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鳥是什麽鳥
問題二:這是什麽鳥,身上有4種顏色! 紫嘯鶇
嘯鶇(Myophonus caeruleus)俗稱鳴雞、烏精。主要特點是全身羽毛呈黑暗的藍紫色,各羽先端具亮紫色的滴狀斑,嘴、腳為黑色。此鳥遠觀呈黑色,近看為紫色,棲息於多石的山間溪流的巖石上,往往成對活動,常在灌木叢中互相追逐,邊飛邊鳴,聲音宏亮短促猶如鋼琴聲。
中文名紫嘯鶇拉丁學名Myophonus caeruleus門脊索動物門目雀形目屬嘯鶇屬亞 種6亞種別稱鳴雞、烏精外文名Blue Whistling-thrush界動物界綱鳥綱科鶇科種紫嘯鶇命名年代Scopoli, 1786命名者及年代Scopoli, 1786
問題三:鳥是什麽顏色的 好多都是灰色的,有些白的,黑的,小鳥太寬泛了,彩色的也有
問題四:有壹種鳥羽毛五顏六色,叫什麽鳥 牡丹鸚鵡,五彩文鳥
問題五:五顏六色的鳥 是什麽 七彩文鳥,太陽鳥,牡丹鸚鵡,亞歷山大鸚鵡
問題六:小鳥是什麽顏色的 好多都是灰色的,有些白的,黑的,小鳥太寬泛了,彩色的也有
問題七:請問這是什麽鳥?身上還會變顏色。 白頭鵯
別名:白頭翁、白頭婆。
白頭鵯體長約18厘米。頭黑枕白,背面黃綠,胸部大都灰褐,腹面白色。幼鳥頭灰褐色,背橄欖色,胸部淺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復羽灰白。
白頭鵯是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中常見的壹種鳥,多活動於丘陵或平原的樹本灌叢中,也見於針葉林裏。性活潑、不甚畏人。秋冬季大多二、三十只結成大群,活動於樟、楝等樹上啄食果實。春夏季則僅3―5個相伴覓食。常棲息於矮樹籬或灌叢的最高處,見有昆蟲飛過時就飛捕於空中,然後再回到它棲止的樹上,大聲鳴叫。它的鳴聲是多種多樣的。
白頭鵯是雜食性鳥類,既食植物性物質,也食動物性物質,同時食性還隨季節而異。春夏兩季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秋冬季則以植物性食料為主。動物性食物中以鞘翅目昆蟲為最多,如鼻甲、步行甲、瓢甲。植物性食料大部為雙子葉植物,也食壹部分漿果和雜草種子,如櫻挑、烏柏、葡萄等。
繁殖於3月至8月間。產卵至少二次,巢於桑樹茂密的綠葉叢中,或油茶樹上及各種灌木叢中,距地大多2―3米。但亦有築在高大喬木上的,距地高度約在6米至6.5米之間。巢呈深杯狀,用草莖、雜葉、蘆葦、草穗及少量細根、石松等構成,內墊以細柔的雜草。卵每產3―4個,呈橢圓形,色淡紅,其上更有深紅、淡紫等色的斑點。
1、鳥的選擇 鵯科鳥類多食蟲、兼食果實,較難達到人工繁殖。壹般飼養白頭鵯是為聽其悅耳鳴聲,故多選擇雄鳥。白頭鵯雌雄羽色相似,較難區分,有經驗的人可根據雄鳥胸部灰色較深,雌鳥淺淡,雄鳥枕部白色清晰,雌鳥稍發汙等特征鑒別出來。幼鳥頭灰褐、背橄攬褐色、腹部及尾下復羽灰白,容易跟成鳥區分。因野外捕捉的成鳥膽小,不易馴熟,故通常掏長羽芽的雛鳥或將離巢的幼鳥飼養。
2、籠的特點 白頭鵯食昆蟲和水果,糞便多而稀軟,喜歡水浴,因而鳥籠的底宜為亮底,下邊有托糞板,便於糞便漏下和清刷。可自制竹籠,圓型(直徑26厘米,高30厘米)或方形(26×26×30的厘米)。在北方,亦可用點頦籠飼養。
3、飼料和餵法 飼養白頭鵯可以壹種粉料做為常備飼料,比如把玉米面、花生米粉、熟雞蛋黃按5:2:3的比例混勻餵給,或者餵點頦粉(綠豆面、玉米面、熟蛋黃、淡水魚粉或蠶蛹粉按5:2:2:1配合);經常補充些水果和昆蟲幼蟲及蛹。
4、管理和 *** 在人工飼養下白頭鵯屬軟食鳥,水罐內的水容易汙染,每天需要清刷並換新鮮飲水。餵給的水果當天吃不完的應把剩余的取出。每天(夏季)或隔日(春、初秋)供給浴水,任其自行水浴。每周洗刷壹次鳥籠。白頭鵯不耐寒,在北方飼養冬季壹定要移至室內飼養,停止外出溜鳥。
紅耳鵯、白喉紅臀鵯、黃臀鵯等鵯科鳥類,均可以參照上述方法飼養。
問題八:有黑白紅三種顏色的鳥是什麽鳥 這是:白背啄木鳥,百度可查
問題九:這只彩色的鳥是什麽鳥? 南秧雞
問題十:壹種彩虹色的鳥叫什麽 應該是烏鶇吧
烏鶇(Turdus merula mandarinus)又名烏哥、黑鵝、烏鵲、烏、百舌或反百舌鳥。
鳥綱,雀形目,鶇科。體長約30厘米。喙為臘黃色,眼周有壹金色圈;通體為烏黑色,除無鼻羽和翅上無白斑外,外形酷似八哥,但較八哥略大。雌鳥較雄鳥略小,雄鳥極善鳴囀。喬木上營巢,常活動於地面,善行走。多以昆蟲為食,偶而也食果實,冬季雜食性很強。世界性分布,我國多見於長江流域、華南和西南,為極常見的留鳥,另外在西北和華北也有少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