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偉的其他思考
大師已逝中國動畫產業何去何從?
妳也許不認識特偉是誰,但想必妳壹定看過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就是這些風靡壹時的水墨動畫均出自特偉之手。這些動畫片都是曾經影響過中國的60後、70後乃至80後的。壹代又壹代的中國人在特老手下的水墨動畫中成長、成熟,而如今特老也邁出了人生的最後壹步。人們在惋惜大師離去同時,不禁會發問,中國的動畫產業將何去何從?
世界每壹個動畫產業大國都是有其特色之處的。例如日本的漫畫青春活力、美國的三維動畫個性張揚,而反觀我們國家的動畫產業,除了特老的水墨動畫能夠代表我們民族的特色以外,似乎其他的動畫片都是人雲亦雲,照搬著其他國家的樣子去做。但說實話這些“照搬品”似乎連人家的六成都沒有學到。雖然,《虹貓藍兔》系列還可以讓我們國人為之驕傲壹下,可其過分誇張的表演形式,似乎是只適合兒童欣賞。看看國外的動畫片,為什麽美國的《玩具總動員》、日本的《千與千尋》乃至法國的《高盧英雄》系列等能讓成年人都看得津津有味。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在市場的大框架內,自主品牌意識對於商品而言是起著生死存亡的作用的。動畫片也是壹樣,沒有自主品牌沒有自我特色就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中國的動畫產業就是存在有著這樣的弊端。雖然我們想妄圖通過別人的動畫創作形式來創作出我們自己的動畫,但畢竟核心技術是掌握在人家手裏,妳想學人家畫烏龜也只能畫出王八。所以此路是不通的。既然不通,為什麽不來發展壹下我們自己的特色水墨動畫呢?要知道外國人是連毛筆都提不起的,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用我們的民族特色向世界展示出中國的動畫乃至文化精髓。可除了特老及壹些老壹輩大師的作品,我們似乎很是難找到其他的像樣的水墨動畫了。
其實動畫片是兒童乃至不少成年人的精神食糧,若我們的動畫沒有做好,我們的兒童、我們的觀眾自然會選擇國外壹些更優秀的動畫作品。當歐美動畫、日本動漫帶來的價值觀充斥在我們下壹代的腦子裏時,試問他們長大後會以什麽樣的眼光看待我們這個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