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壹部講述電影歷史的電影
在電影誕生100多年後的現在,電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享受和體驗電影的魅力就像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就像我們不會去問為什麽世界上會有電壹樣。或許只有在學校的物理課堂上妳才有機會去學習電的由來,可是那裏可以學到電影的由來呢?當然那些厚厚的《電影史》或者相關的紀錄片壹定告訴妳。但有幾個普通的觀眾會主動去學習呢。這部《雨果》就可以做到。
電影從壹個叫雨果的小男孩的視角見證了電影歷史上被稱為“電影魔術師”的第壹人喬治·梅裏愛對電影的偉大貢獻。從壹定程度上這也是壹部對電影大師致敬的作品。
如果妳對電影中的奇幻故事不滿意大可以去看《納尼亞傳奇》,吐槽3D技術可以去看《阿凡達》,在我看來電影中把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放在了小雨果尋找電影秘密的過程中,只用了較少的篇幅講述了喬治·梅裏愛的事跡。而故事因為空間的局限性也許沒有那麽吸引觀眾,以至於有人吐槽要致敬大師為什麽不幹脆拍個紀錄片算了。
如果連喬治·梅裏愛是誰都不知道的妳知道有壹部關於他的紀錄片出來了,妳會去看嗎?導演是壹個極其喜歡喬治·梅裏愛的人,所以他選擇了這種方式,他用喬治·梅裏愛的方式讓觀眾從壹個獨特的視角了解的壹個大師的偉大,同時也讓更多不知道他的人認識的這位先驅。這本身就是電影的獨特魅力。
我承認如果沒有對喬治·梅裏愛的致敬,這算不上壹部出色的電影,但每壹部電影都有自己的目的,或讓妳壹笑,或讓妳驚心動魄,或讓妳感動流淚。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意義就在於讓妳了解電影誕生的秘密,讓妳知道壹個為電影的進步作出偉大貢獻的大師,這就足夠了。這也是我希望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妳可以去看這部電影的原因。
我們看過了那麽多的電影,妳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妳為什麽要看電影?電影對妳意味著什麽?我們早已沒有了第壹批看到電影的觀眾的那種驚訝(他們被銀幕上開來的的火車嚇得起身逃跑),或許電影是我們夢想的延續,同樣的講故事,電影和文學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這點從的壹種那個喜歡文學的女孩伊薩貝拉第壹次看電影的反應就看得出來。
如果沒有這些思考,如果沒有對這些電影歷史的了解,妳就很難就欣賞那些幾十年前的黑白電影的魅力。比如穿插整個電影的線索,喬治·梅裏愛最偉大的作品之壹《月球旅行記》。如果什麽都不告訴妳,就把這樣壹段十幾分鐘的視頻放到妳的眼前,可能還沒壹分鐘妳就點下了關閉鍵,並大罵這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當然妳更不會知道其實它是壹部電影,並不是現在網上流行的短視頻。這部1902年改編自凡爾納同名科幻小說的電影全片只有14分鐘,在今天早就已經登上月球的我們看來,拍攝簡陋,劇情荒誕無聊,但它也是真正的第壹部科幻電影,而下壹部同樣優秀的裏程碑科幻作品可能是80年之後的《銀翼殺手》了。他們的魅力絕對不是所謂的劇情,技術,而是想象的開端,是這些偉大作品的出現讓我們意識到原來電影可以這麽拍,原來我們的想象力沒有限制,如果沒有它,也許就沒有我們嘖嘖稱贊的《銀翼殺手》、《黑客帝國》、《星球大戰》了。這才是它們值得欣賞和尊敬的原因。
只有了解了電影,思考了電影,我們才能更好的享受電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