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世園會的主要景點

世園會的主要景點

“大挖掘園、山之迷徑園、植物學家花園、通道園……”這壹個個標新立異的名字再配上那壹座座風格迥異的園林,讓大師園成了西安世園會最奪人眼球的景觀區。作為此間唯壹壹位中國設計師,來自北京多義景觀規劃設計事務所的主持設計師王向榮不僅奉上了充滿中國韻味的“四盒園”,同時也參與了整個大師園區的設計、協調以及建設事宜。回憶起大師園籌建的過程,王向榮的言語中至今充滿興奮。

花園也要有“思想”

“在約18000平方米的區域內,劃出了9個面積各為1000平方米的地塊,我們希望選擇9個不同國家的設計師,每人設計壹個花園。設計師的選擇標準是什麽呢?基於對展覽花園的理解,我們首先要選擇具有深刻思想的設計師,因為大師園首先要有思想性,要展示設計師的思想,展示設計師對花園藝術的深層理解。”

“其次,我們要選擇有創新精神的設計師,他們的設計必須具有創新性、實驗性和前衛性,他們能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花園這門傳統的技藝,發現花園設計的新的可能。”

“再者,大師園要麽能給人以愉悅,引起好奇,要麽幽默詼諧,引發歡笑,或是寧靜雋永,引人深思,但壹定會挑戰大家心中的傳統的花園概念,並傳遞出設計者對花園的與眾不同的思考。”

“最後,設計者壹定要有許多已建成的引起廣泛關註的作品。”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設計師,但是有思想、有創新精神並有被廣泛關註作品的設計師並不多,這讓王向榮很快就確定了設計師的人選:“我們從目前世界上園林設計做得最好的國家中選取了8個國家,然後再從中選擇這個國家中最好的也最適合設計大師園的事務所和設計師。”

看著壹個個建築大師圖紙上的園子最終在西安世園會變成現實中的“美麗園”,王向榮長籲壹口氣:“要協調這些世界頂尖的建築設計大師可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設計階段我們之間要經常溝通,為了9個大師園的設計,我和大師們接收發送的關於設計討論的電子郵件少說也有數千封,有時候壹天就有幾十封,尤其是各個國家的時差不同,有些大師的郵件要求馬上回復,所以很長壹段時間我們都處在‘沒日沒夜’的工作階段。”

大師風格各不相同

“設計大挖掘園的Topotek 1是當今德國最有活力的事務所之壹,我曾在柏林、沃爾夫斯堡及德國Eberswalde看過他們的幾個作品,印象很深。Topotek 1的設計很具藝術創意,簡明而神奇。他們的大師園出人意料,極為大膽,富有想象。”

“迷宮園的設計師Martha Schwartz是我們的老朋友,我曾經看過她的3個作品,這些作品反差很大。Martha總是具有無窮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她不會拷貝別人,也不會重復自己。她的花園總能給人以快樂,甚至是壹些幽默。Martha也總是嘗試新的材料和新的可能。在大師園中,Martha又用了壹種新材料,這肯定會給花園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師園***有9個花園,但視覺的焦點壹定會是Weat8設計的萬橋園。在9個設計事務所中,Weat8是規模最大、涉及領域最廣的事務所,這些年更是在世界範圍內建成了許多作品。我曾經在荷蘭及西班牙看過Weat8的不少作品。無論在哪,類型怎樣,Weat8的設計都有較強的視覺沖擊。Weat8的大師園也壹樣,很誇張,有張力,引人註目。我想,如果大師園要印宣傳冊,封面只能選壹件作品的話,那麽Weat8的花園是不錯的選擇。”

全新理解園林藝術

對於唯壹代表中國的大師園“四盒園”,王向榮這樣解釋他的創作初衷:“世園會在中國舉辦肯定要考慮有中國的特點、中國花園的精神。不僅是我,其他的大師也想把他們理解的中國文化表現出來。園子都比較小,想表達很多內容、很高的境界比較難。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做壹個中國精神的花園,讓中國人感覺到它還不太陌生。但是我不會重復中國以前的東西,我壹定會做壹個新的東西,否則就談不上大師園了,談不上創造壹種思想。新的東西要有東方的、中國的思想、情趣在裏面。現在這個四盒園盡管很小,但它會讓妳感到變化莫測。另外的8個園子,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好的設計師的作品,我希望我的這個園子是和他們並列的,至少是壹個平起平坐的水準。某些方面能夠顯現出中國設計在國際的地位和成就。作為設計師,希望大師園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觀,希望觀眾來看大師園時,能對園林的藝術、花園的藝術有壹個新的理解。更加開放、包容、全新地理解和接納各種風格不同的花園。”

