘤已經與胰腺粘連。“這說明胃癌已經擴散”,緊急會診後,醫生原封不動地縫住了傷口。走廊盡頭,保安站崗,屏風後的房間裏,病人躺在床上。陽光從窗外斜射進來,斑駁的樹影攪動著平靜的房間,穿綠色條格病服的叢飛,靜靜地看著書。手術後,他曾向醫生詢問病情,但醫生和家人都沒有如實告之,“他不信,曾經偷偷去翻病例,但我們準備了兩份”。至今叢飛也僅僅知道自己患了胃癌,但並不知道已經擴散,動手術後,他以為切除了。 “現在能講出話來了”,但說話比較費勁。36歲的叢飛,剛做完第三療程化療,病情影響到聲帶。精神好的時候,他喜歡在病房和門口轉悠,用眼神和別人交流,只有到非說不可的時候才開口。他說,如果嗓子恢復不了,做不了歌手,他還可以演啞劇。

貧困孩子家長催學費

據叢飛已經懷孕5個月的妻子邢丹講,與剛入院時比他已經好多了,那時她不僅要操心醫藥費的問題,還要為叢飛上火擔心。因為,壹些山區受資助的學生家長打電話詢問學費的事情,這事很讓叢飛上火。有家長在電話中說:“妳不是說好要將我的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他現在還在讀初中,妳就不肯出錢了?這不是坑人嗎?” “我病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演出,暫時沒法寄錢了。”“什麽時候病能治好?”對於這個問題,叢飛也答不上來,因為自從住進醫院,大夫就沒有和他談過出院的事情。邢丹說,叢飛曾和她講,他將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後卻下不來了。現在他是無力再往上走,但也沒有下梯之路。

助學,已滾不動的雪球

“本來以叢飛的實力,資助那麽多孩子沒有太大的問題。”曾經給叢飛安排商業演出、已年過六旬的李氏兄弟告訴記者,叢飛會唱歌,又能模仿各種領導人,常常能把觀眾逗得前仰後合。所以在壹些城市的商業演出中,叢飛都小有名氣,每場演出能拿壹兩萬元,多的時候壹個月收入十幾萬元,對健康的叢飛來說資助孩子們的學費,完全可以承擔。2003年非典事件後,叢飛的演出機會銳減。而他堅持演出前不吃飯(怕影響演出效果)的習慣也讓他的胃病越來越厲害,終致胃出血。後來,他的演出越來越少,收入越來越少,連給孩子交學費的資金也出現周轉不靈。 “有次為了給孩子們交學費,他用錄像機來抵押,向我借了1000元錢,到現在我用的這個錄像機還是他的。”以前和叢飛壹起表演的李雄說,叢飛為孩子學費問題的確傷過腦筋。曾和叢飛壹起去湖南表演的魔術師講,那次他看到叢飛把2萬元出場費當場捐給別人了,所以“他應該賺得不少,可他兜裏好像總是沒有什麽錢”。

邢丹說:“事實上,只要去貧困山區看過的人,都會被那裏的貧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跟了他去壹次後才理解他的所作所為的,每個人都會被那裏的貧困震撼,都會伸出援手。叢飛沒有什麽特別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會去那邊,每年都會看到新的失學兒童,所以每年都會被新的資助對象所打動。這就像滾雪球,不知不覺越滾越大,以致現在力不從心。”

叢飛童年

愛唱歌的張家“大崇”

據叢飛的母親李彩鳳講,現在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的許多鄉親還記得當年張家愛唱歌的“大崇”(叢飛的昵稱)。“有時回家,我似乎還看到我們家的土炕上坐滿了人,大崇拿著掃帚當麥克風唱歌呢。”李彩鳳坐在醫院的開水間裏對記者說,“叢飛從小就喜歡唱”,但他和愛唱東北二人轉的父親不壹樣,他愛學電視連續劇的插曲。《霍元甲》、《上海灘》他聽壹兩遍就能記住,鄉親們都說他唱得好。

