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平臺為什麽關停
網絡互助平臺由於門檻低、每次分攤的費用少、準入門檻低等原因,受到了大量人群的參與。在參與網絡互助的人群中,收入處於中低水平、沒有購買商業保險的人占了很大的比重。他們通過參與網絡互助的方式,提升生活安全感,為自己與家人帶來了“保障和安全感的提升”。
既然網絡互助平臺有這麽多好處,為什麽現在又紛紛關閉呢?現在看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國家的監管越來越嚴格為平臺運營增加了不確定風險
互助平臺人群基數巨大,雖然每個人的收費不多,但募集到的總量卻是巨大的,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管,很容易造成資金的流失。當前社會上有不少人提議將網絡互助納入銀保監會監管框架內,加快實現行業立法,建立完善的資金監管制度。隨著監管形勢的加劇,沒有保險牌照的網絡互助平臺可能會遭遇巨大的政策風險,這也是為什麽各家互聯網公司紛紛選擇了收手,關閉互助平臺的壹個重要原因。
2.分攤金額持續上漲流失人數增加
發病率不變的前提下,參與人數越多,生病的人就會越多,申請理賠的人多了,分攤金額就漲了,這就導致各互助平臺的分攤金額不斷上漲,造成參與互助的人員流失。
以參與人員最多的相互寶為例,其2019年全年分攤費用為30元,到了2020年就上漲到了91元,上漲了3倍,其直接影響就是2020年12月第壹期,相互寶整體參與分攤人數為10332.16萬人,較前壹期下滑-1.73%。
水滴互助更是自2019年起便逐步下行,2020年末分攤會員數為1312萬人,不到2019年最高點4352萬人的三分之壹。
互助平臺運營是靠收取管理費來維持的,平臺參與人數減少,管理費收入必然下降,進而影響到平臺的運營維護,在這種情況下,壹些平臺選擇主動停止營業。
互助平臺的紛紛關閉,讓仍在持續參與平臺互助的網友感到十分震驚,他們大部分都為家人購買了互助服務,平臺突然發布關停通知讓他們感到十分茫然,感覺自己幾年的付出都白費了,對這種突然關閉的情況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