“全世界所有的博覽會目的都是壹樣的,就是要展示最新的東西。我非常欣賞本次西安世園會展示了很多世界園林園藝方面最新的成就和技術,和別的園林展覽會相比,我覺得,西安世園會是壹屆非常具有思想創新的世園會,開放、包容各種風格,而不是固守以往的經驗。在這其中,大師園是最具創造性的花園,屬於特殊案例,就如同壹場華麗的時裝展。妳可以看不懂,可以不接受,因為未來不只壹個模板。提供壹個更寬泛、更包容的理解,這才是國際性展覽的意義所在。”

萬橋園

主要看點:蕭蕭竹林,起起伏伏的橋,體悟生命的故事

展園介紹:每座園林都有壹個故事。它們是詩,在訴說。萬橋園講述的是生命的故事,人的生命之路。這條路跌宕起伏,忍辱負重。在這座園林中,生命是壹條綿延不絕的蜿蜒小路,小路深入茫茫自然,帶妳去渡萬座橋。

整個園子由橋、小徑和竹子組成,壹條單方向的礫石小徑只設壹個入口和壹個出口,貫穿全園。狹窄的小徑象征著生命,帶領參觀者遠離寬敞的大道和人群,深入茂密幽深的竹林,走過每壹座橋。參觀者身處園中,不知自己所處為何,也無法看見前路還有多遠,唯壹可以清楚把握的,僅僅是此時此刻的自己。或許還可以隱隱聽見,透過竹叢傳來的在其它小徑上探索前路的隱隱人聲。

所有的迷局和不解在五座彩虹般的拱橋上得到了解答。當參觀者沿著狹窄陡峭的樓梯艱難地登上橋頂,壹目了然的不僅僅是已遠在腳下的竹林,整個世園會的山山水水也盡收眼底。

設計師:高伊策

萬橋園由荷蘭著名風景園林師、哈佛大學風景園林學教授、West8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事務所主創設計師高伊策設計。高伊策的設計思想源於多種藝術思潮的影響和他對自然的獨特理解。他的設計作品個性鮮明、風格多樣,反映了荷蘭景觀的典型特征,是人類和自然***生的舞臺。

四盒園

主要看點:欣賞空間和詩意的花園

展園介紹:這是壹座中國園林的典型結構,將它命名為四盒園——來自四合院的諧音。四盒園由春盒、夏盒、秋盒、冬盒四個不規則方塊景觀組成。花園的南部是兩個出入口,木制的門可以開啟和關閉。踏進主要入口便進入“春盒”,跨過壹座小橋,來到“春盒”的中央。坐在長椅上,透過墻上的門窗,可以看到主庭院的景色以及四周春意盎然的竹叢。“夏盒”是用木頭做的壹個花架屋,上面爬滿葡萄,如同壹個西北的農家院。由於木頭的搭接方式不同,花架具有強烈的光影效果和戲劇性的視線通透體驗。“秋盒”由石頭砌築而成,其地面比中心庭院高出了1米,墻上有許多正方形的窗洞,形成壹個個畫框。透過這些畫框,人們可以看到花園內外不同方向的景色。“秋盒”的頂面是金屬網,上面爬滿爬山虎。“冬盒”是由青磚砌築而成的盒子,裏邊白色沙石地面,如同冬雪。在“冬盒”,人們可以坐在長椅上,欣賞中心庭院的景色,也可以透過磚墻上的空洞,看到“春盒”外的竹叢——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從“冬盒”人們可以走出花園,也可以重新進去“春盒”,開始另壹個四季的循環。花園的地面統壹在整體的流動的線形之中,並附予植物、白色沙石、黑色沙石、瓦及薄水面等不同材質。能在西安世園會上,與世界上最好的風景園林師***同設計各自的大師園,是壹次難得的經歷。每個設計師都會在自己的花園裏展示他們對園林藝術的理解。在四盒園中,設計師追求的是花園的空間情趣和花園的詩意,希望四盒園具有濃厚的中國園林的意境,且寧靜、深遠,發人深思。

設計師:王向榮

王向榮是北京多義景觀規劃設計事務所主持設計師、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園林》學刊副主編、《風景園林》學刊主編、香港大學榮譽教授。

植物學家花園

主要看點:前庭、外院和內室,諸多珍奇植物鬥艷

展園介紹:“植物學家花園”是對E·H·威爾遜的緬懷。E·H·威爾遜是大不列顛最著名的植物引種家之壹,在20世紀的前11年中他曾多次到享有“花園之國”美譽的中國考察。