李彩鳳講,他們兩口子對兒子的這項愛好並沒太在意,“我們希望他能搞點別的,找個正式工作”。後來,叢飛在當地銀行某了個職,並且點鈔點得“特溜”。但最終,他還是想考音樂學院。“孩子不容易”,後來叢飛經過壹段時間艱苦學習,考上了沈陽音樂學院。

橋洞歌手

闖廣州睡橋洞撿剩飯

據叢飛的家人講,叢飛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後就要來南方闖。李彩鳳說,“我不同意他來,但他壹定要過來”。在廣州兩年的經歷,朋友都是聽叢飛自己描述的,“睡在橋洞裏,吃人家剩下的盒飯”。這讓母親聽了非常心疼,“我也是後來才聽他說的”,叢飛剛來廣州的前半年壹直沒有和家裏聯系,“我常想是不是孩子出了什麽事情”。 但那時,對於愛唱歌的叢飛來說最痛苦的不是生活上的困頓,而是沒有上臺演出的機會。據叢飛的壹個朋友講,叢飛在廣州時,有壹個人發現叢飛能唱能表演,就帶著叢飛搞演出賺錢。最後,那個人帶叢飛到深圳進行壹次大型演出,壹下子賺了不少錢,但那個人拿著錢溜了。叢飛再次陷入身無分文的地步,生活重新陷入困頓,有次他曾從寶安機場徒步走回市區。“但叢飛說他壹點都不恨那個人”,他認為那個人給了他第壹次真正演出的機會。

深圳演唱漸走漸紅

據李氏兄弟稱,叢飛到深圳後不久,就認識了他倆。“當時他長得不太好看,很黑也很瘦,顴骨高高的”,但這個年輕人的表演能力與歌唱天賦,讓他倆驚嘆,當即決定和他聯合搞演出。據李氏兄弟講,在大劇院搞的壹次沙龍上,他們幫叢飛開了個人專場。“當時他唱得很好”,此後叢飛開始出入各種歌廳進行表演,從最初演唱壹首歌80元,後來漸漸漲到幾百元。李氏兄弟稱,壹些演出機會是他們幫叢飛聯系的,由於當時叢飛已經開始鉆研模仿名人,常逗得觀眾笑個不停,現場氣氛好,叢飛的節目常被放到下半場壓軸。 後來,叢飛的演出越來越多,但大多不在深圳。據他演藝圈的朋友介紹,並不是深圳人不認同叢飛的藝術,而是壹些小的演出,演出費用壹***才1萬元,而叢飛當時的出場費就是1萬元。因此,叢飛在深圳真正的商業演出並不多。

義工生涯

捐助從壹次義演開始

叢飛從事義工活動具體開始於哪壹年,已經很難考證,各種版本的說法都有,因為受叢飛病情影響,記者壹時也無法向他本人求證,但比較公認的是1994年,從壹次重慶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慈善義演開始。正是在那次演出中,觀眾席上是幾百名因家貧輟學的孩子,使叢飛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當時他掏出了身上2400元錢,幫20個孩子完成兩年的學業。從那以後,叢飛就開始不斷地資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並先後20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義演,收養孤兒。 悄悄資助貧困山區孩子 “叢飛太認真,有時也絮叨。幾個兄弟壹起吃飯,他總是叨叨這頓飯能換多少貧困兒童的學費,我們都笑他。”魔術師左先生曾和叢飛壹起跑場子演出,“有時候大家聽得都有些膩煩了,但當時叢飛並沒有告訴我們,他已開始資助貧困山區孩子了”。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叢飛做事不愛張揚。

叢飛的妻子邢丹說:“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資助,在旁人看來十分誇張,在我看來,卻很自然,他性格就是這樣,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經不起別人的哀求。別說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軟語相求,開口要他幫忙,不管是錢是事,他都會當個事情去解決,不太懂得拒絕別人。這是他的優點,但也是他的弱點。”說到這裏,邢丹低頭略壹沈吟,用左手揉著腰部,似乎因為隆起的腹部有些勞累,然後擡頭壹笑說:“他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吧,反正開心就好,至於錢財這東西,反正家境也沒到吃不上飯的程度,能資助就資助好了,自己嘛夠花就可以了。”

