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成功!神舟十二飛船對比Space X龍飛船2號,孰優孰劣?
6月17日9點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將三名宇航員送上太空。這之後,神舟十二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對接,將宇航員送上空間站。大約3個月之後,宇航員還要乘坐返回艙回到地球。
現在這年頭,但凡中國有什麽 科技 方面的進步,都得和美國對標壹下,看看孰優孰劣。對人類來說,有競爭是好事。美國在 科技 方面壹騎絕塵時間太久了,也不利於它的進步。我們這壹代人有幸看到中美 科技 爭霸,實在是壹件幸事。本文就比較壹下,中美兩國在太空飛船方面,到底誰的水平更高。
先說壹下神舟飛船的來歷。神舟飛船長九米,重8噸,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構成,屬於第三代載人飛船。 所謂第三代,指的是多人多艙段。第壹代飛船是單人單艙段,比如加加林上天的飛船。第二代飛船是多人單艙段。
從長相上說,神舟飛船和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很像。很難不像,因為當初921載人航天工程開始的時候,買回來俄羅斯飛船設計做的參考。不過神舟飛船比聯盟號飛船要大壹點。比如聯盟號的返回艙,可利用空間體積只有4立方米,而神舟是6立方米。同樣是搭乘3名宇航員,神舟就寬敞多了。 在Space X的龍飛船2號成功之前,神舟是世界上可用空間最大的載人飛船。
現今,和俄羅斯比可不是咱們的目標了,要比就對比美國。美國最新的載人飛船是SpaceX的龍飛船2號。龍飛船2號是龍飛船1號的後繼型號。龍飛船1號是純貨運飛船,能運送6噸載荷去國際空間站,但是不能運人。龍飛船1號從2010年使用到了2020年,被龍飛船2號貨運版取代。
本來美國往近地空間運人的任務是由航天飛機來完成的,奈何航天飛機出了事故之後,NASA擔心航天飛機太不安全,於2011年退役了全部航天飛機機隊。壹時間送人去國際空間站的工作,只能由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承擔,但是這船票價格水漲船高,隨時在漲價。
其實何止漲價:因為沒有自己的飛船,NASA甚至壹段時間甚至成了“待宰羔羊”。航天飛機退役之前,俄羅斯只能搞壹些太空 旅遊 之類掙點外快,每張飛船票價竟然低到了2千萬美元。然而壹過2011年,俄羅斯飛船票價開始見風漲。在NASA沒選擇的這幾年,票價已經壹路飛漲到了超過8千萬美元。
龍飛船2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美國又走回了使用飛船運人的老路。 龍飛船2號有兩個版本,載人版負責運人,載貨版負責運貨。龍飛船2號載貨版能把6噸物資送人地球低軌道,載人版能把最多七名宇航員,NASA要求最多4名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
從可用空間來說,龍飛船2號載人版有9.3立方米,超過了神舟的6m?。 如果送4名宇航員的話,還是比較寬敞的。硬要塞7個人,載重沒問題,空間上來說就比較擁擠了。
龍飛船2號於2020年5月30日進行首次測試飛行,將兩名NASA宇航員成功送入國際空間站。飛船名為奮進號,為的是紀念之前的航天飛機奮進號。2020年11月16日和2021年4月23日,堅韌號和奮進號再次分別將4名宇航員送到國際空間站。
對NASA來說,龍飛船2號最大的好處是省錢。 2011年停飛航天飛機之後,NASA除了與俄羅斯合作,做人方面留了兩手,壹是讓Space X搞龍2飛船,同時讓波音搞星際航班(Starliner)。時至今日波音的星際航班還在開發中,估計每張船票價格高達9千萬美元,這比俄羅斯飛船票價還要貴。而龍2飛船5500萬美元票價,太值了!
與神舟飛船相比,龍2可以說是全面超越。 最關鍵的還不是空間大壹點,載人多壹點,關鍵在於可復用。 比如奮進號已經是第二次執行任務了。 Space X壹直以可復用理念著稱,從火箭到飛船都是如此。其實龍1飛船就已經是可復用的了。通過可復用來大幅度降低成本,是SpaceX對世界航天工業的重大貢獻。
話又說回來,用神舟對標龍2本身就不合適。神舟是上世紀90年代的設計。比不過今天的龍2沒什麽稀奇。 中國真正應該對標龍2的,不是神舟,而是在去年5月5日發射的“新壹代載人飛船”。 說來有趣,前不久發射天和核心艙升空的長征五B運載火箭,首次試驗飛行,就是把新壹代載人飛船送上太空。而發射天和則是長五B的第二次飛行任務。
新壹代載人飛船采用兩艙結構,分成返回艙和服務艙。 返回艙就是宇航員居住的地方,服務艙提供動力和能源。為什麽沒有軌道艙了呢?當初研發神舟飛船的時候,中國還沒有空間站,需要有個軌道艙,做點實驗什麽的。 現在空間站有了,也就不再需要軌道艙了。同時可以把返回艙做大點,從而有更多的空間裝人或者貨物。
實際上,中國新壹代載人飛船也是可復用的。 按照設計要求,應該能復用十次,從而降低使用成本。不僅如此,新壹代載人飛船能搭載最多7人,但通常6人進入太空,比龍2的實際上4人要多。當然,新壹代載人飛船的體積和重量也是很大的,比龍2飛船大得多。
嚴格來說,龍2飛船和星際航班都是近地空間使用的飛船,不能用於深空飛行。 所謂的深空飛行,指的是飛船要離開地球附近,比如去月球或者火星。由於要離開地球磁場保護,需要有防宇宙射線設計,也需要考慮返回地球時更高的再入速度,因而要有更好的耐熱性能。
新壹代載人飛船有兩個版本,分別是14噸重的近地版本,和21.6噸重的深空版本。 近地版本可以與龍2、星際航班對標,而深空版本對標的是美國正在開發中的獵戶座飛船。獵戶座飛船重25噸多點,能把2-6名宇航員送到月球軌道。如果壹切順利,美國今年將發射SLS運載火箭,做無人環月飛行。這也是美國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首次飛行。獵戶座飛船將第壹次得到使用。
如同獵戶座飛船壹樣,新壹代載人飛船的深空版本將用於登月。目前中國載人登月還沒有正式的時間表,估計在二十年代末或者三十年代初。
現在還不知道中國新壹代載人飛船何時投入使用,已知的2022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四次載人發射,用的還是神舟。但不管怎麽說,中國在飛船技術方面,與美國基本上是並駕齊驅的。
#全能創作家# #神舟#