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有哪些地質的賽場?
目前來說主要的場地類型分別都是紅土、草地和硬地這三大類;那麽這三類場地的區別在於哪裏,有什麽不壹樣的地方嗎?
壹、草地
草地比賽
草地比賽是歷史最悠久、最具傳統意味的壹種場地。場地表面是壹層疏密均勻、長短壹致的草皮。球落在上面,反彈的速度、高度適中,屬於中速場地。適合於綜合打法。草地球場的特點是球落地時與地面的磨擦小,球的反彈速度快,對球員的反應、靈敏、奔跑速度、奔跑技巧等要求非常高,同時球員也利用此特點大打“攻勢網球”,發球上網、隨球上網等各種上網強攻戰術幾乎被視為在草地網球場上致勝的唯壹法寶,底線型選手在草地網球場常常無功而返。
由於其對草的特質、規格要求極高,而適宜的草籽又不具備良好的適應性,加之氣候的限制以及其需要極周到、細致的保養與維護,費用昂貴,所以此種球場(特別是對用作正規比賽的草地網球場)很難被推廣到世界各地。目前每年的寥寥幾個草地職業網球賽事幾乎都是在英倫三島上舉行,且時間集中在六、七月份,溫布爾頓錦標賽是其中最古老也最負盛名的壹項。
二紅土場地(也稱軟性場地)
紅土場地
這是不被人熟知的壹個名字,但若提到法國公開賽的紅土球場,人們立即就不會有陌生感了,它是“軟性球場”最典型的代表。另外,常見的各種沙地、泥地等都可稱為軟性場地。
此種場地不是非常堅硬,地表鋪有壹層細沙或磚粉末,特點是球落地時與地面產生較大的磨擦,球速比較慢,球員在跑動中特別是在急停急回時會有很大的滑動余地,這些決定了球員必須具備比在其他場地上更優良的意誌品質和更出色的奔跑、移動能力,否則很難取勝。在這種場地上比賽對球員是極大的考驗,考驗其在底線相持的功夫。球員壹般要付出數倍的汗水及耐心在底線與對手周旋,獲勝的往往不是頻繁上網者,而是在底線艱苦奮鬥的壹方。值得壹提的是,沙地或土地網球場雖然造價比較低,但保養和維護起來卻是相當麻煩的,平時它需要澆水、拉平、劃線、掃線,雨天過後它需要平整、滾壓,等等。由此,打球的人更應該對場地及場地上的壹切設施備加愛護。四大滿貫之壹的法國網球公開賽使用的就是這種場地。
三、硬地
硬地比賽
這是最普通的壹種場地了,經常打網球的人沒有不熟悉此種場地的。它壹般由水泥和瀝青鋪墊而成,其上塗有紅、綠等漂亮的顏料或鋪有壹層高級塑膠面層,其表面平整、硬度高,球的彈跳非常有規律但球的反彈速度很快,平時易於清掃和維護,基本上用不著很精心的照顧。許多公***網球場都采用這種硬地球場。
需註意的是硬地不如其他質地的場地彈性好,初學者在其上練球時應加強對自己的保護,特別是膝、踝關節,否則由於初學者奔跑、移動的方法可能不盡正確,地表的反作用又很強很僵硬,所以比較容易對壹些部位造成傷害。自我保護的辦法是:時刻保持膝關節的彎曲以便隨時依靠膝關節的升降和緩沖抵減來自於地面的反作用力;奔跑時重心落在前腳掌上以使整個身體更有彈性;變向回動時也盡可能地降低重心。
四、室內地毯
這類場地不是很常見,就像它的名字壹樣,表面是塑膠面層、尼龍編織面層等,壹般用專門的膠水粘接於具有壹定強度和硬度的瀝青、水泥、混凝土底基的地面上即可。還是比較方便。球速相對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