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看自行車內胎型號
自行車內胎型號都會標註在自行車內胎的外側。
例如下圖中標註的壹組數字:20×1.95/2.125;其中20表示此內胎是配合20英寸輪組(車圈)使用的;1.95/2.125表示此內胎適合1.95~2.125英寸寬度的外胎使用。
自行車內胎常識和選購註意事項
1、自行車內胎大小規格大小規格要配合外胎
外胎的胎壁會標明大小,比如26×1.95(26是指配合輪徑,山地車壹般都是26寸,兒童用山地車壹般24寸,1.95指的是斷面寬度),700×23c這樣的字樣,要根據外胎大小來選擇內胎。
壹般內胎大小有壹個適合範圍,比如說標有26×1.95~2.1的內胎,則說明這個內胎可以配合使用26寸的,寬度在1.95~2.1範圍內的外胎;
2、自行車內胎氣嘴類型和規格氣嘴要配合車圈來選擇
車圈上的氣嘴孔大小決定妳使用美式嘴還是法式嘴,車圈的厚度決定氣嘴長短的選擇,我們所說的刀圈就需要使用加長氣嘴的內胎。
國內常見的氣嘴類型有英式嘴、美式嘴、法式嘴。
我們原來日常騎行的26寸、28寸車都是英式嘴(E/V),需要用氣門芯橡皮管的的,我小時候用來做彈弓的彈性材料,大部分都是用英式嘴的氣門芯橡皮管做的:)因為橡皮管比較容易老化,造成氣密性不佳,並需要經常更換,目前運動類自行車很少會采用英式嘴。
法式嘴(F/V)手動鎖死氣門,耐高壓,漏氣線性較平滑,氣嘴基礎較細,輕量,氣嘴直徑小,對圈的強度影響少,可以使用在19C尺寸的內胎或窄圈,價格高!是幾種內胎裏高壓時氣密性最好的,公路車胎需要高的氣壓,所以大都使用法式嘴。
法式嘴很細小,在車圈上的孔也很小,有利於車圈強度,公路車使用法式嘴為多,也可能和這個有關系,但也比較脆弱。
我們見的摩托車內胎基本都是用美式嘴(A/V),所以美式嘴也俗稱摩托嘴。主要靠內壓頂力鎖死,耐高壓,漏氣線性較陡,也就是說,氣壓不夠時漏氣更快,氣嘴基礎大,氣嘴的直徑也大,不過充氣流量大,美式嘴的氣密性較好,打氣比法式嘴方便很多,所以使用的最為普遍,山地車絕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式嘴,很多低端公路車也是配置美式嘴。
美式嘴目前在國內打氣很方便,絕大多數的便攜式打氣筒都可以打美式嘴,在外的修車攤和摩托車維修處也都 可以打氣,最適合自行車旅行郊遊使用。
3、自行車內胎厚度不同厚度的內胎適合不同的情況使用
以建大為例,壹般厚度的內胎時0.87毫米,在這個基礎上還有0.73、0.6、0.45毫米厚度的輕量化內胎,也有1.2、2.25、4.3毫米厚度的加強型內胎。
輕量化內胎主要用於自行車速度競技上,輕量化的內胎可以減少輪子轉動的重量。因為厚度減輕了但強度要求不小,所以價格上比普通厚度內胎要貴。
加強型內胎用於高強度使用,比如高強度山地越野、DH、BMX等,4.3mm的超厚內胎內薄外厚,極粗極重,看著很有信心不爆胎。
擴展資料自行車內胎材料壹般常見的為天然膠和丁基膠,丁基膠耐高溫性和延緩老化都比天然膠好,使用壽命長。同時,氣密性也好很多,所以中高檔內胎基本都是使用丁基膠做為材料。壹般修車攤上幾塊錢的都是天然膠內胎。
自行車內胎品牌同時也是外胎和騎車輪胎品牌,目前國內車友中大部分都是使用建大/KENDA和正新/CST(包括瑪吉斯/MAXXIS),也有少部分使用朝陽等國內品牌論壇,也有少部分使用米其林等歐美內胎。建大和正新這麽受國內車友歡迎,可能和他們的內胎性價比高有關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