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為哪七賢?

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為哪七賢?

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

1、嵇康

嵇(jī)康(224年-263年,壹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渦陽縣石弓鎮)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治書侍禦史嵇昭之子。

嵇康自幼聰穎,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眾。他博覽群書,廣習諸藝,尤為喜愛老莊學說,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

司馬氏掌權後,隱居不仕,拒絕出仕。景元四年(263年),因受司隸校尉鐘會構陷,而遭掌權的大將軍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

2、阮籍

阮籍(210~263年),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三國時期魏國詩人、竹林七賢之壹。

門蔭入仕,累遷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取謹慎避禍的態度。景元四年(263)冬,去世,享年五十四歲。作為“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八十二首》、《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3、山濤

山濤(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壹。

他每選用官吏,皆先秉承晉武帝意旨,且親作評論,時人稱之為“山公啟事”。曾多次以老病辭官,皆不準。太康三年(282年),升為司徒,以老病歸家。次年去世,年七十九,謚號“康”。有文集十卷,已亡佚,今有輯本。袁宏在《名士傳》中稱山濤等七人為“竹林名士”。

4、向秀

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人。魏晉時期的文學家,竹林七賢之壹。

向秀雅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昭害死後,向秀應本郡的郡上計到洛陽,受司馬昭接見,後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泰始八年(272年)去世。

5、劉伶

劉伶(生卒年不詳,壹說約221年-約300年),字伯倫,沛國(今安徽宿州 )人,魏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之壹;與阮籍、嵇康、山濤、向秀、王戎和阮鹹並稱為“竹林七賢”。

劉伶現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頌》和《北芒客舍》。其作品生動的反映了魏晉名士崇尚玄虛、消極頹廢的心態,也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蔑視及對自然的向往,後世以劉伶為蔑視禮法、縱酒避世的典型。

6、阮鹹

阮鹹(生卒年不詳),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縣)人。魏晉時期名士、文學家,步兵校尉阮籍之侄,與阮籍並稱“大小阮”,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並稱“竹林七賢”。

阮鹹好酒虛浮,仕途不順,擔任散騎侍郎時,山濤推舉阮鹹主持選舉,沒有得到晉武帝認同。質疑荀勖的音律,遭到記恨,貶為始平太守,無疾而終。

7、王戎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沖,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市白沙埠鎮諸葛村)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官員,“竹林七賢”之壹,曹魏涼州刺史王渾的兒子。

王戎出身瑯琊王氏,神采秀美,長於清談,以精辟的品評與識鑒而著稱。襲封貞陵亭侯,成為大將軍司馬昭掾,累遷豫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