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閉的便利店供應鏈平臺
隔壁曾經被認為與7-Eleven、全家福等品牌競爭的便利店,現在已經徹底倒閉,涉及100多家門店。
突然完全停業
通知函稱,因上述公司背後唯壹投資人被上海警方調查,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因為公司處於發展階段,還沒有真正實現盈利,還需要投資人的註資來運營,店鋪本身的銷售收入還是入不敷出。目前公司賬戶已被部分供應商起訴至法院進行財產保全,賬戶資金已被凍結,公司賬戶已無可支配資金。由於無法與公司法人和股東取得聯系,供應商和鄰居方便的債權只能通過法律途徑保全。
公開資料顯示,鄰裏便利店隸屬於鄰裏(北京)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2015年7月,7-Eleven北京高管王耔帶著近30名管理層離職,創立了隔壁便利店品牌。
工商資料顯示,鄰裏便利店由鄰裏(北京)貿易有限公司開辦,2015年4月在北京市西城區註冊,註冊資本1億元。其董事長兼總經理是從7-11離職的王耔。
我家鄰居壹年高速擴張了60多家店,裝修和商品陳列都是日式風格。鄰家便利甚至威脅壹年內在北京開200家店。
鄰裏便利目前在北京市場有168家門店,現在已經有100多家門店基本倒閉。很多網友壹直在網上曬出隔壁方便購物卻被告知倒閉的圖文。
不幸的鄰居
鄰居的方便,之後的發展道路可謂壹波三折。2016年10月,王耔帶領壹些員工離開了他們的鄰居,加入了新興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便利蜂背後的投資者是去哪兒網創始人莊。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11月9日,內鄰家商貿(北京)有限公司股東由王耔、田賢、楊偉變更為賈偉平、王兆華。2017年5月19日,鄰裏股東由賈偉平、王兆華變更為雷寒、賈偉平、金運(深)股權投資有限公司
然而隔壁的便利卻陷入了壹系列問題。
“比如便利店要盈利,每天的營業額至少在5000 ~ 6000元。但是很多便利店很難做到,導致很多便利店虧損。在此之前,便利店迎來了通關潮。”資深零售商沈駿分析說。
除了業績壓力,快速擴張背後的金融危機也是對鄰居便利的挑戰。
在業內看來,隔壁綜合癥主要是背後的P2P問題造成的,導致目前資金凍結。這家便利店企業背後的投資人,靠的就是P2P模式。壹開始資金很多,擴張也很迅速。可惜後來資金被凍結,巨額貨款被拖欠。管理層無力回天,很難找到接盤者。最後只能選擇倒閉。
如今便利店行業處於前列,見福便利、今日便利、天天便利紛紛獲得融資,其中今日便利目前估值超過30億元。而結合智能運營的無人便利店等新零售業態也逐漸興起。“快速擴張和各種融資的背後,壹定要註意風險。在經營上,便利店是瑣碎的低利潤行業,經營好不容易。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擴張太快提振資金不壹定是好事,但是投資太快太快就會導致失敗。”沈駿指出。
好鄰居總經理葉濤曾對媒體這樣描述:“便利店本身就不同於大賣場,不能單純靠賣貨來帶來很大的提升。便利店是零售中最辛苦的行業。是便利店的門。可怕的是當妳行動的時候
相關問答:逾百家鄰家便利店為何停業?突發!資金鏈斷裂,逾百家鄰家便利店停業。
曾經壹度被認為會與7-Eleven、全家等品牌抗衡競爭的鄰家便利店如今卻全面停業,涉及100多家門店。
8月2日淩晨獲悉,鄰裏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向供應商發出告知函稱,公司於8月1日起停止總部各項業務,並陸續停止門店營業。停業原因是由於公司資金發生問題,目前該公司賬戶內已無可支配資金。
突如其來的全面停業
根據告知函顯示,由於上述公司背後唯壹出資方受到上海警方調查,導致公司銀戶賬戶被凍結。因為公司處於發展階段,尚未真正實現盈利,依舊需要投資方註資經營,靠店鋪自身銷售收入仍然入不敷出,且目前公司賬戶已被部分供應商訴訟至法院進行了財產保全,賬戶資金已被凍結,公司賬戶內已無可支配資金。由於無法與公司法人及股東取得聯系,供應商與鄰家便利的債務債權,只能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訴訟保全。
公開信息顯示,鄰家便利店隸屬於鄰裏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5年。2015年7月,7-Eleven北京高管王紫帶著近30位管理層集體離職,創立了鄰家便利店品牌。
工商資料顯示,鄰家便利店由鄰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開設,於2015年4月註冊於北京西城區,註冊資金為1億元,其董事長及總經理均為從7-Eleven離職的王紫。
鄰家曾在壹年內高速擴張60余家門店,裝修和貨品陳列等都屬於日系風格。鄰家便利甚至揚言壹年內要於北京地區開設200家門店。
鄰家便利目前在北京市場有168家門店,如今這百余家門店基本全面停業。不少網友都紛紛在網絡上曬出去鄰家便利購物卻被告知要停業的圖文信息。
命運多舛的鄰家
鄰家便利此後的發展道路可謂壹波三折。2016年10月,王紫帶領部分員工從鄰家離職,加盟新崛起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便利蜂背後投資方為去哪兒創始人莊辰超。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11月9日,鄰裏家商貿(北京)有限公司股東由原來的王紫、田_、楊威變更為賈衛平和王招華。2017年5月19日,鄰裏家的股東又由原賈衛平、王招華變更為韓磊、賈衛平及錦雲(深圳)股權投資有限公司。
然而,鄰家便利陷入了壹系列問題。
