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的服裝?
1、蒙古族。男女老幼皆穿用蒙古袍,有紅、黃、紫、深藍等色,傳統式樣為身寬袖長、下擺不開衩、襟和擺采用鑲緄裝飾,束彩腰帶。此外,女子纏紅、藍頭巾,穿皮靴,盛裝時戴冠、綴銀飾;男子纏紅、黃頭巾或戴藍、黑、褐色帽,穿高靿皮靴。2、苗族。女子穿大領對襟短衣、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為大襟短衣、寬腳褲、圍腰,采用多姿多彩的頭飾;節日盛裝,常采用刺繡、蠟染等工藝裝飾服裝,以及多種傳統銀飾,如項圈、手釧、銀衣(銀飾釘於衣上)。男子為短衣長褲,或穿對襟麻布長衫、披羊毛氈(上有幾何圖案)。3、基諾族。女子穿無領無扣短褂、鑲七色紋飾,佩繡花兜胸,著黑白相間的短裙,戴白底彩條尖頂風兜帽。男子為棉布上衣(無領、對襟、無扣、背後繡太陽花)、白棉布大褲,裹腿,藍布包頭。男女均戴耳環。4、高山族。女子壹般為對襟長袖上衣或大襟窄袖上衣,各式裙,黑或紅布包頭。男子通常上穿對襟長袖衫和長短不壹的背心,下著纏腰裙或前裙。高山族在節日裏註重裝飾,並穿貝珠衣(以貝殼、珍珠編織的貝衣、珠裙)。5、傣族。西雙版納地區女子為窄袖對襟短衣、統裙、銀腰帶;德宏地區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長褲、小圍腰,婚後是對襟短衫,黑統裙;新平、元江壹帶,女上衣的腰際處和裙腰處常繡花、飾銀泡銀穗,故有“花腰傣”之稱。男子壹般為小袖短衫、長褲,白或青布包頭,冷天習慣披毛毯。
擴展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