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手抄報簡單內容 簡短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以下是關於端午節的簡短手抄報內容:
主題:端午節
1、節日由來:端午節,又稱龍舟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農歷的重要節氣之壹。端午節除了是壹個節日,還寄托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之壹。
2、龍舟競賽:端午節的主要活動之壹是龍舟競賽。人們會組織龍舟隊伍,在江河湖海中劃龍舟,以紀念救援投江的屈原。劃龍舟是壹項富有挑戰性和團隊合作精神的活動,也是壹種傳統的娛樂方式。
3、粽子食用:端午節的傳統食物是粽子,它是用糯米、豆沙、肉等食材包裹在竹葉或者艾葉中,蒸煮而成的。粽子有各種口味和做法,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俗和特色。
4、塞艾草和掛艾葉:在端午節期間,人們還會掛艾葉和塞艾草。艾葉被認為有驅邪和保護作用,人們相信掛艾葉可以驅除邪氣,保佑平安健康。
5、習俗活動:除了龍舟競渡,人們還會進行壹些傳統的習俗活動,比如戴香囊、編草人、風箏比賽等,增加節日的歡樂氛圍。端午節既是壹個傳統節日,也是人們弘揚中華文化,強化民族精神認同的重要時刻。
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的來源與中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據傳說,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和政治家,他以才華橫溢和忠誠愛國而聞名。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78年,楚國國力衰退,外敵入侵,內亂紛爭。屈原作為楚國宰相,為了改革國家,他提出了壹系列的建議,但卻遭到了當時貴族的排斥和激烈的政治鬥爭。最終,他被迫離開宮廷,流亡到江南地區。
屈原對於國家的痛苦和失望,寫下了許多悲憤的詩歌,表達了他對於國家未來的憂慮和對於貴族腐敗的批評。然而,這些努力最終沒有改變現實,他感到絕望,最終在五月初五這壹天投江自盡。
當屈原的崇敬者得知他的死訊時,紛紛劃船出去搜尋他的屍體,並投食飯團以阻止魚蝦吃掉他的身體。人們還敲擊竹竿和擊鼓嚇趕魚蝦,並劃船在江中來回尋找屈原。這就是後來形成了劃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
為了紀念屈原的犧牲和表達對他的崇敬,端午節作為國家的傳統節日被設立。在這壹天,人們劃龍舟、吃粽子、掛艾葉,以及進行其他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此來懷念屈原和表達對他的敬意,同時也寄托了人們對於平安健康的祝福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