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由哪幾部分組成?
風箏由骨架、風箏面、尾巴、提線、放飛線五部分組成。
普通風箏壹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紙做風箏面,其他復合材料包括絲絹、尼龍布、塑料膜或竹篾、紗紙條、馬拉紙等。
竹子是制作風箏骨架的主要材料,可選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韌性做風箏的骨架。風箏的骨架可根據個人愛好來編制,如蜻蜓狀、蝴蝶狀等。
紙是蒙糊風箏的主要材料,以質薄纖維長而均勻,富有韌性,耐濕耐沖擊,色澤白而潔者為佳。把紙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線,風箏就做好了。
擴展資料放風箏也是壹項健腦運動,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僅僅處理好放風箏和風向風速的關系,就得讓放飛者動壹番腦筋:風箏飛起來的必要條件是地面有風,但風速過大也不好放飛。
放風箏能使人情緒開朗、心境愉悅。放飛時,大腦高度集中,無疑會消除人的內心雜念;放飛者極目藍天,其心胸也會感到開闊;此外,春季草長鶯飛,觸目皆景,放飛風箏,是壹次人與自然的美好對話。
百度百科—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