不過,邢丹說,她已經很久沒有和丈夫壹起進電影院了。叢飛喜歡看電影,尤其愛看首場,以前每個月都要拉著邢丹去看好萊塢大片,幾乎場場不落。但如今,叢飛已經不可能如此輕松地出入公***場合了。4月20日20日20時40分,叢飛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去世。

叢飛大事年表

1969年10月29日清晨,叢飛出生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田莊臺鎮的壹面街村,原名張崇。

1984年,年僅15歲的叢飛因家庭貧困而被迫輟學,外出打工。

1986年春,叢飛考取大窪縣文化館的業余藝術學校。

同年夏,叢飛第壹次登臺聲樂比賽。後到銀行工作壹段時間。

1990年,叢飛考取沈陽音樂學院。兩年的學習生活結束後,叢飛回到了原來的大窪縣銀行工作。

1992年11月,叢飛離家獨自壹人來到廣州。

1993年8月28日,叢飛給自己起了藝名——叢飛。

1993年初冬,叢飛參加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電視臺等幾家單位***同舉辦業余歌手大賽,獲優秀歌手獎。

1994年2月初,叢飛到成都。在成都,他將帶的2400元全部捐給成都市失學兒童。從此,叢飛開始將演出收入大部分用於助學、助殘、救災等慈善事業。

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壹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已經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

1994年9月,叢飛離開廣州決定到深圳去開拓自己的事業。

1995年夏,叢飛第壹次到湖南省某縣參加救助失學兒童的義演。

1997年加入深圳市義工聯,擔任藝術團團長。多次在募捐現場放聲高歌,並多次去市勞教所、收教所、戒毒所進行幫教演出,為誤入歧途的人們帶去生活的希望,幫助他們迷途知返。

1998年3月10日至16日,在深圳團市委組織下,叢飛在羅湖、福田、南山、寶安、龍崗、沙頭角等地連續舉辦了7場“幫困助弱募捐叢飛義演晚會”,將15.6萬元的演出收入全部捐給了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會。

1998年3月,叢飛到湖南省漢壽縣演出,在這裏叢飛碰到了癱瘓的胡詩詞。為幫助胡詩詞擺脫流落四方、沿街乞討的悲慘命運,叢飛當場慷慨解囊贈資數萬元,激勵他去實現自己的文學夢。

1998年8月19日,正在長沙演出的叢飛聽說深圳要舉行“奉獻愛心,情系災區”義演,立即推掉了幾場商業演出,自己掏錢坐飛機趕回參加演出,並將湖南演出的全部收入2萬元捐獻給災區。

1998年8月至10月,叢飛為抗洪救災義演十余場,並作為特邀嘉賓,到北京人民大會堂為抗洪搶險模範慰問演出。

1998年,叢飛獲得***青團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頒發的深圳市“鵬城青年愛心榮譽勛章”。

1999年夏天,叢飛第壹次來貴州織金縣義演,成了叢飛在貴州省大規模資助貧困學生的開始。從那時壹直到2005年病倒,叢飛先後6次到貴州安順市和織金縣扶貧助學。

1999年,叢飛獲得***青團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頒發的“關心支持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突出貢獻獎”。

2000年7月,叢飛獲邀參加香港慶回歸3周年晚會,受到香港觀眾熱烈歡迎。

2000年秋天,正在江蘇泰州演出的叢飛接到布吉鎮舉辦“金秋慈善義演”的通知,立即推遲在江蘇的演出,自己負擔機票回深圳參加義演。

2001年1月,叢飛隨深圳市義工聯前往貴州織金縣義演,資助了10個苗族、青族、土家族的貧困小學生。

2002年4月,叢飛參加每周三舉辦的恒浩公民道德建設表演,僅1年時間就為宣傳公民道德義務演出48場。

2002年8月,叢飛帶著6萬元和大批衣物,千裏迢迢趕到貴州貧困的黔南地區看望他的上百名孩子。

2003年2月26日,湖南省漢壽縣正式成立了“叢飛愛心助學基金會”。基金會是叢飛在資助了多名當地貧困學生後,捐資91000多元成立的。

2003年3月,叢飛隨團深圳市委前往貴州兩所手拉手小學進行回訪,在安順市龍宮鎮中心小學、獨山縣深黔塘香手拉手小學,他把身上所有的錢都資助給了吳紅翠、吳玉林等4名家庭生活困難的布依族小學生。

