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市值兩個月蒸發近萬億港元,這是怎麽回事?
美團市值兩個月內蒸發近萬億港元,具體的原因官方給出的答案是:由於受美團開展的新業務,美團優選,買菜,閃購,無人駕駛等這些業務的影響。
那麽有人就可能要問,新業務都是為了幫助平臺更好的賺錢,如果不能賺錢反而虧損,還要受到其他名聲等影響,那為什麽還要做。首先,出現這些當然不是每個資本家願意看到的結果,但為了長遠利益,這未必不是個必要的成長過程,在選擇做任何新增業務的時候,放在誰身上都不能100%精確的測算到多少盈虧。
其次是各大平臺利用新增業務競爭試圖脫穎而出,那麽其他平臺為了不被落後,就只能順勢而行,美團亦是如此,所以才新增了很多流行的業務。那麽在這些新增的業務當中,最為燒錢的是屬於當下非常流行的社區團購。
壹,多種因素造成社區團購成為重資產模式運營
壹般情況下,我們認為社區團購中的商品價格低廉,是因為預售模式來進行,而且整個過程中供貨商和顧客都直接對接的平臺,中間省去了商賺差價,所以成本自然很低。那麽實際上建立這種模式並不見得比舊的零售模式省錢。
首先就需要海量的建立中心倉和***享倉進行倉配,管理海量的庫存和按照市場需求如何進行品類分配這些對於運營來說也是極大的風險和考驗,另外還需要投入大量的團長,采購等各方面人員的管理成本,以及這個模式對用戶的留存以及復購率如何維持等運營問題,從這壹切來看都將需要非常大的資金成本投入。
二、對於新業務的運營仍在摸索中成長
各大巨頭平臺從去年開始都紛紛的開展了社區團購業務,雖然業務看似穩健的普及開來,但都是迅速加入,大多是跟風形式,他們是否有非常精準的對盈利進行預測過,並且大多是齊頭並進,壹擁而上,也沒有幾個平臺的前車之鑒可供參考,哪怕是有壹兩個平臺利用新的業務模式真的實現盈利,也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平臺都適合這種模式。
三、社區團購業務與其他業務的沖突
我們都知道社區團購業務以及閃購買菜這些,對於我們大多數百姓家庭來說其實也是非常大的利處,給平時買菜做飯吃飯等問題都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也省下了很多生活費,但也正因為如此,在我們享受這些便利之後,就很少下館子吃飯或者點外賣,因此美團原本的吃喝玩樂團購以及外賣平臺業務的業績就自然而然的下降了不少,我們也知道美團的盈利大部分都依賴這些原本的老業務,因此我覺得這也是市值下降的壹個重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