“植物學家花園”包括壹系列的獨特空間。前庭營造了從世園會的外部到花園內部空間的過渡,庭院的地面用內嵌的陶土和平板磚進行鋪裝,四周用磚墻進行圍合。外院種有水杉,在這些樹林下,鋪著壹大片開花植物和蕨類植物,有紅花綠絨蒿和全緣綠絨蒿,這兩種植物都是由威爾遜在西藏的高地中首次發現的,他將這兩種植物描述成最美麗的阿爾卑斯山植物。遊客從外院可沿著散步道到達內院,這裏設有壹個圓形的圍墻花園。在圍合內,還有壹個異國情調的花園,向遊客展示成千上萬種由E·H·威爾遜在中國各地搜集而來的植物,其中包括峨眉百合,這是威爾遜最有名的發現之壹。

設計師:布裏奇·班尼斯和艾克·霍夫曼

布裏奇·班尼斯和艾克·霍夫曼是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領軍人物,著名Gross.Max景觀設計事務所主創人,曾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競賽壹等獎、科爾切斯特邀請賽壹等獎等國際獎項。

大挖掘園

主要看點:神奇的大地洞,傾聽世界那頭的聲音

展園介紹:人人心中都有壹個世界夢,幻想著世界另壹端的景象,也許是因為距離產生美,也許是對異域文化的向往,或是對未知地理的著迷,“孩童時代大人們會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壹直挖地洞,就會挖到中國去。”

地球另壹端是什麽樣的景象?在大挖掘園中,建築大師就創造了挖地洞的結局,即地洞到達地球另壹端的那壹個出口。在這個出口,地洞像壹個喇叭口“噴湧”而出。當妳接近地洞時,還能夠聆聽到世界另壹端的聲音:那是來自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奶牛,這是來自紐約交通幹道上的通勤者,還有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海員,以及歷史悠久的德國街區。這些聲音能夠激發遊客的想象力,把遊客帶出中國,離開花園,離開地洞,到達世界的另壹端。

設計師:馬丁·雷恩·卡諾

大挖掘園的設計師是德國Topotek 1事務所主創設計師馬丁·雷恩·卡諾。Topoteck 1是德國最先鋒的設計公司之壹,思想前衛、大膽,具有極強的創造性。其設計、規劃和建設的公園、廣場、運動場、庭院和花園,符合現代社會可變性、交流性和感覺上的要求。

迷宮園

主要看點:中國建築風格的西式迷宮

展園介紹:迷宮園由3米高的西安傳統青磚墻構成,遊人從園外只能看見壹個3米高的青磚“大匣子”。花園中的空間被分成壹系列狹長的走廊,這些走廊上空沒有封頂,擡頭可見藍天與白雲。走廊寬度不同,大部分只有2米寬,每兩堵墻之間留用空隙,種植翠綠的垂柳。在垂柳的枝條上,系了1000多個小銅鈴,每當微風吹過,它們就能發出叮咚聲。

走進園中,遊客可以很方便地通過拱門,穿行於不同走廊。有的走廊是互相平行的,有的走廊間隔寬窄不壹。在走廊的末端,還設有壹個3米高的大鏡子;在鏡子中,這些走廊的長度無限延伸下去……妳通常能夠走進相鄰的走廊,但有時又會闖入壹個小的周圍布滿鏡子的房間或是遇見其他意想不到的情景,迷宮帶給妳的神秘感會突然降臨。在穿過6條走廊之後,細心的遊客可能會感覺到空間在微妙地拓展和收縮,走廊也在迂回曲折中變化。

設計師:Martha Schwartz

迷宮園由美國MSP事務所Martha Schwartz設計,他是世界著名景觀建築大師、藝術家,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榮譽院士,Martha Schwartz設計事務所主創人。在西安世園會裏,他設計了壹個同時具有中國、美國特色的迷宮,是中國建築表現西方文化的大膽嘗試和探索,是中美文化融合的結晶。

山之迷徑園

主要看點:整個花園由中國的藤編籬笆圍合起來,漫步園區可體會人與自然同在的奇妙感覺

展園介紹:山之迷徑園的設計靈感源自中國山水畫,致力於構建壹處人造景觀,使其盡可能表現自然。整個園子呈壹個三角形展開,三角形的山體上,樹木等植物錯落分布,密而不亂,花園所選的材料全部取自天然。樹木的排布考慮到了生長各需的小氣候,松柏類種植在花園中地勢較高的地方,花灌木和草本植物則種植在地勢較低處。整個花園由藤編籬笆圍合起來,以確保花園的私密性,並在其上爬滿攀援植物。

設計師:貝娜蒂塔·塔格利亞布

全世界只有不到10%的註冊建築師是女性,貝娜蒂塔·塔格利亞布是其中之壹。她是西班牙新銳建築事務所EMBT創立人之壹,曾獲西班牙第壹屆全國建築經濟獎、歐洲ITALSTAD獎等,主持設計了上海世博會西班牙國家館。

