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435
作為碳中和領域的壹個分支。氫能源板塊近期表現非常亮眼,板塊處在明顯的上升通道中,並不斷創出 歷史 新高。
下面就對氫能源板塊做壹個分析以及相關標的參考。
氫能源,被譽為是世界上最幹凈的能源,是真正意義上的清潔能源,也是被稱作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二次能源。
氫能源具有燃燒熱值高,燃燒性好,無毒無汙染,運輸損耗少,可以以多種形態保存的諸多優點,是未來取代化石燃料的終極清潔能源。
各國政府都已出臺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的發展戰略,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更是將氫能規劃上升到國家能源戰略高度。
我國對於氫能源發展和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也相繼出臺了壹系列扶持政策,並將氫能源 納入《中華人民***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
由於氫能源是屬於二次能源,就是需要通過壹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出來。
雖然我國是世界第壹制氫大國,但是我們的制氫方法主要是采用化石燃料制取,因此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
而最環保的制氫方式是電解水制氫, 無汙染,氫氣產品純度高。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綠氫。
但是因為耗電量大而導致制造成本高。
這也是目前制約我們發展氫能源的壹個瓶頸之壹。
如今,隨著光伏發電的逐步普及,大部分光伏項目告別了多年來的補貼模式,平價上網的時代即將來臨。而這對於耗電量高的制氫工藝是極大的利好。
發展氫能產業的另外壹個瓶頸是就是儲存,由於氫能源的特殊性,制氫完成後需要經過壓力處理,再用特殊的儲能設備來進行存儲,而儲存設備的高昂成本也使得氫能源的使用成本居高不下。隨著儲存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成本具有很大的下降空間。
氫能未來最大的應用領域就是氫燃料電池。
氫燃料電池 汽車 國外是從大巴車起步,現在已向乘用車領域拓展。而我國目前只有燃料電池大巴車,並且大多燃料電池功率小,只能當作充電寶使用。所以這個領域未來發展的空間非常巨大。
整個氫能源產業規模巨大,據估算,到2050年,中國氫能源規模將達到12萬億,而氫能源 汽車 占比將會達到51%!
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綠色制氫(電制氫)將會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在A股上市公司中,很多公司已經在布局綠色制氫產業。日前寶豐能源發布公告稱,擬投資十億元在寧夏設立 全資子公司,通過光伏發電制取綠氫用於化工生產,並計劃通過20年時間實現以新能源制取的綠氫替代原料煤制氫。
對於光伏制氫的成本核算,公司算了壹筆賬: 根據公司現有制氫設備的運行情況,制 1 標方氫氣需要 5.2度電,用電成本為 0.63 元;制氫設備的折舊、人工、輔助等,每標方氫約 0.07 元。每方氫氣的成本可控制在 0.7 元,與目前化石能源制氫成本每標方 0.6 元接近。
我國光伏產業 歷經了十余年的發展,壹毛錢壹度電已經成為現實。在有些光照好的地方,光伏制氫的電力成本約0.15元,大幅低於現在制氫的電力成本。因此,未來光伏制氫的競爭力大幅增強,市場空間巨大。
目前,我國氫能源產業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從各個產業鏈劃分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氫氣制取: 中國石化(600028)、華昌化工(002274)、東華能源(002221)、衛星石化(002648)、金馬能源(06885.HK)、鴻達興業(002002)、凱美特氣(002549)、寶豐能源(600989)、金宏氣體(668106)、濱化股份(601678)、嘉化能源(600273)、航天工程(603698)、美錦能源(000723)、中國石油(601857)、隆基股份(601012)、*ST金鴻(000669)、東華 科技 (002140)、億利潔能(600277);
氫氣液化: 深冷股份(300540)、中泰股份(300435);
氫氣純化: 創元 科技 (000551)、昊華 科技 (600378)、杭氧股份(002430)。
氣態儲運: 中材 科技 (002080)、*ST京城(600860)、天沃 科技 (002564)、亞普股份(603013);
液態儲運: 富瑞特裝(300228)、航天晨光(600501)。
加氫站: 中國石化(600028)、厚普股份(300471)、中國石油(601857)、美錦能源(000723)、金通靈(300091)、科融環境(300152)、東方電氣(600875)、安泰 科技 (000969)、重慶燃氣(600917)、嘉化能源(600273)、東華能源(002221)、華昌化工(002274)、雄韜股份(002733)、中國旭陽集團(01907.HK)、佛燃能源(002911);
壓縮機上市公司: 開山股份(300257)、冰輪環境(000811)、雪人股份(002639)。
相關資料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