便利店行業如今正在風口,不少品牌都獲得資本青睞,但隨之而來的業績壓力也非常大。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便利店報告》顯示,便利店的運營成本正在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租金和人工,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電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
“比如壹家便利店若要盈利則每日營業額至少在5000~6000元,然而很多便利店都難以達到,導致不少便利店都虧損,此前便利店迎來過關店潮。”資深零售人士沈軍分析。
除了業績壓力,高速擴張背後的資金危機也是鄰家便利所面臨的挑戰。
公開資料顯示,鄰家的監事壹職的項建安還是北京萬卓智匯商貿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占股40%,持有另外60%股份的是高通盛融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高通盛融是善林金融創始人周伯雲投資的公司之壹。投資方善林金融,線下理財平臺在全國涉及600余家分公司,旗下包括資產端善林(上海)商務咨詢有限公司、善林(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以及多家P2P平臺,如微美貸、億寶貸、鑫隆創投、善林寶,眾籌平臺“點贊網”等。然而,2018年4月,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伯雲因涉嫌違法犯罪,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已依法立案偵查。
在業界看來,鄰家的結癥主要還是背後P2P的問題導致往來資金凍結。這家便利店企業背後投資方靠P2P模式,最初有不少資金,擴張也很迅速,可惜後來資金凍結,拖欠了巨額貨款,經營層面已經無力回天,接盤者也很難找,最終只能選擇停業。
如今,便利店行業正處於風口,見福便利、Today便利、每壹天便利都陸續獲得融資,其中Today便利如今的估值超過30億元。而無人便利店等結合智能化運作的新零售業態也逐步出現。“在高速擴張和各類融資的背後,壹定要註意風險,在經營方面,便利店是瑣碎且低毛利的行業,要經營好並不容易。從投資角度而言,過快地擴張和資金的助推未必是好事,急功近利地投入反而會引發敗局。”沈軍指出。
好鄰居總經理陶冶曾經對媒體這樣描述:“便利店本身就與大賣場不壹樣,並不能簡單依靠售賣商品帶來巨大的提升。便利店在零售裏最難的行業。便利店是門口。可怕的是在於,妳壹打開門,前面是綠草地還是懸崖都不知道。”
來源:百家號
相關問答:8月1日北京鄰家便利店大規模關店,妳怎麽看?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註”
8月1日北京鄰家便利店***計168多家門店全面停業. 鄰裏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向供應商發出告知函稱,公司將於8月1日起停止總部各項業務,並陸續停止門店營業。
原因是背後的的出資方善林金融出資方出事,導致公司銀戶賬戶被凍結,資金鏈斷裂所致。
鄰家便利店停業基本是宣告破產,因為停業,很多供應商將面臨貨款追償不回來的問題,損失將十分慘重。
而員工可能要賠上1-2月的工資,而且在履歷上也是不光彩的壹筆。
鄰家便利店的關門給了連鎖便利店行來壹記悶棍,敲醒不少人,從這起變故中我們可以得到幾點血的教訓:
1、背靠P2P融資平臺來發展是靠不住的。
P2P融資平臺,這幾年處於風口,融資快,發展迅猛,可是這是壹場資本的遊戲,是壹場豪賭,裏面的暗礁、洶湧不是幾個光鮮的廣告就可以掩蓋的。
壹旦某項投資踩雷,沒有資金補上,那將直接陷入萬劫不復,大老板失聯、跑路是最經常的玩法。
而鄰家便利店的幕後投資人:善林金融於今年4月份就已經被警方認定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並凍結了資產,可是鄰家便利店並沒有立即關門止損,而是想再搏壹搏,撐到7月底才來公布關門。這是對供應商及員工極不負責的表現!
2、便利店雖然處於風口,但是壹定要有實力才可以去參與競爭。
便利店因其穩定的現金流、快速便捷的消費模式、穩定的客源,使得便利店模式獲得很多資本的投入,包括京東及順豐,成為壹個投資的風口。
2017年便利店行業景氣指數高達80,大幅高於景氣榮枯線 21.68,因此,成為投資的首選。
便利店雖然有這麽多的優勢,但這個市場也有很多的問題:
1)便利店並不是賺快錢的行業
隨著高房價伴隨著是的高昂的房租,這是便利店的壹項重要成本。還有持續高漲的員工成本、水電氣費、商品損耗、廣告宣傳、設備折舊等等。在剛開店時,因客流量段時間不能起來,沒辦法立馬盈利。雖然有現金流,可是現金需要再投入進去采購商品。
所以,便利店是壹種長期投資的行為,想賺快錢的企業不建議入行!
2)便利店擴張速度要量力而行
鄰家便利店在開業時,投資方對CEO王磊的要求是:“1年新開20000家便利店”,這壹看就是外行的做法。
便利店龍頭老大7-Eleven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在日本才建立起20000家門店。而鄰家投資方顯然是外行,外行指揮內行,怎麽行得通?
3)便利店的市場競爭慘烈。
比如行業領頭羊7-Eleven, 科技巨頭投資的京東便利店、順豐優選等,都背靠著雄厚的資本,大家都采取通過快速擴張來贏取市場份額,都想通過打死對方,自己成為市場的主人。
4)便利店對資金的依賴非常高。
而且很多便利店都是采取低價搶市場的戰術,剛開店,其收入根本不夠進貨,全都需要依賴持續的投資。全靠燒錢,靠補血,壹旦輸血不即使,沒錢進貨,那麽可能就要面臨倒閉的風險。
5)便利店定位雷同,缺少差異化競爭。
這樣壹來,便利店能否做好,全靠人流量,靠位置取勝。
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