通道園

主要看點:引導遊客對永恒與瞬間進行沈思

展園介紹:花園裏主要分布著墻體,其間點綴著壹些開口,讓人們可以壹瞥前方花園那若隱若現的景色。花園的盡頭有壹扇月洞門,這也是對生命周期的隱喻。扭曲成型的松樹似乎在挑戰地心引力,證明它的萬年長青。這種永恒與花園裏植被的瞬間形成了對比。在園子裏,遊客可將植物種子撒播在砂礫地上,種子可在砂礫地上隨意紮根和發芽,並呈現不同狀態。無論何時何地,植物生命都是播種、繁殖和蔓生。

設計師:Vladimir Sitta

通道園的建築師Vladimir Sitta是西澳大利亞大學教授,澳大利亞TERRAGRAM總裁。他的設計風格帶有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簡約而現代,曾獲得1981年、1986年度柏林彼得約瑟夫倫訥國家獎,以及2002年度澳大利亞景觀建築師學會特優獎。作為壹位在國際景觀設計業界頗具影響力的設計師,Vladimir Sitta的設計項目以創新著稱,設計風格簡約現代。

黃土園

主要看點:壹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探求和理解

展園介紹:在中國,“土”的意義重大,中國文化源自黏土,黏土為西安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西安位於肥沃的黃土高原之上,毗鄰黃河支流渭河。黃土是山體風化的最後產物。它隨後分解出化學成分,並保留鈣、鎂、鐵等其他物質。在風力的作用下,黃土能夠堆積形成肥沃的平原。那些含有黃土的土地被人們開發用作耕地,養育著幾百萬的中華兒女。

黃土園含有黏土元素以及壹個不規則的平底水池,其面積為315平方米,深40厘米。池中絕大多數黃土都是從黃河收集而來。這個淺水池就像壹個微型黃河河灘,遊客在園中,可在其中行走。這個微型河灘也會展現豐水、幹枯等不同河灘景態。園中的植被設計很獨特,昆蟲、青蛙等田園小動物也成為園子設計元素。每當晚風習習,竹林中的風聲與青蛙的呱呱叫聲糅合在壹起,讓人們盡情享受泥土的樂趣。

設計師:史蒂格·L·安德森

黃土園由丹麥著名景觀設計師、北歐景觀設計領軍人物、著名的SLA景觀設計公司主創人史蒂格·L·安德森設計。他從自然、人類、人類行為以及自然的變化獲取靈感,將風景園林視為壹種過程,而不是壹種設計。他認為風景園林的根本是關註自然,風景園林可以提出構建新環境的新可持續性方案,以實現生命與環境的平衡。

山水·中國地圖園

主要看點:置身三維立體的中國山水中,感受大師的思維

展園介紹:山水園通過拓展邊界,讓遊客置身於壹個微觀世界,通過現代樣式,對花園藝術的傳統主題進行演繹。園子遵循大型皇家園林的法則,微縮中國地圖,但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微縮景觀,而是把地圖中的河流、不同高度的大地,全部轉換成抽象的線條,再借助線條勾勒出輪廓線。隨後的這些輪廓線賦予花園以形,制造三維立體的山水·中國地圖,再精心布置著不同季節著色的植物組群,讓植物的生長枯榮,給予地圖生命力和中國山水畫的意境。

在山水園,不同的季節遊客會有壹些獨特的發現:裸露土地突出的壹些開敞輪廓線,淹沒於壹年生植物群落中的壹些輪廓線等。它們以不同標高勾畫出的廊道,精心布置著不同季節著色的植物組群之間的空間。

設計師:凱瑟琳·摩斯巴赫山水·中國地圖園由法國Mosbach風景園林事務所主創設計師凱瑟琳·摩斯巴赫設計。她是《PagesPaysages》雜誌創始人及主編、賓夕法尼亞藝術學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曾獲2003RosaBarba歐洲景觀設計獎、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大獎。

相關鏈接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以“天人長安·創意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生”為主題的2011世界園藝博覽會在西安浐灞生態區舉行。西安世園會園區總面積41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88公頃;標誌性建築有長安塔、創意館、自然館和廣運門;主題園藝景點分別為長安花谷、五彩終南、絲路花雨、海外大觀和灞上彩虹。

西安世園會***設置室外展園109個,包括國際展園、國內展園、大師園、企業展園、專類園、創意園等,分別從不同角度詮釋了中國的人文山水、世界各國的民風民俗、中西方著名園藝流派和國際壹流的園林園藝等。其中,占地18000平方米的9座大師園由9位國際知名景觀設計大師親自設計,以表現現代景觀設計的潮流及趨勢,堪稱本屆世園會最具創造性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