2003年春,非典肆虐。叢飛應邀赴小湯山為抗擊非典的醫護人員舉行慰問義演,壹切費用自理。

2003年年底,叢飛和邢丹舉行了簡樸而熱鬧的婚禮。

2003年12月,叢飛被***青團深圳市委和深圳市義工聯評為五星級義工。同年,被評為“深圳市第七屆文明市民標兵”。

2004年2月,被***青團深圳市委、深圳市義工聯推薦參評“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誌願者”。

同年,被***青團中央評為“中國百名優秀青年誌願者”。

2004年6月30日,叢飛前往貴州省織金縣慰問,7月1日舉行義演。

2005年1月26日,叢飛遠在貴州省織金縣官寨鄉的“女兒”晏語輕輕來到了深圳“爸爸”身邊。13歲的孤兒晏語輕輕在叢飛資助下已讀初二,寒假來臨,叢飛把無依無靠的輕輕接來過春節。

2005年1月,在重病纏身的情況下,叢飛強忍劇痛,多次積極參加東南亞海嘯賑災義演。

2005年3月,36歲的叢飛被癌癥擊倒。因無錢治病,陷入困境。

2005年4月12日,《深圳特區報》隆重推出徐華采寫的第壹篇有關叢飛事跡的報道《有點傷心,但不後悔》,全文長達4000余字,並配發大幅照片。

2005年4月13日,《深圳特區報》又推出長篇後續報道:《本報昨日關於愛心歌手叢飛陷入困境的報道引發強烈反響——“絕不能讓好人傷心”》。

此後,叢飛的事跡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和社會廣泛關註,有關報道在《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新浪》、《搜狐》大量轉載,並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紛紛派記者來深圳采訪叢飛,中央電視臺就先後派出《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同關註》、《經濟半小時》、《藝術人生》、《面對面》、《文化訪談》等12個節目組采訪報道。

2005年5月12日,醫院的活檢報告顯示:叢飛胃部患有惡性程度很高的低分化腺癌並已經擴散。

2005年5月20日,***青團深圳市委作出“向和諧深圳愛心楷模叢飛同誌學習的決定”,號召全市廣大***青團員、義工組織和青年向愛心大使叢飛學習。

2005年5月27日上午,叢飛在病房宣誓加入中國***產黨。

2005年6月17日,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劉潤華受民政部部長李學舉委托,前來看望叢飛。

2005年6月21日上午,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副書記李意珍、秘書長戴北方等幾位市領導和有關方面的領導,前來探望叢飛。

2005年7月,***青團中央書記處第壹書記周強批示,叢飛同誌的事跡十分感人,其奉獻精神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時代風貌,應大力宣傳叢飛事跡,在廣大青年中形成弘揚誌願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的熱潮。

7月7日,受***青團中央第壹書記周強同誌委托,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爾肯江·吐拉洪前往深圳人民醫院看望叢飛,代表團中央、全國青年誌願者協會,為叢飛頒發“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金獎”證書,並稱贊叢飛是當代青年楷模。

2005年7月14日,中國文聯、中國音協在京召開向叢飛同誌學習座談會。

2005年8月4日,香港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吳小莉采訪叢飛。

2005年,叢飛被評為該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2006年4月20日20時40分,叢飛因病治療無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去世。

11年來,叢飛參加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務服務時間累計3600小時,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先後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的貧困兒童178名。

看在我這麽辛苦的份上,把我弄成最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